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工作的特点是什么?

会计工作的特点是什么?

会计核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5-24
出纳的工作特点
(一)具有繁杂性。
出纳工作主要核算与管理企业、事业单位流动资产中的货币性资产,具体包括现 金、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而现金、银行存款业务在企业经营活动中每日或经常性 发生,因此,出纳人员运用收、付款凭证和现金与银行存款日记账如实记录、核算。 现金日记账每天结出余额,并与库存现金进行核对;银行存款日记账要每天或定期结 出余额并与银行对账单核对。月末必须按照规定时行结账。此外,出纳人员还要每日 或经常往返于企业、银行之间,提款、存取票据、单据,以保证企业经营活动需要。

(二)具有细致性

由于出纳工作是会计的基础工作,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要使会计工作正常、 有序就要求出纳人员在具有较强的责任心的基础上,工作要认真细致,避免因工作的 疏漏而影响企业资金周转、使用。

(三)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由于出纳工作的特殊性,所以,要求出纳人员做到:

1、敬业爱岗。热爱本职工作,这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出纳人员以此为出 发点,才能努力钻研业务,掌握与出纳相关的会计工作知识。

2、熟悉法规。出纳人员不但要熟悉财经法规,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现金管理暂行条例》、《银行支付结算制度》 等。还要结合自己工作依法处理相关的经济业务。做到知法依法,在本岗位杜绝假账, 真实的反映企业货币资金的流入和流出情况,并对货币资金使用进行监督。

3、客观公正。出纳人员因具有“账实监管”和直接参与经济活动过程的特点,因此 在处理会计实务中,应当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就目前现实来看,各企业事业单位的 出纳人员的职位不高、权力不大,但其能否实事求是,如实客观地反映货币资金的使 用、保管、核算,是保证会计工作质量所必须的。

转贴于:会计初级职称考试_考试大

2、一、目前会计工作的主要特点

通过分析企业统一会计制度和具体会计准则,结合当前经济环境和会计工作的实际,笔者认为目前会计工作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会计业务处理方法的选择空间更为广阔。自1992年以来,为了规范会计处理,我国陆续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分行业会计制度、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相关具体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等,从而使会计业务处理方法的选择空间越来越大。如新企业会计制度对存货的发出计价可以采用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个别计价法等处理方法;对固定资产的折旧可采用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年数总和法、双倍余额递减法等处理方法。这些规定要求会计人员能够在诸多的会计方法中选择一种,以保持资本的保值与增值,并合理有效地揭示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及其现金流量。而在具体会计准则中,对会计人员的判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在《具体会计准则———投资》中,对控制、共同控制、重大影响和无控制、无共同控制及无重大影响等概念的区分,决定了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法和权益法的选择,但这些非量化的标准很难掌握,主要依靠会计人员的经验来进行判断。又如《具体会计准则———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中,对非调整事项要在会计报告附注中予以说明,但何谓非调整事项,只规定了一个“重大性”的标准,却并未在数量上对重大事项进行规定,实际上也很难制订这种量化指标。这就要求会计人员根据自己的经验,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去确定哪些是重大事项,哪些是非重大事项。以上需要会计人员作出判断的情况在企业会计准则中还有很多,随着企业会计准则的陆续出台,这种需要会计人员去判断并最终作出正确决策的情况将会更多。

2 会计工作的职能要求更全面。在生产知识化条件下,较多企业应用高科技手段,从设计、制造到销售各环节形成一个统一和高效运转的自动控制集合体,同时在生产组织与管理上推出“适时生产”和“全面质量管理”等措施。配合此种生产的组织与管理,会计上也及时推出了作业成本计算制度。这种制度与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的不同之处在于:此方法从以“产品”为中心转移到以“作业”为中心上来,通过对成本的确认和计量,为尽可能消除不增值的作业提供有用的信息,从而尽量减少损失和浪费,增加作业价值。由此可见,作业成本既是一种成本计算方法,又是一种成本管理制度。随着企业经营战略转向长远规划,战略管理会计和国际管理会计又成为会计的新课题,从环境控制、战略设计到战略控制,从国际资本营运到跨国投资决策等等都成为现代会计工作的基本职能。也就是说,会计除了作为一个信息管理系统需要发展外,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有效的管理控制手段和工具也需要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因此,随着生产知识化的发展,生产方式、生产组织以及管理的不断变化,使得会计的空间越来越广阔,从而对会计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全面和多样化。

