历史上的诸葛亮是否真的被高估?

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是怎样的?

前有诸葛亮,后有刘伯温,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得出诸葛亮确实是一个有大智慧的人。后世之人将诸葛亮形容得神乎其神,不过很多事件都是虚构出来的,并不足以证明诸葛亮的才能。但个人觉得评价一个人优秀与否不仅仅是表面上看得到的,而是一个人的品行好坏,诸葛亮就是一个品行过关的人。

很多人看过《三国演义》,对里面这个聪明到气死周瑜的诸葛亮兴趣很深,感觉诸葛亮无所不能,不仅能掐会算,随便都可以借一个东风,借一船子箭,甚至是一个人在城上弹琴,就骗过了司马懿,就连自己死后都用了一招瞒天过海,让世人都不知道他尸骨埋在何处。这样一个人不仅算到了生前,还算好了死后。

其实这些事件中大部分都是假的,比如草船借箭,有人说过并未发生过,诸葛亮没有借过箭,但为什么有这么多人强硬给诸葛亮按上了很多神话故事?这就要说到诸葛亮的品行,他是刘备这方的军师,他聪明又胸有成竹,做任何事都会考虑再三,于刘备而言,诸葛亮可以给他天下,但于诸葛亮而言,刘备能给他的只有先生之名。

即便如此诸葛亮依然在刘备死了之后辅佐他的儿子刘禅,尽心尽力,哪怕他知道刘禅的资质不高,他也尽力帮他安排后路,更是北伐七次,最后命丧五丈原。如果诸葛亮的品行不好,他大可以在刘备死后投靠他人。所以历史对于诸葛亮的评价如此高,更多是因为他是蜀国的忠臣,一生为蜀国死而后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8-06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形象既不是对诸葛亮的高估,也不是对诸葛亮的低估,而是完全歪曲了诸葛亮的形象。

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仅仅只是把《隆中对》原封不动的进行了展示,其他与诸葛亮有关的战略分析不曾提及,但实际上,诸葛亮本就是一个不世出的战略规划家,否则他仅仅只提出“联吴抗曹”这四个字,绝对无法帮助刘备从几乎没有立锥之地,到后来坐拥荆州南部四郡和益州。

不仅如此,诸葛亮还是蜀国律法《蜀科》的编撰人之一,而且诸葛亮此生以《蜀科》为准则,严于律己,让人敬佩,再加上诸葛亮极强的内政能力,使得诸葛亮逐渐成为了千古名相,而在军事上,诸葛亮治军严谨,用兵如神,即便后来西晋用的都是诸葛亮的练兵之法,乃是当世一流的军事家。然而在小说之中,诸葛亮的格局就非常小了,他可以和张飞玩激将法,可以戏耍曹操,一招诱饵伏兵走遍天下,因此比较之下,我们没办法说明在小说之中诸葛亮的形象与现实中是否是拔高还是诋毁,只能说形象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由于《三国演义》毕竟只是一本小说,而非史书,其宗旨也是为了服务于读者,因此战场上我们看不到两军交战的具体过程,只看到了双方将领的酣战厮杀和个人勇武的绝对体现,同样地,刻意描述诸葛亮在内政上的举措,治军上的严谨不利于大众的阅读,因此诸葛亮的形象才会在《三国演义》中有如此歪曲。
第2个回答  2019-08-06
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是怎样的人?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先生,琅邪郡阳都人。诸葛亮曾隐居在南阳,刘备三顾茅庐时提出三分天下的“隆中对”,之后出山助刘备占取荆、益两州,最终导致三国鼎立的局面。刘备死后托孤,诸葛亮主管一切政务。当政期间,励精图治,赏罚分明,推行屯田政策,并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五次出兵北伐,病死于五丈原。
诸葛亮是许多人非常崇拜的人物,看《三国演义》或是京剧,大家都晓得,他身着八卦衣,头戴纶巾,手持羽扇,气定神闲,谋划出空城计或草船借箭这样脍炙人口的妙计。但真正的诸葛亮不似京戏里面的倜傥,也没有《三国演义》里的神机妙算。
《三国志》才是真正可信的史书,作者陈寿在《诸葛亮传》后面加个跋,说诸葛亮行政工作做得非常好,对人很忠实,对刘备的知遇之恩,他一生都愿意为刘备肝脑涂地,而且他一辈子对人很宽厚,法律严而公平,但加了一句话“将略非其所长”,意思是说打仗并不是他的长处。这就与《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形象不一样了。罗贯中在小说中创造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事迹,但历史上的诸葛亮不是罗贯中所写的诸葛亮,更不是京戏中的诸葛亮。

