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有哪些养生方法!

如题所述

夏季是高温的季节,养生方式也有多种,在这里推荐三种比较实用健康的夏季养生方式:睡眠养生、食补养生和神志养生。这三种养生方式可以同时进行,做得好的能令身体神清气爽、精气神充足。

睡眠养生

很多人在养生的时候,忽略了睡眠养生的重要性。实际上睡眠对人来说像吃饭一样重要,人能够生存下去,最基本的要素除了吃之外就是睡,一个人如果能够吃好睡好,基本上就能够很长寿了。何况现在社会工作、生活压力如此之大,很多人都吃不好、睡不好,长期缺乏睡眠的亚健康人群大有人在,所以睡眠养生对人来说就迫在眉睫了。我们应该在晚上22点就开始睡觉,因为22点之后是身体细胞和肝脏自我恢复的最佳时间,如果23点到凌晨1点这段时间还没有睡的话,就会伤肝伤胆,表现到身体上就是容易出现黑眼圈、头晕、精神疲倦、注意力难以集中等。所以想要睡眠养生的人,一定要22点就开始睡觉,并且保持充足安稳的睡眠,这样才能让全身细胞得到恢复,肝脏也能够正常健康的替人体转化有毒物质,守护人们的健康。

食补养生

关于食补养生其实大多数人都懂,在这里只说两点,第一点就是每次吃七八分饱就行了,不必饮食过量,否则就是加重消化系统和人体的负担。第二点就是要营养均衡,也就是说要荤素搭配,不能挑食偏食,每天都要吃够5个类别的食物:鸡鸭肉类、五谷类、蛋和奶类、蔬菜水果类、鱼类。

