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治疗病毒性肝炎

如题所述

你好
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所引起的传染病。目前将病毒性肝炎分5型:即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肝炎病人和病毒携带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肝炎病毒可通过病人的排泄物或血液、污染食品、水、餐具、手而经口传染。另外,可通过各种注射、血制品等途径而传染。苍蝇、蚊子都可起到直接和间接的传染作用。其中甲型肝炎以经口传播为主。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等主要通过有污染的注射器、针灸针、手术器械、注射血制品和输血进行传染。
1.疾病特点:
肝炎的潜伏期,甲型为2~6周,乙型为6周~6个月。根据病毒性肝炎的表现特点可分为急性肝炎、慢性肝炎、重症肝炎。
(1)急性肝炎,根据表现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
①急性无黄疽型肝炎。主要表现为全身乏力、食欲不振、腹胀、肝区痛等,部分病人有恶心、呕吐、腹泻等。部分病人可无症状,只在体检时发现肝脏肿大或谷丙转氨酶(GPT)升高。
②急性黄疽型肝炎。病初有发热、畏寒、明显的乏力、无精神、食欲不振、厌油腻食品、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以上症状持续数日至2周,一般平均为1周。病儿的巩膜和皮肤出现黄疸,皮肤可有瘙痒,尿呈茶红色,黄疸期可出现肝脏肿大、压痛,此期可持续2~6周。随着黄疽的消退,病人进入恢复期。病儿食欲低下、乏力等症状好转,肝脏缩小,压痛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此期大约在一周左右。
③重症肝炎。极少数急性黄疸型肝炎症状严重,黄疸迅速加深,肝脏迅速缩小(因肝细胞大量坏死所致)。最突出的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烦躁不安,尖声喊叫,精神错乱和嗜睡昏迷等,医学上称为急性重症肝炎或暴发型肝炎,这种肝炎预后很差,病程不超过2~3周。另外,还有一种称为亚急性重症肝炎,或称为亚急性肝坏死,其病情也很严重,但病程较急性重症肝炎长,常达数周或数月,部分病儿可发展为肝硬化。
(2)慢性肝炎。急性肝炎病儿大多数在2~4个月内完全恢复正常,但也有的转为慢性肝炎,根据其表现,一般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①慢性迁延性肝炎。常见于急性无黄疸型乙型肝炎病儿,病程超过半年,病情不见明显好转,反复出现肝区痛、食欲减退、疲乏无力和腹胀等症状。肝功能主要是谷丙转氨酶(GPT)反复不正常,但病情不严重,肝脏仍肿大,有压痛。
②慢性活动性肝炎。是指一般情况较差,面色黯,有肝掌(手掌上有红斑)或蜘蛛痣(皮肤血管扩张所致),肝脏肿大、质硬,脾肿大,肝功能持续反复不正常。
以上是病毒性肝炎的普遍特点,小儿在患本病时还有以下两个基本特点,须引起家长注意。
发生甲型肝炎者远比成人为高。甲型肝炎所具有的一些特点在小儿中具体表现为以下6多:发病急发热者多;黄疽型者多;秋、冬季发病者多;病程短者多;预后好者多;彻底痊愈者多。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小儿时期乙型肝炎也相当常见,急性黄疽型约占15%左右;急性无黄疽型约占30%左右。因此小儿肝炎转为慢性者也不少见。
由于小儿生理和解剖的特点与成人有以下不同,患病毒性肝炎后表现也各有异。由于小儿消化功能较弱,故患病毒性肝炎时,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和腹泻者较为常见;小儿肝脏的血流量相对比成人多,肝细胞的再生能力比成人强,因此肝受损后常较成人容易修复,故痊愈常较彻底,例如,急性重症肝炎抢救痊愈后常彻底恢复,很少发生肝硬化,但另一方面,乳幼儿时肝细胞的功能尚不健全,对各种有害因素比较敏感,免疫功能也未完善,因此1岁以内的乳幼儿患本病时,预后较差,6个月以内的乳儿患急性重症肝炎时预后极差;小儿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长期慢性肝炎,可因蛋白质合成不良,而影响生长发育。
