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什么时候引入毒品的

中国是什么时候引入毒品的

最早的毒品是鸦片,在中唐时期由阿拉伯商人传入中国。

根据文献记载,唐代已经有印度用鸦片治病的记载了。玄奘法师所翻译的《毗奈耶杂事》第十卷就有印度王患有疾病,佛祖指点其吸药烟的记载,该书甚至还记载了吸食的方法。

就中国而言,最早流入的毒品为鸦片,俗称大烟,是一种天然产物,系未成熟的罂粟果用刀割裂后渗出的果浆,经晒干或加工而得的黑色膏状物。在公元 7世纪的上半叶,即唐朝初期,鸦片由古阿拉伯人传入中国,中国人开始种植罂粟,但主要做观赏植物。

进入宋代后,随着人们对罂粟认识的深入,其种植也日益普遍,用途也不仅仅作为观赏植物,而受到医生和百姓的欢迎,医生用它来治病消灾,百姓用罂粟子煮粥为大补,成了医用和食补最佳选择。

到了金元时代,传承了宋朝之传统,已普遍用罂粟主治咳嗽及泻痢,但同时元代的名医也发现了罂粟的有害副作用,用“其止病之功虽急,杀人如剑,宜深戒之”来形容,可见其毒之烈。

元初,蒙古人远征印度,因当时印度盛产鸦片,蒙古人大胜后作为战利品,带回了大量鸦片,一时间“士农工贾无不嗜者”,从此中国社会流行服食鸦片。

到了明代后期,不论在京城与宫廷,还是民间百姓,食用鸦片日益盛行。可见,罂粟流入中国至少有 1300 年的历史,懂得罂粟的药用也已有 900 多年的历史,会制作鸦片并流行服用也有 500 多年的历史。

随着外国鸦片的大量流入中国,吸食鸦片像瘟疫一样在中国愈演愈烈,使中国政府白银大量外流,换来全社会的“吞云吐雾”,造成严重社会危机,逼得清政府不得不采取禁烟运动。1729 年,雍正皇帝颁布了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个禁烟法令,拉开了中国禁烟运动的序幕。

1796 年嘉庆皇帝登基后,吸取前朝禁烟的教训,颁布了严禁吸食鸦片的条例,对吸食鸦片的行为进行严惩,以达到禁烟的目的。

1821 年道光皇帝继位,又颁布了一系列禁烟法,制定了《钦定查禁鸦片章程》,并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开展了虎门硝烟,将禁烟运动推向了顶峰,取得了空前的成绩。

随着鸦片战争的爆发,在外国列强的逼迫下,使得进口鸦片合法化,鸦片的走私、进口日益严峻,吸食人群日益扩大。

之后经历民国初期的禁烟、军阀割据的泛滥、日伪时期的毒侵、解放战争时期的禁烟等,在禁烟、泛滥、再禁烟的反复循环中,烟毒在中国大地泛滥并达到了高潮。

直至新中国成立后,1950 年周恩来总理签发了《严禁鸦片毒品的通令》,经过三年的轰轰烈烈禁毒禁烟运动,麻醉中国人民神经和困扰中国人民生活的毒品在中国大地上彻底消失,并于 1953 年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无毒国”,创造了世界禁烟史上的奇迹。

到了 20 世纪 80 年代初,随着国际毒潮的泛滥,境外贩毒集团把目光瞄向了中国市场,他们首先利用滇缅边境的特殊便利条件,假道中国过境贩毒,从而打开了中国的毒品入境通道。

在过境贩毒猖獗的同时,国内毒品的非法使用也迅速蔓延,消费市场也日益成熟,中国也由最初的过境国变为毒品输入国。受周边国家毒品泛滥的影响,由以西南入境为主,变为西南、东北、西北多头入境。

在中国大地上绝迹了 30 多年的毒品又卷土重来,且由传统毒品发展到新型毒品,由境外输入毒品发展到国内种植、生产、输出毒品,吸毒群体从普通百姓到娱乐明星乃至政府工作人员,吸毒场所从私人住宅到宾馆、洗浴乃至公共娱乐场所,吸毒范围遍布全国 34 个省市、自治区。

扩展资料:

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在小亚细亚及地中海东部山区发现了野生罂粟,青铜时代后期(约公元前1500年)传入埃及,公元初传入印度,6-7世纪传入中国。

隋唐时期(公元7世纪),阿片由波斯传入我国,当时主要用于治疗疾病,其使用量很少,并不存在吸毒成瘾问题。阿片的大量流入则是1733年,从加尔各答运销我国后,1880年销售量达4570箱(每箱重50-60千克)。

阿片流毒成为中国3000年未有之祸,上自官府缙坤,下至工商优隶,以及妇女、僧尼道士,随在吸食。1906年,估计吸毒人数为1500万,临解放时已达2000万(约占总人口的4%)。

没有一个民族像中国这样,对鸦片怀有如此的愤恨。

众所周知,一个半世纪前的鸦片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耻辱和灾难。鸦片作为一种工具,既有经济上的商品作用,又有精神上的腐蚀作用。把它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时起,或者说,鸦片脱离单纯的医药作用时起,它就变成了毒品。同样,其他的各种麻醉药品也无一例外。

吸食毒品成了民间的常态。又不堪忍受摧残的妓女,吞鸦片自尽的例子很多。名妓赛金花,一生嗜鸦片,由于烟花岁月长期纵情无度,几遭丧夫打击,又吸毒成瘾,赛金花晚年贫病交加,瘦骨难支。

一个民族在鸦片中沦丧,即使是后来的甲午战争,还有士兵鞍上挂着鸦片烟枪,手里端着鸟笼,吐出嘴里的食物喂鸟,然后奔赴战场。

多少年来,鸦片往往与孱弱的中华民族一体相连。鲁迅也无奈地指出:“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

