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教育不当,只会毁了孩子。

如题所述

质无限满足,语言暴力,过于依赖,父母失信、撒谎,在客人面前指责孩子,父母吵架,偏心,对孩子不能给予同样的爱。


不耐心解答孩子提的问题等行为都是毁孩子的教育方式。什么样的父母会毁了孩子?有以下10种做法的父母要注意。


                                   

1物质无限满足


很多家长对自己过于“吝啬”,对孩子过于“大方”的事情在我们身边并不少见。


这些学生中,有一半的家庭人均收入没有达到当地人的平均水平。


而一些经济情况不错的家庭,则更是“财大气粗”,对孩子更是“有求必应”。


事实上,在物质享受上为所欲为的孩子很可能就是寒门逆子、纨绔子弟,他们少有责任心,爱讲排场,比阔气,而且等他们长大后,不知节俭为何物,更不会理财。


2语言暴力


很多父母在气头上的时候,容易说出一些很难听的话。


虽然事后也会后悔,但说出来的话就像泼出去的水,已经没办法收回了。


而孩子听到这些话后,自信心完全被击碎,甚至会在潜意识里觉得,自己就应该是个笨孩子,久而久之,就真的成了一个不爱动脑子的笨孩子。


而且,父母不要指望用粗暴的语言就能让孩子改正错误,相反,这反而会让孩子意识不到自己到底错在哪里了。


长期被父母语言暴力的孩子,会变得越来越内向,越来越沉默,和父母的关系越来越疏远,有什么事都不会再与家人分享。


3控制孩子


父母将自己未完成的梦想强加在孩子身上。


孩子的人生只属于他自己,父母能做的,只是在一旁协助,但不可以强迫孩子活成你自己心中的样子。


父母经常对孩子说这种话,会给孩子的心理造成很大负担,觉得将来有出息养父母是自己一生的使命,从而忘记了自己真正的喜好和任务。


这样成长的孩子,该有多累。


4父母当孩子面吵架


曾有一家儿童心理研究机构对3000余名学龄儿童进行了一次心理状况调查,其中有一条是“你最怕爸爸妈妈的是什么”。


回答得最多的是:“我最怕爸爸妈妈生气,怕他们吵架”。有一个答卷写得很生动:“我最怕爸爸生气,他生气的样子可凶啦!


把妈妈都气哭了,我吓得像一只小老鼠,心里直扑腾,饭也吃不下去。”


父母以为孩子还小,夫妻间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对小孩子是无所谓的。


其实,孩子们那一双双亮晶晶的大眼睛,早已把父母在他们面前的一切言行都记录下来了。


有些家庭,夫妻间争吵不休,满嘴粗话,甚至动手动脚,家庭气氛经常处于紧张状态,这在孩子的心理上形成巨大的压力。


有些父母,长期感情不合,在家里寡言少语,在这种气氛中生活的孩子很压抑,时间久了势必损害他们的心理健康,会使孩子变得冷漠、孤独、执拗、粗野,成为心理方面的畸形儿。


因此,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气氛,是每一位有爱心的年轻父母应该谨记的


5偏心


当年热播的电影《唐山大地震》的剧情大家应该都还记忆犹新,在唐山大地震中,一对儿女被压在了同一块水泥板下。


面对只能救一个的艰难抉择,母亲忍痛选择了儿子方达,很幸运女儿方灯后来也在这次灾难中活了下来,被一对解放军夫妇收为养女。


但女儿却因为怨恨母亲偏心,怨恨说出的那句“救弟弟”,在外面经历了很多事,吃了很多苦头都不愿回家认亲,和家人足足分离了32年。


父母偏心,让某些孩子从小就成长在父母的余光里,同是一对父母的孩子,零用钱、衣服、出游,待遇却不一样,这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阴影。


大量研究发现,父母偏心会对孩子们的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引发儿童、青少年乃至成年期出现行为问题,即使他们长大后离家生活多年,建立了自己的家庭,影响依然存在。