3 会计处理变得更加复杂。目前产品的知识含量越来越高,即无形产品的比重越来越大,人力资源在企业中特别是在一些高新技术企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产品和资产的无形化,对传统财务会计的记录、确认、计量和报告带来很大的冲击。首先是同一种无形资产计价方法不一致,如购入的专利与自制的专利,在确认金额时前者按交易价格反映,后者则只确认部分成本。其次是不同的无形资产在摊销年限上差异很大。再次,同一类型的无形资产,有的入账有的不入账,前者如并购商誉,后者如自创商誉。最后,对企业的人力资本,虽然世界各国的会计实务目前都是不确认和不反映的,但随着人力资产在企业资产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如果不正确记录、计量、报告企业的人力资产,就很难给投资者提供准确、可靠的会计信息。对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目前正在成为会计理论和实务界讨论与研究的焦点。可以预见,由于无形资产的特殊性,其会计处理会比传统会计更复杂,留给会计人员判断的问题也会更多。

4 会计处理的风险和对风险控制的要求更高。市场一体化和联动的影响必然会给企业经营带来极大风险,对风险的控制与计量成为会计人员的一个无法回避的课题。信息技术革命使得知识和信息的扩散与应用大大加快,交易决策可在瞬间完成,经济活动空间变小,出现了所谓“媒体空间”和“网上实体”,使得会计主体所依附的空间更加变幻莫测。同时,由于交易决策的加快,经济风险大大增加,不确定性水平大大提高。另一方面,由于经济的全球化,企业的跨国经营及其信息传递速度的高速化和组织的便捷化,企业的活动范围变大了,各国市场的变化与风险全都连接在一起,包括利率变化、股价变动、汇率变动、风险变动和政治经济环境因素的变动等,使企业完全暴露在全球这个统一大市场的各种不确定性和变动的风险之中。针对这些变化、不确定性和风险,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控制与核算,以降低其所带来的风险和损失,成为会计工作面临的一大难题。

二、目前会计工作对会计人员的知识要求

综上所述,目前的会计工作已超出传统会计核算的范畴,将会计的基本职能扩展到了会计的分析、管理、控制与创新上,新的会计制度使得会计业务处理方法的选择空间越来越广阔,复杂程度和会计风险越来越高。但目前我国绝大多数会计人员的基本工作内容仍然停留在传统会计的记账、算账、报账上。因此,会计人员有必要转变观念,将自己由一个被动的核算工具,转变为一个能动的具有创新意识的主动参与者。也就是说,会计人员必须具备职业判断能力、综合控制能力、会计创新能力和后续学习能力。当然这些能力的形成,离不开相关的专业基础知识。会计人员应掌握怎样的知识体系,学术界探讨较多的是内容的丰富和扩大。但笔者认为,会计工作受社会环境的影响较大,为提高自身的适应能力和后续学习能力,会计人员应更多地培养会计思维能力,而思维能力的形成来源于基本理论的掌握和运用。

