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高考:什么是秀才,举人,进士,状元,榜眼,探花

如题所述

首先要提出一点,古代是没有高考的,题主指的是科举考试,是所有年龄段都能参加的,是中国古代特有的一种选官制度。至于科举,从地方级到国家级分了好几个档次,所获得的头衔也各不相同。
下面就以名称、应考者、举办周期、举办单位、能获得的头衔进行展开
1. 院试
省里的提督学政主持
三年考两次
考中的都叫秀才,算是有了功名,有免除差徭,见知县不跪、不能随便用刑等特权。秀才分三等,成绩最好的称“禀生”,由公家按月发给粮食;其次称“增生”,不供给粮食,“禀生”和“增生”是有一定名额的;三是“附生”,即才入学的附学生员
还要补充一点,院试属于童试的最高级别,下面还有县试、府试,也就是更低级别的政府主办的。所谓“童试”,并不是说只有儿童才能参加,七老八十的人参加童试的大有人在,之所以这么叫,是因为考试级别低
2. 乡试
应考者为州、府内的秀才
由各地州、府主持考试
一般在每年八月举行
凡事考中者都叫举人,这个行为又叫“中举”,参考《范进中举》,而考试第一名称“解元”,第二名称为亚元,第三、四、五名称为经魁,第六名称为亚魁
3. 会试
应考者为全国各地的举人
全国考试,由礼部(类似于如今的文化部)主持
每三年举办一次
凡是考中者称“贡士”,而第一名为“会元”
4. 殿试
最高等级的科举考试,贡士参加,由皇帝亲自主持。公认唐高宗李治首创殿试,由武则天进行发展
也是每三年举办一次
考中殿试的都称为“进士”,但是这个进士也是分档次的,当然是按成绩排。殿试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第二、第三名分别叫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历史上有乡试、会试、殿试都得第一的考生,称为连中三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