瘾品影响历史的进程并不仅是鸦片改变中国历史这一例,作为软性瘾品的茶也同样改变了大英帝国的历史,而引起美国独立战争的“波士顿倾茶事件”则更说明了问题。

有人说,近500年来的现代世界是“瘾品或毒品”造成的。在20世纪的城市中,人们抽烟、喝酒、喝茶、喝咖啡甚至吸鸦片,过着500年前最富有的人都无法想象的生活,这是人们追求化学物质对神经系统影响的革命结果,这场革命就是“精神刺激革命”,刺激的核心是“瘾品”。

疾病、粮食等的传播有偶然性,只有鸦片、大麻、古柯叶、酒类、烟草、含咖啡因植物的全球性流通是蓄意促成的,这不仅改变了数十亿人口的日常生活,也连带影响了环境。人类追求精神放纵的本能与近代世界形成的关系——瘾品改变了历史。

参考资料来源:法制网-毒品改变历史:被罂粟重塑的中华民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21

历史上出现比较早的毒品就是大家熟知的鸦片,原产生于阿拉伯和印度等地区,在中唐时期由阿拉伯商人传入中国。

根据文献记载,唐代已经有印度用鸦片治病的记载了。玄奘法师所翻译的《毗奈耶杂事》第十卷就有印度王患有疾病,佛祖指点其吸药烟的记载,该书甚至还记载了吸食的方法。

刚开始的时候,随着罂粟的传入,唐末至宋代,罂粟作为观赏花已经开始在中国栽培。北宋刘翰作《开宝本草》中就有记载。

扩展资料

毒品的危害:

(1)对家庭的危害:家庭中一旦出现了吸毒者,家便不成其为家了。吸毒者在自我毁灭的同时,也破害自己的家庭,使家庭陷入经济破产、亲属离散、甚至家破人亡的困难境地。

(2)对社会生产力的巨大破坏:吸毒首先导致身体疾病,影响生产,其次是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损失和浪费,同时毒品活动还造成环境恶化,缩小了人类的生存空间。

(3)毒品活动扰乱社会治安:毒品活动加剧诱发了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扰乱了社会治安,给社会安定带来巨大威胁。无论用什么方式吸毒,对人体的身体都会造成极大的损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鸦片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2-21

历史上出现比较早的毒品就是大家熟知的鸦片,原产生于阿拉伯和印度等地区,在中唐时期由阿拉伯商人传入中国。

根据文献记载,唐代已经有印度用鸦片治病的记载了。玄奘法师所翻译的《毗奈耶杂事》第十卷就有印度王患有疾病,佛祖指点其吸药烟的记载,该书甚至还记载了吸食的方法。

刚开始的时候,随着罂粟的传入,唐末至宋代,罂粟作为观赏花已经开始在中国栽培。北宋刘翰作《开宝本草》中就有记载。

扩展资料

随着外国鸦片的大量流入中国,吸食鸦片像瘟疫一样在中国愈演愈烈,使中国政府白银大量外流,换来全社会的“吞云吐雾”,造成严重社会危机,逼得清政府不得不采取禁烟运动。1729 年,雍正皇帝颁布了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个禁烟法令,拉开了中国禁烟运动的序幕。

1796 年嘉庆皇帝登基后,吸取前朝禁烟的教训,颁布了严禁吸食鸦片的条例,对吸食鸦片的行为进行严惩,以达到禁烟的目的。1821 年道光皇帝继位,又颁布了一系列禁烟法,制定了《钦定查禁鸦片章程》,并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开展了虎门硝烟,将禁烟运动推向了顶峰,取得了空前的成绩。随着鸦片战争的爆发,在外国列强的逼迫下,使得进口鸦片合法化,鸦片的走私、进口日益严峻,吸食人群日益扩大。

之后经历民国初期的禁烟、军阀割据的泛滥、日伪时期的毒侵、解放战争时期的禁烟等,在禁烟、泛滥、再禁烟的反复循环中,烟毒在中国大地泛滥并达到了高潮。

直至新中国成立后,1950 年周恩来总理签发了《严禁鸦片毒品的通令》,经过三年的轰轰烈烈禁毒禁烟运动,麻醉中国人民神经和困扰中国人民生活的毒品在中国大地上彻底消失,并于 1953 年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无毒国”,创造了世界禁烟史上的奇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鸦片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7-08-13
你是说,中国在什么时候引进的毒品呢,实际上这种情况,我们在学历史时,就知道是在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初,林则须禁毒开始l那个时候,英法等国已贩ya片到中国了。追答

你是问,zhong国在什么时候引入中国毒品的。实际上早在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就从ying.fa等列强国jia.己引入了中guo.这就是ya片。后来由林ze须禁du等战争。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3-02-11

为什么要引入的

毒品最早是中国人发明的,

寒食散:又名五石散,是由石钟乳、紫石英、白石英、石硫磺、赤石脂五味石药搭配而成

起初,张仲景是为治疗伤寒病人而创,服用后身体燥热,当时张仲景认为此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治疗有伤寒的病人。

殊不知原本是治疗伤寒病的中药,且有很大毒性,后来却演变成文人骚客追求风流难以戒除的“毒品”。

这股服用五石散的热潮是魏晋著名玄学家何晏掀起的当时何晏是寒食散的忠实拥趸,曾对外说“服食五石散(寒食散),不只能治病,也觉得精神很清爽。

魏晋时期由于朝代更替频繁,社会包容性较高,思想文明开放。一些文人名士见推销寒食散的何晏面庞白皙,英姿俊美,风流倜傥,于是纷纷开始服用寒食散,一时竟成风气。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