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传千年的科举考试,为何说最重要并非选拔人才?

如题所述

在古代,很多穷苦人家想要出人头地,都要参加科考。十年寒窗苦读,一朝金榜题名,这成为了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情。科举制始于秦朝,终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 ,它存在了1300多年。

古时候科考时科举制度的体现形式,科举制度,又被称为科举、科举制,它是中国古代选拔人才的一种制度。士子应举,原则不需要推荐,只需要自己报名参加考试就可以了,这点是科举制的主要特点。到唐宋时期,科举制度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黄金期。

科举制度能存续一千多年自然是有道理的。

根据历史学者何忠礼的观点,科举制最少有三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士子应举,可以“投牒自进”,不需要经过推荐这一环节;二是“一切以程文为去留”;三是主要取士科目,士人可以定期赴试。

从科举制的内容上看,科举制还是与时俱进的。比如唐朝看中诗词歌赋,宋朝看中实际能力,明朝看重文章的格式,清朝还增设了设经济特科,荐举又经济才能的人。

从科举制的程序上来看,通过层层选拔,使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脱颖而出。参与选拔的人要经过地方县试、府试和院试三场考试,考得秀才之后才能参加京师以及各省省城的乡试,通过乡试考取举人之后再参加京城举行的会试,通过会试考取“贡士”功名。考取“贡士”之后再参与一场殿试,殿试是最高级的一场考试了,殿试之后就会产生“状元”、“榜眼”和“探花”。获得这些功名的人就能获得鱼跃龙门的机会了。

从作用上来看,科举制相对公平,是为朝廷先把贤能之士的重要途径,它是封建社会选拔人才的重要机制。

然而科举制度远远不止是我国选拔人才的机制那么简单,它的影响可以到达欧洲甚至是世界。

1583年,葡萄牙修道士胡安·冈萨雷斯·德万多萨在《伟大的中国》一书中就系统全面地介绍了中国科举制度,后来有关科举制度的描述就大量出现在了因为著作中,而且评价很高。19世纪初期,英国派外交使节到中国考察,随后东印度公司就开始效仿科举制建立了“考选制”,不久之后英国就推行了文官考试制度。

再英国的推动下,文官考试制度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后来其他国家也纷纷效仿。后来他们对科举制度进行了优化,但是保留了其核心,后来这种核心成为了全球通用的人才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2-29
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想给大众提供一个人人平等的机会,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
第2个回答  2020-02-29
因为流传千年的科举制度,在选拔人才的同时,也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储备,最重要的并非选拔人才,而是培养人才储备。
第3个回答  2020-02-29
流传千年的科举考试,最重要并非选拔人才,重要的是它的精髓影响了世界,科举制度的内涵其实是与时俱进的真实写照,层层选拨,公平竞争也是一种优秀的政治制度。
第4个回答  2020-02-29
因为刚开始建立科举的时候,是皇帝为了能够振奋民心,为了能够显示自己对人民的亲善。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