网络配图
诸葛亮当年在刘备三顾茅庐做“隆中对”的时候,已预见了天下三分的局面,不过鲁肃也看出了这情势。当时中原已经打了几十年的内战,而且刘备根本还没进四川,连荆州都还没拿到手,诸葛亮就可预见四川会属于刘备,所以也有人怀疑“隆中对”的真实性。
此外,两篇《出师表》,目前历史学家已考证出《前出师表》才是诸葛亮所作的,《后出师表》则有点可疑。不过我自己每次读到《后出师表》,常常内心颇为激动、悲伤,因为台湾目前的局面极像《后出师表》中那种人才零落的景况。《前出师表》中辈出的人才,到了《后出师表》时期已所剩无几了!蜀汉之所以能在四川苦撑那么久,与孙吴、曹魏三足鼎立,不是因为四川人才出众,而是最初来自中原那批人的才干。台湾前三十年不是光靠一个地方的资源建设起来的,而是靠来自大陆的人才,才有今朝啊!
诸葛亮“隆中对”里面提到,要一支部队由汉中到长安,然后出关中,另一支部队从荆州往北打,两支部队呈钳形攻势夹击中原,这是“隆中对”的主要论调,而且要一边北面抗曹,一边则与孙吴和好,这是他的大战略。大战略的后半段怎样呢?假如打赢了曹魏,南边的孙 吴又如何处理?是平分天下还是再打一仗,并没有交代。所以这个大战略是有问题的。第二点,当时形势是要绕道从渭水打到长安,再沿着渭水下来。曹操的根据地在河南东边,并不在此,从荆州出去可以拿到洛阳,已经是运气不错了。
马超被列五虎上将,不是因为他多会打仗,而是四川没别的兵源。诸葛亮昔日带进去的荆襄旧军队,后来不够用了,诸葛亮曾在五月渡泸,南下云南,深入那些不毛之地找寻兵源。马家军的基地正好在凉州,又有羌人作为后援,这是马超能得势的重要原因。后来姜维能在西北维持下去,靠的也是凉州兵,没有羌人的军粮与凉州的兵马,他无以为继。这些不是为了钳形攻势,而是因为没有别的选择。

网络配图
话说回来,如果说诸葛亮在南阳躬耕的时候就想到往后要靠凉州兵,似乎又有点太早,因为那时他应该还有兵可用。出四川是走今天丹江口的那条路,叫商关道。只要从商关一带进入,就可以直驱洛阳了,那才是钳形攻势可以运用的。攻击曹操,应该往东北打,才能威胁曹操的大本营许昌。
从某方面来看,我常常想,为了生民百姓,其实诸葛亮不必六出祁山,只要好好守着四川就算了。但这也是不得已的事:若他不做攻击性防御,汉中恐怕也是守不住的;后来以四川做基地的偏安局势,守巴山守得住,却一定要在前面以攻为守,袭击对方,让对方打不进来。
倒过来问,商关道为什么打不进来呢?商关道是捷径,从商关道出四川很容易,但诸葛亮在那里已经摆着人了。那个地方穷山恶水,打进去难。所以真正理想的打法,他应该在关口要道,摆一支前哨部队,后面四川部队接济他,一波一波往下打;东边从荆州往汉水的东边打,打上淮水,就可以逼着东吴非上来帮忙不可,因为已经打到东吴的家门口,他非派部队一起跟着打不可。这就是我的“隆中对”,十足的“事后诸葛亮”。
从这上面来看,诸葛亮的战略并不高明,但是他为人公正明白,对人之好那是没话说的。所以我对诸葛亮还是给予相当高的评价,只不过对于大家从文学作品中得来的印象,以为他很会打仗。身为历史学者,我必须在这点上有所矫正。
这几个历史人物也可说明,真正看历史看人物,不应该只从一个角度,而应从不同的方面考察。

网络配图
前后两篇《出师表》分别表现了在不同的背景下,诸葛亮率师出征的心情。《前出师表》是在北伐前夕,诸葛亮表达了受刘备托孤之重,叮嘱后主治国用人的原则,似乎已预见日后蜀汉面临的困境。这是老臣呕心沥血的忠悃之作。
《后出师表》则是他决心在关中渭上屯的长期抗敌的前夕所作。蜀汉人才凋零,其实已无能恢复中原,知其不可而为之,诸葛亮的心情等于是在作最后的告别。这两篇文字反映了诸葛亮走入不可逆转的悲剧,但是也正因为他这番心情,千百年来,读者对他不能不肃然起敬。
第3个回答  2019-08-06
只能说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被高估了,鲁迅先生说的好,壮诸葛而近妖!而三国演义流通的又广,所以给大家造成了诸葛亮无所不能的形象。不过诸葛亮是出色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否则也做不出隆中对!
第4个回答  2019-08-06
诸葛亮,之所以,能够被这样的大力地推崇,说明他本身,肯定是极端的优秀的他在某些事情的做法上,必定给百姓带来了极大的好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