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之天命孔子根据什么提出来的?哪个国学大师可以回答?于丹能回答出来吗?

如题所述

孔子晚年,总结自己一生: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春秋时期,贵族孩子15岁扎起头发入大学,学习《诗》、《书》、《礼》、《乐》等经典知识,孔子“少也贱”,没机会进入贵族学校,开始了自学。
三十而立:孔子十八岁,便到季氏家里打工,先任“委吏”,后任“乘田”,32岁“初设教席于阙里”,就是在他从小长大的地方开始当“民办教师”,实现了生活自立。
四十而不惑:孔子40岁时便很有学问,对事物的规律认识很深,常常有外国使节到鲁国访问,与他一起探讨学问,连齐景公到鲁国时,也专门拜访孔子。各国贵族遇到不懂的问题,经常向他请教。
五十而知天命。孔子五十岁时研究《周易》,之后加上注释形成了《易经》。周易的学习,使他对事物规律的认识更加透彻。因此说懂得了天命。
六十而耳顺。这时的孔子对他的仁爱理论已经达到融会贯通的地步,听到什么当然就耳顺了。
七十面从心所欲不逾距。孔子活到73岁,69岁时周游列国回到鲁国,被尊为“国老”,哲学思想也修炼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当然干什么都不会破坏规矩。
孔子总结的自己的人生规律,也是有志于终身学习的人一辈子的成长规律。
如不信,不论哪个年龄的人对照一下,都觉得很有道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5-23
这是《论语•为政》中孔子对于自己在30岁时所达到人生状态的自我评价。原文是“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虽然不是人人都能做孔圣人,但后人往往把孔子的这些自我评语作为人生不同阶段所应达到的生活理想状态。

我十五岁时,立下学习的志向
三十岁时,成立自己的学术体系
四十岁时,对这个世界的种种境相不再迷惑
第2个回答  2010-05-23
是根据孔子自己的经历和感悟。
第3个回答  2010-05-29
你自己也可以编类似的玩意。

参考资料:个人

第4个回答  2010-05-24
先看孔子说这些话时的情境:
孔子少时穷困,因为穷困生活的磨炼,因为父亲原是体格很好的,所以孔子身子也很健壮,这是他日后所以能经受得起各种困难,而精力始终充沛的缘故之一。孔子慢慢长大了。孔子是有志气的。据他的自述,在十五岁已经立下了要好好学习各种知识和本领的志愿。
十七岁时孔子还是一个少不更事的青年,虽然小心谨慎,但人事经验是不多的。他单纯地想到有机会就该出一出头,同时他也觉得自己已经有一些本领了。有一次,鲁国的贵族季氏欢宴名流,这位十七岁的居丧的孔子便穿着孝服跑去了。季氏的家臣阳虎向他喝道:“我们请的是有地位的人,并不招待叫花子。你走吧!”孔子便只好退了下来。
经过这一番挫折,孔子更发愤了。过了三四年,他的道德修养和各种才能,一天比一天进步,虽然年轻,却已出了名。
由于刻苦学习,孔子逐渐成了博学多能的人。在他住宅的附近有一条街叫达巷,达巷里的一个老百姓就这样说过:“孔子这么渊博,他会的玩意儿我们简直叫不上名堂来。”孔子听见了,便谦虚地说:“我会什么呀?我会赶车罢了。”原来在这时有六种本领是一个全才的人必须具备的,这就是:礼节,音乐,射箭,赶车,识字,计算。在这六种本领里头,赶车是被认为最低下的,所以谦虚的孔子只承认了这一桩。
孔子后来曾经告诉他的门徒说:“我往日没有得到从政的机会,可是我因此有了学会各种本领的工夫”。
孔子博学的名气越来越大,有很多人愿意把孩子送来给他做门徒。孔子后来曾说:“我到了三十岁的时候,仿佛对任何事都有个主意了。”在孔子三十九岁这一年,晋国铸了铁的刑鼎。这是郑国铸刑书以后第二十三年的事。这说明当时铸铁技术已经相当进步,也说明生产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为当时阶级剥削提供了更高的物质基础。因此,当时各国的阶级矛盾,也就进一步地加深。在社会变动中的“士”的地位,这时越来越重要了。
这时孔子在学问上又有了进境。他说:“我到了四十岁,就心里更亮堂,什么话也迷惑不住我了。”
鲁国乱,季氏内讧,季氏家臣公山不狃打发人来请孔子,因为他晓得孔子是讨厌季家的专横的;同时孔子是既有声望又有本领的人,请到孔子也可以壮一壮声势。孔子呢,寂寞了好久,一直没得到施展抱负的机会,他又是熟悉历史的,想到从前周文王,周武王就曾以西北一块小地方丰(在现在陕西鄠县东)镐(在现在陕西长安县西南)作根据地统一了北中国,他是不是也可以将费城作根据地大搞一下呢?他心里有些活动了。
可是孔子的弟子们有的就奇怪他这太热心的态度了。他的最年长的弟子子路便首先表示不高兴。他觉得老师天天讲“君王要像君王,臣子要像臣子”,正因为不赞成季氏的专横才不出来做事,现在公山不狃还不是要犯上作乱么?为什么反而要去帮他的忙呢?
孔子解释道:“他们请我,难道是叫我白跑一趟么?我也不是随便就去的呵。真的有人用我,我是想建设一个新的东周王朝呵!” 子路等才没有话说。
可是孔子心里也是矛盾的,他到底冲不破他那维待现状的保守思想,下不了决心,所以也终于没有去。孔子这时便解嘲似地说:“我五十岁了,事情成不成是命呵。”命是一种迷信说法,孔子到无可奈何的时候,就常提起命。
由此可见,根据自己的经历,总结阅历,提升感悟,孔子客观的对自己的成长历程做了一个总结,因此有了“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的感触,纯属个人感言,绝非系统理论,只不过后人借以抒发自己的感悟而引用,用得人多了,仿佛也成了定律,实则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