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里都用箭如雨下来展现弓箭的杀伤力,为什么?

如题所述

以既往出土的文物来看,古时作战的箭头都远重于现代狩猎箭,现在狩猎箭头300格令基本就到头了,而古代箭头复原后可以达到675格令,这个重量对弓弦的动能吸收是很恐怖的。当然这个重量的箭头在近距离作战准头是很差的,只适用于远距离的箭雨打击,类似集束炸弹。经过重力加速度的重箭头的杀伤力是非常恐怖的。而且在横坐标上(平行于地面)的速度在射程内并不会衰减的很明显(流线性的箭头风阻是很小的)。虽然动能很强,但是不至于会打的人仰马翻,毕竟重量比例悬殊。被击中的骑兵摔下马还是因为疼痛和失衡。我用同样磅数的弓去射100格令和180格令的箭,没入靶的深度差别是非常大的。180格令的箭没有拔箭胶根本拔不出来。古代军事弓箭和现代弓箭有很大区别。那就是古代弓磅数大,箭重。如果排除空气阻力,那射出去时候不管射多高,当箭调回同一个水平面的时候,能量是相同的。动能转给势能,势能再还给动能。所以说,杀伤力肯定是够的。虽说空气阻力减少了不少动能,但还是有威力的。但我个人认为,一般此类的抛射,起作用距离在500米到一公里以上(没错你没看错,弓箭抛射射程可以达一公里!当然精度完全不考虑了)。在这么长的距离下,穿甲能力可能是有限的。但箭雨想要给对方造成大量伤亡还是很轻松的。毕竟数量实在太大,而且对马匹的杀伤也太强。所以古代两军在开阔地对垒,先上一轮箭雨总是没错的。毕竟能全副武装人手一张大盾的部队是少数(那种部队的机动性极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2-06

弓箭最早在人类还是部落状态时已经被使用,它可以远距离杀伤猎物,提供了一个较为有效的伤害,同时保证了猎人自身安全。即便最早期的军队,他们也并非以弓箭作为主要杀伤武器——成建制的弓弩部队,他们所消耗的箭支数量也是骇人听闻的,这将会给后勤带来额外压力,影响一支军队的作战效率。历史长河中有过一两支以弓箭为主要武器的军队并不奇怪,但把特例认作主流,这显然不合情理。近身搏杀才是冷兵器时代的常态,尤其是溃败一方遭到追杀,这将造成大量伤亡。前面提及近战才是冷兵器时代的主旋律,那弓箭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如果是原野上的遭遇战,一般只是短兵交接的前奏,给予敌人一定杀伤和扰乱。城池,城堡的攻防中不仅是弓箭,随便抄起块石头砸下去,下面都可能中“头奖”,因此它也不算最主要的武器,居高临下本身就是一个优势,弓只是被赋值了。日本战国、欧洲,火枪守城更是大显神威。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12-06

假定秦弓射程为300m,射速为50m/s,仰角45度射出,单只竹箭重量为30g。不考虑风阻,射中敌人时动能达到75焦耳。这是什么概念?一个成年人平均最高拳力150公斤,拳速10m/s,意味着一支箭的打击力跟一个成年人以正常拳速使出1/100力度、加速到1秒时的打击力差不多。所以箭不可能打击使得对方人仰马翻,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方受伤重心不稳失去控制而倒地。评论有提到过冲量的(举报了真是不好意思,然而评论口气实在太不友善),这个我觉得不太需要考虑,因为大部分箭矢并不是单纯撞击,而是穿透人体,这个需要消耗的时间是相对很长的。至于通常出现的大规模仰角45度射出箭如雨下的场面确实是符合常理的。古代的弓兵并不要求精度,那种一箭命中三军主帅的场面大概只有武侠小说里才有。弓兵的杀伤性在于连续快速射出大量箭矢,从而覆盖性地造成对方伤亡。而且历史上似乎很少有两方同时拥有高质量弓兵的情形出现

第3个回答  2018-05-26
因为电影里演员都不会射箭群众演员更不会,单个表现弓箭射杀敌人整不好就是画虎不成反类犬,演员自己又不不肯去做一定的的学习,剧组又不会花大价钱做好道具,所以就马马虎虎弄个箭雨得了!当然大部分是国产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