而且,无论是受到偏爱的孩子,还是被冷落的孩子,还是旁观的孩子,只要觉察到妈妈的偏心,都会受到损害。


被冷落的孩子会对妈妈或者受宠的孩子怨恨,受宠的孩子则招致兄弟姐妹的憎恶。


6父母失信、撒谎


家长说话不算数,多是因为学习而起,一些父母围绕学习口头承诺某些条件,但当孩子完成了父母的要求,父母却在兑现时推三阻四。


比如有的父母说:赶紧写作业,写完作业看电视,可是孩子写完作业,家长又会留一些学习任务,让孩子继续学习。


有的家长答应孩子只要考试成绩达到前几名,就有什么奖励,孩子真的考好了,却得不到应有的奖励。


孩子最讨厌父母轻易承诺又不能兑现,言而无信,“捉弄”自己。


失信同时失威信,家长说话不算数,不仅失去了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同样不利于孩子的成长,甚至还影响孩子的自身形象。


它会让未形成守信观念的孩子觉得,一个人说话可以不负责任,答应别人的事情也可以不办。


这样,孩子就很容易养成“轻率”、“无信用”的坏习惯,成人后,这种"失信"的习惯会让自己损失很多朋友和机会。


7不耐心解答孩子提的问题


好奇是人类的天性,特别是在童年时期,好奇心特别重。


但是不少爸妈对孩子的问题不加重视,没当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个老师。


有的父母嫌孩子烦,三言两语打发孩子,孩子也许还很小,但他也能感觉到爸妈的态度。


父母的冷淡会让孩子以为自己不应该问问题,或者不应该问这一类问题,让他对自己能力失去了信心。


如果爸妈在当时没有时间回答孩子,也应该首先肯定孩子的提问,然后向孩子说明自己现在确实没有空,并向孩子承诺在某个专门的时间来回答孩子的提问。


8不欢迎孩子的朋友


孩子长大了,也希望拥有几个真心的朋友,和自己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相信妈妈们应该也都希望自己孩子的人际关系好。


但是有些父母可能会因为孩子的小伙伴不太懂礼貌,或太精于算计等缺点而不喜欢。


然而对孩子来说,随着身心的逐渐发展,希望家长以“大人”身份对待他们,尊重孩子在选择朋友时所拥有的眼光。


如果父母们老是管教与间断或不间断表达对孩子的好朋友不喜欢,势必会引起孩子们的反感,从而使双方的隔阂逐渐增大。


9尊重孩子对好朋友的选择


父母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孩子的好朋友,善于进行角色换位思考,尊重维护孩子的选择。


父母要承认自己与孩子选择朋友时的差异,并尊重这种差异。


有时候给孩子足够的面子,孩子也将会给父母足够的面子。


10在客人面前指责孩子


人来客往,亲朋好友相聚,谈论各自的孩子,常常成为重要话题之一。


很多父母喜欢在众人面前揭自己孩子的短,似乎是在向别人诉苦,说自己教育这样一个孩子多不容易。


但孰不知,自己只顾着吹毛求疵地指责他的短处,博取别人的赞叹,而把孩子说成了“豆腐渣”。


这无形中,让孩子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没人赏识他,例如学习不行,长相不行,交际不行,干家务不行,让家人为他受累,也觉得父母对自己不满意,和父母逐步疏远。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儿童教育手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9-03
家长不良的教育习惯将会直接给幼儿的心理带来严重的创伤,由于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并没有发育完善,很多时候家长一些无意当中的言语和行为都会给孩子的心理留下极大的伤害。

导致孩子不能够理智客观的去面对身边的事物,也不能够用亲密的感情去和家长进行交流。

影响亲子关系

家长们的不良教育习惯将会直接导致亲子关系的生疏,孩子会因为家长的这些不当行为而对家长的爱产生怀疑,觉得父母并不是真心的疼爱自己。

因此就会在内心对父母出现一些逆反的情绪,觉得只有和父母做对才能够得到父母的关注,而这种逆反的情绪也会让家长觉得孩子不懂事,亲子双方因此处于对立的关系,亲子关系也会变得越来越恶化。