神志养生

神志养生就是通过我们内心的自我调节,看淡生活中的人和事,保持“心静自然凉”的平和心态。实际上也就是古人所说的知足常乐、清心寡欲。我们身体不好,很多时候都是被身边的各种人和事给气的,如果我们能够用高涵养的心态去面对这些事,把它们看淡,保持一个心胸豁达的状态,对我们的身心健康就非常有益,心胸宽广了很多问题就不是问题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3-28
  夏天是人体新陈代谢最旺盛的季节,也是人们常常忽视健康的时候,养生专家建议以下夏季健康养生方法:
  宜食清淡
多吃瓜类
  .暑天宜清补。热天以清补、健脾、祛暑化湿为原则。应选择具有清淡滋阴功效的食品,诸如鸭肉、鲫鱼、虾、瘦肉、食用蕈类(香菇、蘑菇、平菇、银耳等)、薏米等等。此外,亦可进食一些绿豆粥、扁豆粥、荷叶粥、薄荷粥等“解暑药粥”,有一定的驱暑生津功效。
  中午睡一小时
  夏季昼长夜短,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消耗较大,容易产生疲劳,也容易犯困。因此,保证充足的睡眠非常重要。
  刘景春建议,夏季里天气炎热,很多人晚上睡不好觉,因此用午睡来补充有益于身体健康,可以保持充足的精力,建议人们每天用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进行午睡。当然,午睡时应避免受较强的外界刺激,因为入睡后肌肉松弛、毛细血管扩张、汗孔张大,易患感冒或生其他疾病,也应注意免受风寒。
  运动后别马上吃冷饮
  夏季天气炎热,很多人运动后就都觉得浑身出汗难受,于是急忙大量喝冷饮或者吃冰棍,觉得这样非常“爽”,可以有效解暑。
  其实这样对身体伤害非常大,不仅容易产生急性腹泻,而且对身体的肺部、肝脏等都有损害。
  刘景春指出,人体在运动之后,气血沸腾,肺、肝脏等功能处于活跃状态,而马上受凉之后,很容易对这些脏器进行伤害,也会损伤人体的阳气。中医学有“形寒饮冷伤肺”的说法,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因此,人们在运动之后,须过渡到平稳状态再进行饮用冷饮,最好也不要过凉。虚寒体质的人最好少吃冷饮,容易造成胃痛等疾病。而经期的女性如果吃冷饮可能引发痛经或者经期延后等症状。
  夏季保持身心愉悦
  夏季里,人们大多感觉到情绪烦躁、心神不宁、睡眠不好等,因此容易产生心神受伤。在中医的养生理论中,早就有“夏季宜养心”的说法。
  暑热天气里,人们容易出汗。刘景春表示,中医理论里有“汗为心液”的说法,夏季里,人们毛孔张开,汗液也比其他季节较多,汗出过多导致体液减少而伤津,引起唇干口燥、大便干结、尿黄、心烦闷乱等症状。
  因此,人们应该在夏季保持身心愉悦、心情畅达,防止心火过旺而引起疾病。
  夏季勿忘补钾
  暑天出汗多,随汗液流失的钾离子也较多,由此造成的低血钾现象,会引起倦怠无力、头昏头痛、食欲不振等症候。热天防止缺钾最有效的方法,是多吃含钾食物,新鲜蔬菜和水果中含有较多的钾,可酌情吃一些草莓、杏子、荔枝、桃子、李子等水果;蔬菜中的青菜、大葱、芹菜、毛豆等含钾也丰富。茶叶中亦含有较多的钾,热天多饮茶,既可消暑,又能补钾,可谓一举两得。
  此外,夏天切忌不能用凉水洗澡,冬泳的人除外,夏季最好的解渴办法是喝热茶,冷饮反而越喝越渴。
第2个回答  2020-03-28
1、主食不过少。
尽量做到粗细粮搭配,品种多样化。可以在补充人体所需要的热量的同时,补充多种维生素、矿物质。
2、荤食不过量。
最好选用去皮禽肉(如鸽肉、鸭肉等)、鱼虾类等平凉性肉食。
3、每天一瓶奶。
有人因为夏季天热,怕牛奶“上火”而停奶,其实没有必要。可以根据个人情况选择低脂奶、脱脂奶或酸奶。对牛奶不耐受的老人,可以选择豆浆等替代品。
4、每天一个蛋。
因为鸡蛋中的蛋白质和人体所需的蛋白质组成最接近,也是最理想的优质蛋白质来源。鸡蛋的烹制最好选用煮、蒸、炖,避免油煎。有高胆固醇的老人可以吃半个蛋黄或不吃蛋黄。
5、豆类不可缺。
对健康而言,“大豆比黄金”。因为大豆制品中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和大豆磷脂,是老年人心脑血管的保护因子,也是公认的长寿因子,因此进食适量的大豆制品是健康饮食不可缺少的内容,建议每日摄入量在2两-5两。绿豆、红豆也是夏季的健康食品,特别是夏季午睡起来,喝上一碗清凉的百合绿豆汤,感觉再好不过了。
6、蔬菜量要大。
蔬菜可以补充人体需要的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起到一定的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等作用。夏季蔬菜丰富多彩,冬瓜、苦瓜、黄瓜、番茄、空心菜、生菜、菊花叶等应有尽有,老年人应多样化地选用,建议每天1斤左右为宜。
7、水果莫贪吃。
