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作者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如题所述

作者是用这一百零八人的故事来表达对昏庸君主的不满。

施耐庵的一生见证了元朝的覆灭,见证了新朝的建立,见证了异族的败亡,见证了汉人正统的恢复。虽然施耐庵因为古代读书人的惯性,进入元朝廷三年,但是作为一个汉人,在各地义军风起云涌的时刻,他肯定是想参与的,所以最后他也参与了。

但是,他选错了对象,如果当时是朱元璋先进的苏州,那么还有没有《水浒传》就真的是未知之事了。施耐庵因为参与了反元起义,那么在《水浒传》的前期编辑整理过程中,以及最后的定稿,整本书前后就有很多的矛盾之处。

《水浒传》的定稿过程

《水浒传》前后思想的矛盾是因为施耐庵在后半部分的定稿过程中,因为社会环境的巨大改变,直接摒弃了一些之前的创作意图,直接改稿了。

可能是施耐庵故意不改的,或者是身体不行了,确实没时间也没精力去改了。因为从1367年张士诚死,1368年明朝建立到1370年施耐庵病故,短短三年时间,对于一个拖着病躯的老人,已经不能要求太高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5-11
水浒呈现了:作者希望通过农民起义问题促使统治者反思对内政策,放宽对下层百姓的压榨,惩治不法贪官污吏的思想,当然,这是元末明初的改革派的知识分子的看法。作者把改革寄托于最高统治者:皇帝,但又描写了皇帝的昏庸,以及又用矛盾的手法肯定了农民起义军的末路及统治者对起义军的利用、无耻、虚弱与残忍,这是作品与作者的思想和历史局限性,不应责怪。综上所述,水浒传是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属于“讲史与侠义”结合的古典小说。
第2个回答  2010-05-04
《水浒传》所要表现的是两点,第一是表现宋朝佞臣当道,政治腐败的黑暗社会;第二,在如此腐败的朝代中,仍然有英雄出世,首先是赞叹他们的英雄气概,到后面几章则是对梁山好汉最终结局的哀叹。所以,总体而言,一个是对宋朝腐败的愤怒,一个是对梁山好汉英雄的赞叹,但是同时悲哀而又无可奈何的感情。
第3个回答  2010-05-04
表达了对梁山泊起义的赞叹和敬佩之情。
第4个回答  2010-05-08
逼上梁山,替天行道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