失去上进心

家长的不良教育习惯将会直接导致孩子对学习和成长失去了兴趣,由于家长的不当行为,孩子从而对家长的教育意识出现了排斥的心理,家长越是频频管教孩子,孩子越是失去了上进心。

幼儿阶段正是孩子不断的累积能力变得优秀的基础时期,如果孩子在这个关键阶段失去了上进心,那么将会直接影响到孩子今后的成长。
第2个回答  2022-09-02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的教育方式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如果家长不能给予孩子正确的教育,在教育习惯上出现了不良的状况,那么很容易会给孩子的成长和内心带来严重的伤害,甚至会引发很严重的负面后果。
李女士是一个性格爽朗的人,平时与朋友相处的时候也快言快语,经常说话不过脑子,虽然有时候会无意中伤害他人,但是大家也都了解他的性格,并不会过多的责怪。
自从李女士当了妈妈之后,性格也依然保持着一贯的直爽,经常在亲友聚会的时候大肆宣扬自家孩子的一些囧事,在李女士看来,自己的儿子哪里都可爱,即便是这些不太恰当的行为也依然充满着童真。

但是李女士的儿子却并不认为如此,小朋友今年只有4岁,正是自尊心非常强烈的时刻。
每次李女士在亲友面前评头论足的时候,孩子都会非常的难堪,经常会关在房间里不肯出来,而李女士却并没有意识到自己行为对孩子的伤害,反而觉得孩子太小家子气了。
李女士的行为其实正是家长不良教育习惯的一种,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由于自身有一些错误的认知和不良的习惯,所以在无意当中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伤害,导致孩子没有办法感受到父母的关爱,而且也不能够接收到正确的教育方式。
家长的不良教育习惯,将会给孩子带来哪些危害?
心理受到创伤
家长不良的教育习惯将会直接给幼儿的心理带来严重的创伤,由于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并没有发育完善,很多时候家长一些无意当中的言语和行为都会给孩子的心理留下极大的伤害。

导致孩子不能够理智客观的去面对身边的事物,也不能够用亲密的感情去和家长进行交流。
影响亲子关系
家长们的不良教育习惯将会直接导致亲子关系的生疏,孩子会因为家长的这些不当行为而对家长的爱产生怀疑,觉得父母并不是真心的疼爱自己。
因此就会在内心对父母出现一些逆反的情绪,觉得只有和父母做对才能够得到父母的关注,而这种逆反的情绪也会让家长觉得孩子不懂事,亲子双方因此处于对立的关系,亲子关系也会变得越来越恶化。
失去上进心
家长的不良教育习惯将会直接导致孩子对学习和成长失去了兴趣,由于家长的不当行为,孩子从而对家长的教育意识出现了排斥的心理,家长越是频频管教孩子,孩子越是失去了上进心。
第3个回答  2022-09-03
在亲子关系当中,良好的沟通是亲密关系的基础,而想要与孩子保持顺畅的沟通方式,那么家长应该学会尊重孩子。

不仅要尊重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允许孩子有自己独特的想法,而且也要学会去尊重孩子的喜好,不要把自己的意见强加到孩子的身上,学会倾听孩子内心的想法。

适当的放手才是爱

家长在与孩子相处的时候,需要学会适当地放手,不要过于强势的要求孩子必须听话,对孩子的照顾也无需事无巨细。

适当的放手让孩子独立,给予孩子成长的空间,这才是家长对孩子真正的爱,也能够让孩子在独立当中去感知到成长的快乐,成长为真正优秀的人才。
第4个回答  2022-09-02
迈着轻快的步伐,我很期待也很紧张,这一刻,我满怀期待的大学生活就要开始了。 大学生活是一个锻炼自己的好机会,我希望通过这四年的时间,能深切地体会到青春所带来的喜悦和奋斗 果实,不断的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不仅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还要培养竞争能力,以及良好 的团队精神。希望经过四年的历练后,能成为为 自己遮风挡雨的大人。 人生的道路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面对崭新的环境,我们要尽快的适应环境,制定出相应的计划,开辟自己的新天地。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也会开辟出属于自己的一片新天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