水果可以提供丰富的水分、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在炎热的夏季最受老人欢迎,但是水果中又含有很多单糖物质,如果糖、蔗糖等,因此不能贪吃,建议每天吃水果不超过3两。
8、油盐不要多。
油脂和盐是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危险因素,无论是色拉油、豆油、菜籽油还是橄榄油或麻油,每日用量最好不超过25克,盐的用量不能超过6克。
9、零食有讲究。
如果老人出现食欲不振的情况,可安排少量多餐,零食作为加餐可安排在正餐后1.5-2小时。老年人的零食可选用莲子粥、荷叶粥、小水果、黄瓜、番茄等。
10、饮水要科学。
夏季老人要注意补充水分,以饮温开水或温的淡茶水为好。还可以自制绿豆汤、乌梅汤、山楂水、菊花茶等饮料。最好不喝碳酸饮料和含糖饮料。建议早晨起床后及晚间睡前饮一杯温开水。喜欢运动出汗多的老人,则要注意补充含电解质的水,如淡盐水、矿泉水,以补充从汗液丢失的电解质。
第3个回答  2020-03-30
[起居养生]
立夏时节,天气逐渐炎热,温度明显升高,但此时早晚比较凉,日夜温差仍较大,早晚要适当添衣。另外,进入立夏后,昼长夜短更明显,此时应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睡眠方面也应相对“晚睡”、“早起”,以接受天地的清明之气,但仍应注意睡好“子午觉”,尤其是要适当午睡,以保证精神饱满和体力充足。
[饮食养生]
此时的饮食原则是增酸减苦,补肾助肝,调养胃气。饮食宜清淡,以低脂、易消化、富含纤维素为主,多吃蔬果、粗粮。平时可多吃鱼、鸡、瘦肉、豆类、芝麻、洋葱、小米、玉米、山楂、枇杷、杨梅、香瓜、桃、木瓜、西红柿等;少吃动物内脏、肥肉等,少吃过咸的食物,如咸鱼、咸菜等。
[精神养生]
立夏养生还应重视的一点就是重视“静养”。立夏后人们易感到烦躁不安,因此立夏养生要做到“戒怒戒躁”,切忌大喜大怒,要保持精神安静,情志开怀,心情舒畅,安闲自乐,笑口常开。还可多做偏静的文体活动,如绘画、钓鱼、书法、下棋、种花等。
[运动养生]
立夏后,随着气温升高,人们容易汗出,“汗”为心之液,立夏时节要注意不可汗出过度,运动后要适当饮温水,补充体液。立夏时节,选的运动不要过于剧烈,可选择相对平和的运动,如太极拳、太极剑、散步、慢跑等。
第4个回答  2020-03-29
一年四季中,夏季是阳气最盛的季节,气候炎热而生机旺盛。此时是人体新陈代谢的时期,阳气外发,伏阴在内,气血运行亦相应地旺盛起来,活跃于机体表面。皮肤毛孔开泄,而使汗液排出。通过出汗以调节体温,适应暑热的气候。
(一)夏季养生基本原则
在盛夏防暑邪;在长夏防温邪;同时又要注意保护人体阳气,防止因避暑而过分贪凉,从而伤害了体内的阳气。
1.盛夏防暑邪
暑为夏季的主气,以火热之气所化,独发于夏季。暑为阳邪,其性升散,容易耗气伤津。暑邪侵入人体,常见腠理开而多汗。汗出过多导致体液减少,为伤津的关键。津伤后,出现口渴引饮、唇干口燥、大便干结、尿黄心烦、闷乱等症。如果不及时救治,开泄太过,则伤津进一步发展,超过生理代谢限度就耗伤元气,可出现身倦乏力、短气懒言等一系列阳气外越的症状,甚至猝然昏倒,不省人事而导致死亡。夏季防暑不可等闲视之。
2.长夏防湿邪
湿为长夏之主气。在我国不少地方,尤其是南方,既炎热又多雨。湿病就多见于这个季节。由于空气中湿度最大,加之或因外伤暴露,或因汗出沾衣,或因涉水淋雨,或因居处潮湿,以至感受湿邪而发病者最多。
湿为阴邪,好伤人体阳气,易阴遏气机,病多缠绵难愈。湿邪好伤脾阳。脾性喜燥而恶湿。脾阳不为湿邪所遏,则可能导致脾气不能正常运化而气机不畅,出现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大便稀溏、四肢不温。脾气升降失常后,常见水肿形成,眼下呈卧蚕状。
外感湿邪后多有身重倦困、头重如裹等症状。又因湿邪粘滞,侵犯肌肤筋骨,每每既重且酸,固定一处,故有“著痹”之称。一般地说,湿邪为病,病程较长。风湿夹杂,侵犯肌肤在关节形成的风湿痹症往往反复发作。风湿症常见产物多呈秽浊不洁之物,如皮肤病变的渗出物、湿热带下的分泌物,质粘而腥臭。湿的形成往往与地之湿气上蒸有关,故其伤人也多从下部开始。临床所见下肢溃疡、湿性脚气、带下等症,往往都与湿邪有关。
对人体适宜的湿度是40%~60%。当气温高于25度时,适宜的相关湿度为30度。
3.保护体内阳气
(1)不能只顾眼前舒服,过于避热趋凉。在乘凉时,要特别注意盖好腹部。
(2)要谨防冷气病。所谓冷气病,是指由于人们久处冷气设备环境下工作和生活时所患的一种疾病。轻者出现面部神经痛、下肢酸痛、乏力、头痛、腰痛、容易感冒和不同程度的胃肠病等,重者会出现皮肤病和心血管疾病,尤以老年人中出现的各种症状更加明显。
(3)要防湿邪侵袭。长夏的湿邪最易侵犯脾胃功能,导致消化吸收功能低下。长夏的饮食原则宜清爽,少油腻,要以温食为主,在居住环境上,切忌潮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