1 了解会计的理论研究方法。会计理论研究方法是人们认识会计的手段和方式的总和,主要是指人们的会计思维方法。如归纳法和演绎法、分析法与综合法、比较法与分类法、规范法与实证法等。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获取感性知识的具体方法,如数学方法、统计方法、历史方法和经验方法。因此,会计理论研究方法是一个由哲学方法、现代科学思维方法和会计具体研究方法所组成的多层次、多种类方法的有机体系,是更具有本质性特征的理论。它对于充实和完善会计理论,拓展会计理论的研究领域具有重要作用,会计理论人员对这些研究方法必须有透彻的领悟和精湛的运用技巧,只有这样,才能多出成果,出好成果。对于从事会计实务工作的人员而言,了解会计理论研究方法有利于会计人员从更高层次上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并运用它指导具体工作。

2 熟悉会计的基本理论。会计基本理论是会计学科中解释和说明会计实践的基础性及原理性认识,包括会计基础理论、会计发展理论、会计比较理论。会计基础理论是会计学的基本架构,包括会计的动因、环境、目标、职能、对象、本质、任务等最基本的理论问题,它是整个会计理论体系的基石。会计发展理论是运用历史和逻辑的方法,从不同时期的会计环境与会计实践以及会计理论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中,认识和把握会计产生与发展规律的,从而形成关于会计进化规律的理论。比较会计理论是通过对某一特定时期内不同国家(地区)的会计问题进行比较分析而得到的系统知识,其内容涵盖比较会计的概念与形成基础、比较会计的内容与方法、结论与建议等等。会计人员熟悉了这些理论,一方面能够从较高的视角上把握会计工作的运行规律,提高会计分析能力,为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另一方面,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关系密切,会计实务必须得到会计理论的解释和说明,才能得以继续维持,而会计理论也只有在解释和说明会计实务中才能得以验证。

3 掌握会计的应用理论。会计应用理论是直接指导会计具体实践的理性认识,包括会计业务规范理论、会计管理体制理论、会计技术方法理论。会计业务规范理论包括以政府名义颁发的会计法规、会计准则和国家的统一会计制度以及会计业务的单项法规所体现的理论;会计管理体制理论包括会计工作组织和会计人员管理理论;会计技术方法理论是指决定会计工作具体技术方法的理论,如复式记账原理、固定资产折旧原理、成本计算原理、非货币性交易原理、收入确认原理、人力资源会计原理、电算化会计原理等等。会计应用理论是会计基本理论的具体化,是联系会计基本理论与会计实践的桥梁和纽带。会计应用理论与会计实务联系最密切,是应用性最强的理论,且包含许多政策性规定,对此,会计人员不能只做一般的了解和熟悉,而要达到准确掌握和运用的程度。

4 掌握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及网络技术。会计电算化是将会计信息处理建立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基础上的会计信息加工方法,在我国经历了以工资核算为起点的单项业务核算系统、以账务处理为核心的会计核算系统和目前以企业资源为核心的ERP、CRM系统等阶段,并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完善。会计电算化的目的在于将会计人员从繁杂、重复的核算中解脱出来,更好地行使会计决策、预测、控制等管理活动。因此,会计人员不仅要掌握会计电算化核算软件的*作和维护,而且应以学习有关会计信息系统理论结构和软件*作为契机,从ERP、CRM等系统的高度出发,对会计电算化的内在本质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掌握其中所蕴含的经营管理理念。

5 熟练掌握一种及其以上的外语。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和我国会计逐渐与国际接轨,会计的国际化趋势加强,会计人员与国外企业交往的机会越来越多,从而在客观上要求会计人员能熟练地掌握和运用至少一门外语。因为,要掌握国外会计领域的新知识、新动向、新趋势,不懂得一种或一种以上外国语言的会计工作者,将很难适应时代的要求,很难成为卓有成效的会计人员,很难迎接会计国际化的挑战。

参考资料:http://www.examda.com/chuji/Guide/20080303/115030365.html

第2个回答  2010-05-24
看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会计了,如果你想当小职员,做好自己的工作就好了,平时很闲,分给你也就是一部分工作,重复性很强,月底和年底很忙,如果你想当更高一点的主管级的人物,上述的工作要做好,还要充实自己的知识,更要搞好人际关系。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