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世界最悲伤的作文"事件展开议论,写一篇论文,600字

如题所述

四川大凉山,近期因一篇被称为“世界上最悲伤的作文”——《泪》,再次成为焦点。长久以来,贫困是凉山彝族自治州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之一,与贫穷、吸毒、艾滋病等残酷现实紧密相连。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大凉山”可能是一个既陌生又熟悉的存在。真实的情况往往更为复杂,需要长期、全面的观察。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仅剩五年之际,扶贫工作进入攻坚克难阶段。
新华社记者多次深入大凉山,直面贫困现状,探究其成因和脱贫之策。近日,一篇名为《泪》的小学生作文引起了广泛关注。虽然作文并非完全由小学生独立完成,但作者木苦依五木的经历和感受却是真实的。这个来自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普雄镇且托村的12岁女孩,在2011年和2013年先后失去了父母,不得不承担起生活的重担。
在父母去世后,当地民政部门于2014年10月开始向五兄妹每人每月提供678元的孤儿生活补助专项资金,加上爷爷奶奶的养老金补助,全家每月可享受各项政策补助3540元。然而,孩子们毕竟是没有父母的孤儿,一家人中老年人多、小孩多。位于四川南部的大小凉山地区,是中国最贫穷的地方之一。在这里,像木苦依五木这样的贫困家庭并不在少数。
长期以来,恶劣的自然条件、落后的观念、疾病,以及上世纪90年代后又出现的毒品问题,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让这片土地饱受苦难。前往大凉山的行程,对于记者来说是一次艰难的旅程。短短一百公里的距离,却可能需要开车七个小时。路途中的颠簸,让人不禁多次撞击车顶。
在此次扶贫调研中,我们决心前往最贫穷的地方,了解最贫困的人们。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作为中国贫困的样本,其中美姑、布拖、昭觉三县最具代表性。恶劣的气候、落后的交通、疾病、艾滋病、毒品问题,所有的贫困因素几乎都集中在这里。
从成都出发,经过漫长的一天,我们在第二天傍晚终于抵达美姑县城。当我们提出想要去最贫困的村里看看时,当地人告诉我们,最贫困的地方还没有通路,骑马至少需要三天时间。计划不得不进行调整。经过协商,我们决定前往拉木阿觉乡马依村,这里是州移民扶贫局的定点帮扶村,整体情况在凉山州处于中下水平,具有较强的典型意义。
从县城到马依村的11公里山路崎岖难行。为了过一个弯,通常需要前后进退好几次,才能继续向上攀爬。拉木阿觉乡副乡长侯拉坡告诉我们,这条路在冬季和雨季时,即使是最先进的越野车也无法通行,步行到村里需要四个半小时。
当我们走进村民古次作古的家时,第一反应是震惊。在现代社会,真的还有人生活在这样的地方吗?在这个家里,人和牲畜生活在同一个屋子里,屋子漆黑,左边是牛马,右边是一家人。没有钱修建牛圈,又担心牲畜在夜晚冻死,所以只能这样生活。
此时,古次一家正准备吃午饭,一家人慢慢围向箩筐中一小笸箩的大小土豆,这是他们一年四季最主要的食物。门外,一个奔跑的小男孩吸引了我们的注意,他叫阿牛木初,今年7岁,除了那双大眼睛,其他地方都是黑色的。他说,他出生到现在还没有洗过澡,家里没有厕所,连卫生纸都没有见过。
在这个周三的上午,马依村数十个孩子在旷地上奔跑、玩耍。村主任有些无奈地说,县里学校的寄宿制名额有限,没有申请到名额的孩子只能走读。但村里离县城太远,许多孩子就干脆不去上学了。看着孩子们天真的笑容,他们似乎并没有意识到没有学上是多么遗憾。贫穷,也许就是这样一代代传承下去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