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学习日语的中国人书写的日语是否会更倾向于使用汉字?

如题所述

中国人在写日文时候的汉字使用能力,真的很高,经常让人感觉是不是东大的教授在写论文,或者是两班贵族把谚文全部替换成了假名就拿来给我看了。我是这么认为的。

有很多很多日文,我根本不觉得有、也完全没有可能有汉字的词,在我看到正在学习日文的中国朋友轻松写出汉字来之后,真的很震撼。「这个竟然还能写成汉字」,觉得很厉害。

有一次在京都,带领一位中国的朋友去定做黑留袖的和服(虽然不明白为什么,平时又穿不到,又是没有结婚的,不是应该做一身平时穿的了的和服吗。不过终究是别人的事情我也不好多说什么)。呉服店的老板娘很相熟,所以聊天也很开心。因为朋友的日文刚刚入门,所以很多时候我也要当作翻译。在谈到和服上的某个纹样的时候,朋友问日文叫做什么,老板娘立即就说出来了。可是,这位朋友竟然紧接着又问「那么,汉字怎么写?」,老板娘痛苦地想了很久也没有想出来。

后来,老板娘向我诉苦(佩服)到,「真不愧是中国人啊,连这么小的事物都要问汉字的写法」。

学了快二十年的汉文和中文白话(普通话/广东话)了,我正常地书写全部是汉字的中文也没有问题,但是从来也不会想到要将日文中的汉字词和熟字训全部都还原成汉字的写法,而且很多实际上也完全不知道该如何写。一般对古典文化或者中华文化没有什么兴趣的日本国民,使用汉字就更少了。

一般书写日文的原则就是,能不写汉字就不写汉字。这样会比较有亲切感。(当然一般一定会写成汉字的也请一定不要写成假名,不然会让人觉得是小学生之类的没有受过教育的阶层,或者是战前的老奶奶)

这些年似乎也有将许多词用和语来表达,让人感觉温柔清风般的和风的感觉的倾向。这一点与三韩的去汉字化倒是很接近的了。看到一些(当然非常少的)韩国年轻人,连名字都用了韩文(고유어)而不是汉字。这在三韩的李朝时代,是不太可能发生的。

在日文中有一个词叫做「汉字依存症」,简而言之就指那些明明可以不写汉字或完全没有必要写汉字的字词也非要写成汉字不可,以及执意写旧字体(与中文的繁体字的概念差不多)的行为。

可以参照Wikipedia关於「汉字依存症」的词条↓

Uncyclopedia汉字依存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1-10

日语有些地方必须写汉字,有些地方不能写汉字,还有些地方可写可不写。没搞清楚的人往往有都写成汉字的倾向。而且这和手写还是输入法无关。不能写汉字的情况有两种1.形式名词,助词比如(正)ただいま帰ってきたところですよ。(误)ただいま帰ってきた所ですよ。因为这里的ところ是形式名词,不能写汉字。(正)子どもたちが砂场で游んでいる。(误)子どもたちが砂场で游んで居る。同理2.习惯。日本人学汉字可没有中国人灵光,我们从小接触的就是汉字,而日本人则是先接触假名,后接触汉字。对日本人来说汉字是一种没有不行但很麻烦的存在。在日本上研究生的时候,有个日本人对我说哎呀,当年任天堂红白机上的rpg由于处理能力弱,最开始都是假名不能显示汉字,后来超任一上能显示汉字了,我和很多小伙伴都慌了呢,不认识了呀。我对他说,在我们中国,是恰恰相反的,8位机时代勇者斗恶龙最终幻想吞食天地老子都是一个字都不认识就靠着和所有人对话5遍以上打穿的,而且到最后都不知道这个游戏在说什么(吞食天地除外)有木有,后来超任出来我起码大概知道游戏大概在说着什么。所以像表示生物存在的いる这样的词,虽不是助词和形式名词,但经常会用到,文章里到处都是居居居居居的话会降低可读性,所以这时不写成汉字。

第2个回答  2017-11-10

我也是「汉字依存症」患者。在一般非正式文书的情况下我属於有汉字必写之人,甚至会追究到语源去写,但实际上很多很多情况下日本人是看不懂一些不常用的汉字字词的。

譬如:

「斯の建物は迚も度厳いで候。今日は何処で何を为る。」

「御褴褛飞行船で出来る丈飞び出す。」

不过这种写法极少有人能看得懂,我念语言学校的时候经常被老师说你怎麼这麼喜欢写复杂的字词,连我这个日本人都看不懂啊,这些字词现在日语完全不会用啊,都写假名的。

不过当中有一个研究古日文的老师能看懂大部分我写的,她在我毕业的时候还专门送了我一本关於古日文的书,髙兴坏了。

但是如果是比较正式的文书我还是会不把那些几乎不用的汉字词组写进去:

「この建物はとてもデカイです。今日はどこでなにをする」

「おんぼろ飞行船でできるだけ飞び出す。」

纯属兴趣爱好。

第3个回答  2017-11-21
不系舟:笔者学日语多年,达中级程度。日文中汉字,不能望字生意,受中文影响,。如“手纸”不能认为是擦屁的纸,而是封纸;“留守”不能当中文留守儿童用,而是离开之。“油断”不能当“油没有”之意,而是粗心大意之意。有趣的是上世纪八十年,日本追随美国干涉中东事务,中东产油诸国停止(中断)对日本供应石油。日本大为紧张,日媒发社论《日本油断》,非常形象,一语两关,意思为日本外交粗心大意出错了,以致石油供应中断。而日本学中文,文化越高的人中文素养越高。很多唐时古汉语,现代汉语词汇,中国人己不用也不懂。如“雪隐”一词,一看觉得字面素雅,但何意?大多国人不懂,它是厕所的雅称。典出中国两位高僧是从雪窦寺、林隐寺净头(管寺厕)小管事做起,一直升至“雪隐”两寺方丈为止。日人用中国典故是有
第4个回答  2018-01-18
我其实也是喜欢汉字的,比如私、君、贵方、此処、我等、我々、仆达、仆等、我が、様,我不会将其写成わたし、きみ、あなた、ここ、われら、われわれ、ぼくたち、ぼくら、わが、さま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