2.区别要点:
(1)如果孩子与病毒性肝炎病人有密切接触或有输血和用血制品史,进而出现发热、乏力、没精神、不想吃奶或吃饭、腹部胀气、恶心、厌油腻食品、右季肋部隐痛、尿色发黄变深或眼睛发黄时,家长应首先考虑是否孩子患了病毒性肝炎,并及时找医生做进一步检查。医生在检查时,如发现孩子肝脏肿大,有压痛,肝功能异常,尤其是谷丙转氨酶升高,则说明孩子已患病毒性肝炎。如果需要弄清孩子患的是哪型肝炎时,还须做进一步化验检查。
(2)病毒性肝炎应与以下出现肝区痛和黄疸的疾病进行区别。
①药物性或中毒性肝炎。有应用能够造成黄疸的药物史,如冬眠灵、锑剂、砷剂等,或有食入毒蘑菇、鱼胆等情况,由于以上原因引起的黄疸,经停用药物或所食入的食物后,黄疸便可消失,这一点可与病毒性肝炎相区别。
②钩端螺旋体病。本病有疫水接触史;有眼结膜充血,腓肠肌疼痛(小腿肚子痛)和淋巴结肿大、疼痛;白细胞升高和血沉增快;可出现出血及肾脏损害;病原检查及血清学检查可呈阳性。
③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本病常有咽峡炎、发热和淋巴结肿大;医生在查血时可发现异性淋巴细胞明显升高,可达10%以上,嗜异性凝集反应呈阳性。这些可与病毒性肝炎相区别。
3.家庭治疗:
目前对病毒性肝炎还无特效疗法,除注意休息,饮食和加强护理外,可采用中医疗法。急性黄疽性肝炎属祖国医学中黄疽的范畴,根据中医的辨证,可分为阳黄和阴黄两类。
(1)阳黄,是因湿热蕴黄。因为造成阳黄的病因有湿与热偏盛的不同,临床上有热重于湿和湿重于热两类。
①热重于湿。病儿身目俱黄,黄色鲜明,发热口苦,心中烦躁,恶心、呕吐、口干苦,腹部胀满,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苔黄腻。治疗时应选用具有清热利湿,佐以泻下功效的方药,如茵陈9克,栀子6克,大黄3克,黄连4克,黄柏6克,黄芩6克。每日1剂,水煎,分2~3次服。2周以下孩子剂量酌减。
②湿重于热。病儿身目俱黄,但不及前者鲜明,伴有头重身困,胸脘痞闷,恶心、食欲差,口渴不欲饮,大便溏,舌苔厚腻而黄。治疗时应选用具有利湿化浊,佐以清热功效的方药,如茵陈9克,栀子6克,猪苓5克,泽泻6克,伏苓6克,白术6克,大黄3克。每日1剂,水煎,分2~3次服。2周内孩子剂量减半。
(2)阴黄,可分为寒湿发黄和气滞血淤两型。
①寒湿发黄。病儿眼及皮肤发黄,黄色晦暗甚者如烟熏,腹胀闷,饮食减少,大便不实,小便不利,身倦无力,畏寒肢凉,舌质淡舌苔自腻。治疗时应选用具有温化寒湿,健脾和胃功效的方药,如茵陈9克,干姜3克,附子2克,白术6克,茯苓6克,泽泻6克。每日1剂,水煎,分2~3次服。
②气滞血淤。病儿形体消瘦,纳呆食少,腹胀满,胸、颈及面部有血管痣,其色黄晕如油而暗,或伴有腹胀大,便血,鼻出血,唇舌紫暗。治疗时可选用具有柔肝健脾,活血散瘕功效的方药,如茵陈9克,鳖甲3克,龟版3克,蝉蜕3克,僵蚕3克,牡蛎9克,当归6克,自芍6克。每日1剂,水煎,分2~3次服。
4.家庭护理:
(1)休息。患肝炎后,因肝细胞受损,病儿可出现食差、热量不足、肝脏功能紊乱等。通过充分良好的休息可使全身及肝脏代谢降低,减轻肝脏的负担,增加肝脏的血流量,减少肝脏的淤血,有利于肝脏病损的恢复。如果孩子患的是黄疸型肝炎,在整个急性期都应该卧床休息,直到黄疸消退。急性无黄疸型肝炎也要卧床休息,控制活动量,待自觉症状好转后再下床活动,其活动量不宜大,直到恢复期,病儿的症状基本消失,经医生检查肝脏以无触痛,血清胆红素低于25.65umoy/L(1.5毫克%)时,方可在小范围内做短时间的活动,并以不感到疲劳为度。要注意让病儿在饭后静卧半小时。病愈后应再休息3个月,然后经医生检查允许后再恢复活动。但在半年之内家长应注意不要让病儿做剧烈运动,以防复发。
对于慢性肝炎病儿的休息应看肝炎发病情况,如病儿乏力明显,而且谷丙转氨酶又高,应以休息为主,适当活动;如属于非活动慢性肝炎,可适当活动,但不可过度。另外,不管孩子患的是哪型肝炎,在未治愈之前,都应保持足够的睡眠和休息,避免剧烈的运动,否则会使病情复发或恶化。
