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逊屡次立下战功助孙权称帝,为什么他会含恨而亡不得善终?

如题所述

众所周知,陆逊是三国时期吴国的有名的大将。他参加了吕蒙对荆州的进攻,打败了关羽。夷陵之战点燃了七军。石亭之战打败了曹休。他发誓要当上将军,要排名前三后来,他成了丞相。因为晚年,陆逊卷入了两宫争权夺利的政治漩涡,引起了孙权的怀疑。经过几次指责后,他死于抑郁症。在古代,著名的将军很少徒劳地遭受床头之苦。

然而,与占据北方广大地区的曹魏相比,吴蜀势力相对弱小,没有受到魏国侵略强大的威胁。吴国和蜀国断断续续地保持着对抗魏国和统一的联盟路线以保持温暖。与此同时,奇怪的同床异梦者有自己的计划和相互攻击。青年才俊陆逊正是在这一诡谲不宁的时代大背景下走进历史舞台的。后来,陆逊以自己的聪明才智成为支撑东吴大局的一代英杰。

陆逊(公元183年一公元245年)`字伯彦,江南士族出身,孙策的女婿,典型,的官二代。陆逊从基层做起,政绩著作,受到吴主孙权的赏识和提拨,发挥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陆逊谦虚耿直有非常高的军事才能,曾参与吴国夺取荆州计划,后来官至大都督,在夷陵之战(公元229年),水烧七军打败蜀主刘备。石亭之战(公元228年)打败魏国大将曹休。

孙权在工作中没有坚持一种模式,敢于把陆逊放在最高统帅的位置上。他鼓励孙权制定一个大战略,从不干涉他的决策,从而保证他能够冷静地计划,坚持正确的战略方针,取得巨大的成就。不幸的是,在晚年,孙权的强烈怀疑导致了东吴统治集团内部矛盾的加剧,官员和官员都在为建立后备力量而警惕。鲁迅是无私的,但他卷入了孙贺和孙巴之间的争端。孙权不墨守成规,把最重要的位置给了陆逊,鼓励他制定大战略,不干涉他的决策,从而保证他能够冷静地计划和坚持正确的战争。最终试图推翻合法政府的孙权对此持怀疑态度,受到严厉批评,悲痛而死,结局并不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1-13

因为孙权晚年变得猜忌多疑,加上陆逊的政敌门趁机落井下石,所以他会含恨而亡不得善终了。

陆逊是临危受命

读过三国都知道,孙权权谋不输曹操刘备,就是他的武功有点差,可是架不住他会用人和识人,他上位的时候,基本上没有人服他,一个少年郎接手一个军队,管理不好那么东吴就会灭国,可是他会用人呀。

孙权看到东吴快要灭的时候,就赶紧让陆逊上战场,要知道陆逊给人的印象就是一介白衣书生,孙权用人就不会看重人家的外表,直接看才华,加上大家都在怀疑,没有想到陆逊一把火烧了刘备大军,就这样拿到了胜利的果实,陆逊一战成名了。

孙权晚年变得猜忌多疑

孙权位置坐久了,自然就开始多疑了,陆逊是他的大将军,可以说是非常看重他,还让他辅导太子孙和,可惜是帝王之心,没有人想明白,也就是我们说的清官难断家误事了。尤其是在四皇子鲁王孙霸事情上,孙权就错怪了陆逊了。

陆逊的政敌门趁机落井下石

晚年孙权非常喜欢鲁王孙霸,那么就给了鲁王孙霸不应该有的心思,鲁王孙霸就想取代太子孙和,陆逊就告诉孙权,要注意了,没有想这件事给陆逊的政敌知道了,就趁机落井下石,孙权也开始怀疑陆逊,陆逊没有办法解释,就这样郁闷而亡了。后来,孙权认识到自已错误,让陆逊子陆抗袭父爵,统其军,官拜荆州牧,知错能改,不失为英明之主。只是可惜了陆逊而已了。

第2个回答  2019-11-13
因为他越是忠心耿耿,最后就越是遭受打击,最后忧伤过度含恨而终。
第3个回答  2019-11-13
因为拥护太子孙和的拥嫡派和支持鲁王孙霸的拥庶派,相互明争暗斗不止。陆逊维护正统,是拥嫡派的首领,为孙权忌讳。
第4个回答  2019-11-13
陆逊屡次立下战功助孙权称帝,拥护太子孙和的拥嫡派和支持鲁王孙霸的拥庶派,怕他们功高盖主。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