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鉴定光绪元宝?

如题所述

特征(光绪元宝户部一两银币):

一、户部库平一两为中国最大的机制龙银。

二、 户部一两可由“两”字笔法从“人”、或“入”分为两版。

三、 该币市场价值高,市场价值应当在百万以上。

四、 在清代为了流通兑换行用时的方便,官铸的很多面值是一两的银币多有铸成实重为库平七钱二分的壹圆型银币版式。如戊申吉字大清银币库平一两、户部光绪元宝库平一两、光绪三十年湖北省造光绪元宝库平一两、中外通宝关平银一两等等,都有实际重量为一两型和重库平七钱二分的流通壹圆型两种版式。

重库平七钱二分的壹圆型硬币实际重量为26.7g左右,外径大小为39mm,厚度2.5mm。该版铸造模具不同于实重平一两版,仅作为军饷流通过极少,存世量稀少,下图为光绪元宝实重七钱二两流通壹圆型真品。正面“光绪元宝”以及所有文字的笔划中均藏有圆点形暗记,丝毫不影响文字书法的大气沉稳。

五、 该币实际生产数量:本币在袁世凯批准后总共试制了六七千枚。

六、 该币是中国所有龙洋图案银元(包括国外发行的所有银币)中,工艺最精湛,雕工最完美,浮雕感最强烈的品种,镜面平整光滑;

纹饰的相惯线(相惯线——现代机械制图学术语,即平面与平面、平面与曲面及曲面与曲面之间的交线。)显得非常清晰,特别是户部一两系列银币铸造精美,字口、纹路和边齿深峻,完全是国外铸造的样币风格。

作为准备流通的货币(尽管没有流通),其暗记防伪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无可匹敌,钱币表面的包浆醇厚,即便是对银元没有研究的外行也是爱不释手,极具观赏性。

扩展资料:

产生背景:

清代银币、纸钞、铜币并行,至嘉庆年间发行新式银元,而光绪年间铸行金、银币更多。洋务运动也影响到铸币业,两广总督张之洞曾于光绪十三年(1887年)委托使英大臣在英国订购全套造币机器,并在广东钱局首铸机制银元和铜元。

其后,各省纷纷仿效,购制国外机械铸造银、铜元。包括广东钱局在内,许多造币机均订购自著名的英国伦敦伯明翰造币有限公司。英国大工业的介入,使银币也沾染上西方色彩。钱币正面鲜然可见满汉文化的融合,而钱背却明确标示了西方文化的介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光绪元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2-26

第一:看成色就是含银量是多少?光绪银元一般含银量在%90以上。第二:看制作工艺,正面的文字和背面的图案是否清晰?光绪元宝是用机器液压冲压成型,因此银元正面的文字与背面的龙纹、英文字母呈凹凸感笔划清晰无粘连。第三:看银元的重量是否符合当时清代的标准?清代光绪银元的重量大多为“七钱二分”,相当于现在的26、86克!第四:看尺寸大小?以北洋造光绪元宝七钱二分为例:直径在39毫米左右。一枚银元如尺寸大于或小于标准尺寸基本可定为赝品。第五看银元的边齿是否规矩?真银圆的边齿整齐均匀、略带弧型,边齿细看好象是由两根细线组成一样。一般的边齿都有自然的磨损痕迹。假银元边齿弯弯曲曲、深浅不一没有自然磨损痕迹。第六:通过声音也是辨别银元真假的一大要素。敲击真银圆,声音的频率较低、悠长悦耳。敲击假银元发出的声音短促尖细,声音的频率较高。掌握了这六点基本上就可以辨别一枚光绪银元的真假了。

附图:传世品光绪元宝江南省造戊戍银币。直径:39毫米、 重量:约26.6克。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6-04-17
看铸造币材

铸造铜元的材质当然是铜,各种铜元中以红铜元最为多见,黄铜元少见。有些省份为降低成本多得利润,大铸含铜成色较低的黄铜元,如“大清铜币”中心宁字二十文、奉天光绪铜元等黄铜质居多,红铜元反而少见。此外,民间私铸的铜元也多为黄铜质。铸造整齐精美、色泽润白如银的白铜币以及铅质铜元则多属于样币性质,难得一见。目前市场上出现了不少白铜币伪品,一般采用在普通铜元表面镀镍的方法伪造,但不甚光洁,砂眼气泡较多,边缘无齿,币身较薄,不具样币特征,不难辨识。

看面值大小

铜元面值有很多,其中以当十文铜元最为常见,而当一文、二文、五文、二十文、五十文、一百文、二百文、五百文等面值铜元都值得留意。“光绪元宝”四川当三十文铜元,因面值不符合民间习惯,旋铸旋废,存世仅有十余枚,非常罕见。“大清铜币”宣统二十文、“光绪元宝”广东五文、江南甲辰“光绪元宝”二十文、河南省造民国双旗五百文等都是难得一见的珍品。但也不能一概而论,如民国四川铸造的“四川铜币”当二十、当五十、当百者却属常见品种。

看铸币工艺

铜元一般采用机器铸造,故称“机制铜元”。但有些地方因买不起机器因陋就简铸币或民间土法私铸,产生了不是机制的铜元。如采用传统翻砂法铸造的“砂版铜元”,人力手摇机械铸造的半机械币以及手工打制铜元等。这些非机器铸造的铜元,多是过渡时期的产物,铸造数量不多,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另外,铜元一般中间无孔,因此发现中间有孔,特别是方孔的铜元值得格外留意。其中以“光绪元宝”安徽方孔十文铜元最为罕见,估计存世量不会超过10枚,被誉为“一级大珍”。

看是否错版

铜元常见错版形态有:1.英文错误,主要有字母写错、单词拼错等。如将“A”写成“A”、单词“PROVINCE”(省)错拼为“PROVINEC”等。2.满文错误。如四川官局造“光绪元宝”铜元,上缘纪地“四川官局造”,中心满文却为“宝福”(福建铸钱局)。3.正背面图案错配。如“光绪元宝”背错配大清龙图,“光绪元宝”湖北造背错配广东飞龙图,“大清铜币”宣统乙酉年造背错配“光绪年造”字样等。4.阴文图案。铜元币面文字大多为凸出阳文,也有极少数会有单面阴文图案出现,这是制造过程中产生的错误。5.合背、合面铜元。错版铜元值得关注。

看是否有齿边

一般情况下,铜元侧面是没有任何纹饰的光边,轧有齿边的铜元绝大多数属于样币性质值得收藏。但“光绪元宝”江苏十文和民国十五年的四川嘉禾铜元中也常见齿边普通品存在,这属例外。

看品相

品相被称为是“收藏品的生命”。品相的好坏,不仅影响到收藏品价格的差异,而且还关系到藏品是否容易变现的问题。铜元的品相对铜元收藏意义尤为重大。机制铜元无论是对表面的光洁度,乃至边丝的好坏都有严格的要求,任何缺陷都会影响藏品的价格。图案文字清晰、无磨损,表面平整光洁,边缘无明显撞击痕迹等,基本可算得上好品相。品相好的铜元值得收藏,即使是普通品种,收藏价值也较高。
第3个回答  2018-08-02
这个看起来是使用过的,包浆比较老道,看起来是真币,具体就要看实物辨别了
第4个回答  2018-07-05
光绪元宝,具体是不是真品,这里就可以鉴定;补充图片看看就知道!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