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大学生如何正确看待群体性事件和如何理性维权?

如题所述

近年来,以高校学生为参与主体的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高校学生参与群体性事件,或因社会事件触发,或是为维护自身利益,诱因也很复杂。

比起社会上爆发的群体性事件,高校群体性事件有几个显著特点。一是目的比较单纯。虽然部分高校群体性事件是由于高校学生利益受损引起,但总的来说,高校学生参与群体性事件,出发点是为了表达大学生对国家和社会问题的关注和作为社会未来建设者的责任感,并没有社会群体性事件那样明显的利益诉求。二是行为较少暴力性。在

有些高校群体性事件中,有学生采取了打砸、破坏校内公共设施等比较极端的做法,但是总的看来,出现这些行为并不是大学生参与群体性事件的目的,只是高校群体性事件中的学生受现场情绪感染,在从众心理的驱使下模仿、升级、并逐步失去了平时应有的辨别力和自我控制能力的一种发泄。因此也不具备其他社会群体性事件那样极强的破坏力,一般不会造成特别严重的社会后果,其破坏行为持续时间也比较短。三是网络在高校群体性事件中发挥了重要的桥梁作用。互联网最活跃的使用者之一是高校学生,也逐渐成了他们表达观点的主渠道。纵观近年来发生的高校群体性事件,几乎所有事件的产生和发展都离不开网络信息的传播。如2008年发生的“抵制家乐福”事件,最初只是网上的一个帖子的号召,但因网络传播而迅速发展,据统计,发动抵制仅仅几天的时间,全国就有3000个论坛响应号召。

高校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一方面,高校学生关心国家,关注社会发展,维权意识和法律意识较强;另一方面,性格和心理还不成熟,分析和判断问题的能力不够,对社会事件的看法往往比较偏激,有时受网络信息的影响,易图一时之快,采取过激行动。因此,高校学生尤其要提高理性认识群体性事件并合法合理维权的能力。

一是要树立责任意识。高校学生是当代社会的精英,也是未来社会的主人,其一举一动都受社会关注,对社会的影响力也很大,因此,大学生不能忽略自己作为主人的责任。不能因为学业、就业等方面的挫折、或一时义愤,就采用群体性事件的方式激化矛盾来维权,要学会运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身的利益。高校学生还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调查和讲座,让自己真正了解社会,清醒地认识各种社会现象,增强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为维护社会正义和社会进步作出贡献。

二是增强分辨能力。对于转型期社会中的矛盾和问题,高校学生应学会辩证分析,多从建设性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看待网络言论,也要学会辩证分析,互联网是个匿名空间,发言人的情绪化程度往往大于理性思考,难免会出现一些夸大其词甚至不负责任的言论。如果不加思考,让自己的现实行为跟着网络情绪走,难免做出偏激的行动。

三是要利用正式组织和社团等,表达诉求、培养民主政治意识。对于如何看待一些社会热点事件,高校学生可以多跟老师、家长或同学探讨、沟通,必要时可以召开一个座谈会讨论。据媒体报道,华东师范大学建立有“学生参议制”,高校学生每月以专题形式组织参议会,配合相关职能部门、院系,对学风建设、后勤服务、学生党建、数字化校园建设等进行参议;贵州师范大学学生模拟人大常委会会议参政议政,献计建言关注民生。高校学生可以自己组织社团,通过类似做法,培养自己的责任意识和民主政治意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