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不是跟风,我只想对正在准备的同学说,决定了,就坚持下去。上有很多家境(不是钱,是家长的学识和家族氛围)很好的人,他们因为所处环境的影响,或者身边长辈的指导,心里明确知道以后要做什么,比如保研,比如出国。他们在大一就有了四年的计划,考高分,拿奖学金,发论文,考托福雅思,等等,他们既有目标,又有经济支持(发论文,考托雅多花钱是有的学生根本想不到的),做的事都是大方向正确的,所以,他们考不考研,都是早定下来必走的路,有的甚至连以后做什么工作,在什么样的单位都计划好了。可是,还有很大一部分的同学都是摸石头过河,父母和长辈的学识有限,给的最大支持就尽力供他们读书,其他能帮的实在有限。所以,这类同学在大学里有着迷茫,放纵,自我矛盾,等等。等他们到了大二大三,模模糊糊地看出了自己与第一类同学的不同,有了要不要考研的意识,或者因为自己没人指导,不知道前方的路,考研或许是个选择。于是,就去准备了。我不知道每个人的能力,也不去说考不上有多浪费时间,我只想跟第二类准备考研的同学说,好好准备,考上考不上都有收获。如果考上了,有幸接触更广阔的天地,有幸知道自己的格局在哪里,以后该怎么努力和改变,还有,能不能实现思维的改变和格局的升级,靠的是自己这一代,但影响的是下一代。
真正的学霸不会跟风考研,因为他们通常在大一就给自己定下了保研目标然后三年如一日的逼自己去努力,在他们那里,努力是一种习惯;真正的学渣不会跟风考研,每天足不出户游戏外卖的生活早就消磨了他们的意志,考试之前打一打小抄最后能混个及格就是美滋滋,在他们那里,自己是什么样子,心里还是有逼数的;家里真正有钱的学生不会跟风考研,对于他们而言,一个什么样的大学基本都是无关紧要,只要不是顶尖或太差,一个211和一个普通本二基本没什么太大的区别,大学对于他们来说可能只意味着一张文凭,他们有无数更好的资源,包括出国,继承家业等等,他们不会有闲心去跟风考研;家境较差的学生也不会跟风考研,对于大多数他们而言,都会想毕业后尽早去工作为家里减轻负担,即使有的选择了考研,也会为此拼尽全力,而不是盲目跟风;我的一个朋友,家里条件不是很好,花了一万多买了全套的考研课程,每天朝九晚五的在图书馆里学习,没有任何娱乐活动,压力大的简直要把自己逼疯。有一次我开玩笑的问她,如果万一考不上怎么办,她看了我一眼,一脸严肃,一字一字的对我说:如果考不上我就去死。对于他们来说,考研意味着无数压力,来自家庭,来自生活,他们对于考研,都有着清晰而又坚定的目标,没有勇气也不敢跟风考研;知道自己真正想做什么的学生不会跟风考研,他们往往有自己的一技之长,在实习和兼职中做的有声有色,积累了不少经验;或者有精彩的想法和各种各样的兴趣爱好,并且能为此不惜投入大量的精力,对于他们而言,即使没有考研,他们也有信心和足够的实力将生活经营的越来越好,这样的他们不需要跟风考研;什么都不想要的学生不会跟风考研,他们无欲无求,没有野心,甚至与世无争,一切都是随遇而安的那种。我的一个同班同学,性格内向,成绩平平,上课了有状态就听听课,不想听就趴在桌子上睡觉,基本上不和异性打交道,课下时间就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看看动漫,读读书,偶尔玩一会游戏,他几乎没有异性朋友,我曾经有一次和他聊毕业有什么打算时,他说:没什么打算,就回到自己的家乡,找一份工作就好,也不想要找女朋友结婚,能够把自己养活了就好。
这是一种很不好的社会现象,但具体到个人往往是无奈的事情。我当初考研无非这几点原因:弥补高考的缺憾,进入自己喜欢的大学。满足父母的虚荣心,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觉得名校硕士在亲戚七大姑八大姨或者同龄人中具有优越感(相信不少人也是这样)了以后更好地发展,比如找工作,谈对象等,毕竟高学历似乎是有优势的。想学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地技能以充实自己。(这一点为什么放在最后到时候解释)现在,我来安利一个现实,网上经常看到:二本考上清北复交南浙,专科生考上985是怎么怎么样的体验什么的,我能说是毒鸡汤吗?难道不知道成功是不可复制的吗?什么叫鸡汤?就是复制别人的路径强加到自己的认知上,殊不知每个人的实际情况是不一样的。再者,考上985或者211的研究生固然是好事,但是不要觉得自己天上不考研的就是地下觉得自己多么多么了不起。实话说,就拿某211来说,她更愿意要的研究生生源是优质生源,例如类似211或者985学校的本科生,或者她本校的。这就是考研人口中经常所说的院校歧视。毕竟一个拥有本硕博高校的生源群体中,本科生是最优秀的,你承认不?铁的事实哦!还有,就是你考上了,未来三年怎么规划,怎么学习,是否三年后能够毕业也是你需要考虑的事情。有的人只会考试,只会一味地逼迫自己,还把这种逼迫强加别人身上,说什么人不为(第四声)己天诛地灭,(呵呵,老祖宗的优秀文化是怎么被继承发扬了,真的好可怕)其实其智力以及学习能力很是一般,等他去了那个他要去的大学就意识到了,因为这个大学的研究生群体中,有本科是211的(应该是保送的),有普通一本的,有普通二本的,有底层二本的,有三本的,有专转本的,真是良莠不齐。进去后你会发现因为第一学历的缘故,人与人之间还是有很大差距的。有人说,进了211能获得好的平台什么什么的云云,固然如此,可是你能获得,你周围的研究生同学也能获得,你或多或少会不如那些本科是211或普通一本的同学发展地好,不管是奖学金还是导师青睐度上,你应该懂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