(2)饮食。家长应据病儿的口味和病情的不同,合理地调配多样化的饭菜,以促进病儿的食欲。由于肝脏直接参与蛋白质、脂肪和糖的代谢,患肝炎后这些代谢就会发生障碍,而且胃液和消化酶分泌也减少,胆汁排泄受阻,影响了蛋白质和脂肪等的消化吸收。因此在疾病早期不宜给病儿油腻大、蛋白质含量高的食品,如鱼类、肉、蛋类及豆制品等。应多吃糖和维生素高的食品,可用米面调制各种饮食,多吃青菜和水果等,要给病儿多喝水,最好是糖或葡萄糖水和各种果汁,每日3~4次。进食应本着既要补充足够的营养,又要避免因饮食过多而增加肝脏负担的原则。这样不仅能减轻病儿的食欲不振、厌油的症状,而且通过糖和维生素的消化吸收能增进肝细胞内糖原的储存,在黄疸达高峰的前后,因病儿的食欲好转,可迅速恢复到病前。有的病儿会出现食欲亢进,对此要注意控制病儿的主食量,限制肉类及蛋类的数量,以防蛋白质及脂肪过量而增加肝脏负担。有的病儿在一次暴食后加重病情,甚至发生肝功能衰竭,这些都应引起重视。进入恢复期后病儿可以吃普通的饭菜,食品要注意多样化,防止小儿偏食。此期不必补充过多的维生素和葡萄糖,且不可暴食。
对患慢性迁延性肝炎的病儿,可多吃可口的饭菜。对慢性活动性肝炎病儿,饮食同急性期,因为这种病儿的血浆清蛋白常低于正常,因此在转氨酶和胆红素未恢复正常前,不要过急地给高蛋白饮食,这样不利于病情的恢复,待谷丙转氨酶恢复正常后,可适当增加鱼、蛋类、鸡肉、瘦猪肉等,每次量也不易过多,应保持每餐都有的原则。
(3)恶心、呕吐护理。应给清淡可口的流食,并注意少吃多餐,间断给予果汁,但不可勉强多饮,否则会导致呕吐。对于呕吐严重者,应请医生诊治。呕吐后,应及时给病儿漱口。
(4)腹胀的护理。患病毒性肝炎后,由于胃酸和消化酶减少、肠蠕动缓慢而常可出现腹胀,以饭后为显著。对此可将病儿每日3餐的饮食进行调整。早饭、午饭可适当多吃、晚饭要少吃。不吃易产气的食品,如奶类、豆制品等,并适当减少糖量。在此基础上还可给孩子口服乳酶生、妈咪爱、多酶片和山楂丸等助消化药。
(5)瘙痒的护理。多见于黄疸较重的病儿。瘙痒较轻者,可用温水擦拭皮肤,勤换内衣,每周应换2~3次,这样可以减少痒感。瘙痒重者,应及时请医生诊治。
(6)病情观察。家长应密切观察病儿的病情变化,做到及早发现重症肝炎和肝昏迷的前期表现。如果病儿性格和情绪变化,如沉默、急躁、无原因哭闹,鼻腔、口腔、胃肠道有出血倾向,有恶心、呕吐、腹胀、无食欲症状,黄疸加重、尿色变深、大便呈灰白色等均应立即送医院诊治。
5.预防方法:
(1)早发现早隔离病人。急性期病人应住院或在家中隔离。隔离时间,早型月干炎自发病日起最少30日;乙型肝炎应隔离至血中表面抗原转为阴性。慢性期病儿及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应加强个人卫生,进行适当隔离,如饮食用具应专用,并应注意血液污染等。对于急性甲型肝炎的密切接触者,应观察40日,如有发病应立即隔离。
(2)饮食管理人员、自来水管理人和托幼机构的保教人员应定期检查身体,发现肝炎或乙肝病毒携带者,应及时调离工作。对献血者要全面进行检查,凡有肝炎病史者、肝功能异常者、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均不能献血。
(3)搞好水源保护和饮水消毒。
(4)加强饮食卫生的管理,包括以下内容。
①认真贯彻执行食品卫生法,严格执行食堂卫生制度和操作规程。
②实行分餐制,或采用公筷、公勺制。
③饮食用具要专用,或煮沸消毒10~15分钟。
(5)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生吃水果要洗净,洗漱用具要专用。
(6)病儿的粪便、尿及呕吐物可撒上20%漂白粉,搅拌后放置2小时再倒掉。病儿的餐具应洗净煮沸30分钟,文具、被褥应在日光下暴晒4~6小时。注意消灭蚊蝇,因为它们可传播肝炎又影响儿休息。
(7)医疗单位应做好消毒工作,防止肝炎传播。尽可能少输血、血浆及其他血制品,以减少感染机会。
(8)小儿应按时到当地卫生防疫部门接种乙肝疫苗,以增强机体抵抗力,这对预防乙型肝炎有很好的作用。预防甲型肝炎,除注意饮食卫生外,在流行期间也可接种甲肝疫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2-24
病毒性肝炎是肝炎病毒感染以后导致的肝细胞功能受损,这种情况治疗首先就是要休息,减轻肝脏的负担,另外就是要注意避免使用对肝脏有损伤的药物食物,另外就是可以使用抗肝炎病毒的药物进行治疗。可以配合保护肝脏的药物等进行治疗。有病毒性肝炎的患者一定要防止传染,做好防护。
第2个回答  2019-12-28
一般治疗急性肝炎及慢性肝炎活动期,需住院治疗、卧床休息、合理营养、保证热量、蛋白质、维生素供给,严禁饮酒,恢复期应逐渐增加活动。慢性肝炎静止期,可做力所能及的工作,重型肝炎要绝对卧床,尽量减少饮食中蛋白质,保证热量、维生素
第3个回答  2019-05-27
最好去医院根据医生的医疗方案来就治,祝你早日康复
第4个回答  2021-02-23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