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道观,寺庙的收入来源有哪些

如题所述

中国大陆的宗教活动场所,部分登记在册,部分未登记。登记时有关部门会一次性收取登记费用,并发给《宗教活动场所登记证》。
如杭州灵隐寺这样的古寺古庙,必定是登记在册的,其收入来源,一部分来源于政府拨款,用于寺庙维修维护;大部分则源于信徒捐赠,法事所得,旅游景点收入等。比如上海龙华寺年初一的头香(农历新年第一柱香),数年前已售价20万人民币(道听途说,数据如不符,请指正)。这些收入归寺庙道观所有。同时,这些宗教场所自用的房产土地等免缴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这也是一种变相的收入吧。
未登记的宗教场所,多为群众自发修建,在农村比较常见,数量不少,建筑风格有的豪华有的简陋,不一而论。这部分宗教场所,也有善男信女供奉,也应信徒所求办各种道场法事,当然也收取费用。不要忽视广大农村群众在宗教上的消费能力。一场持续三天的丧事,加上之后的“头七”祭奠,周年祭奠等,费用高达数万。各种菩萨生日等特殊纪念日,也会有相应收入。村里有个出人头地发达的人物,基本就不愁供奉了。
根据2005年3月1日起施行的国务院令(第426号)《宗教事务条例》,宗教团体的成立变更注销要办理登记(之前有国务院145号令《宗教活动场所管理条例》)。所以从理论上说,这些未登记的宗教场所是“非法建筑”;进行的宗教活动,可以被认为“非法集会”;捐赠所得也可以是“非法收入”。另外,这部分宗教场所的收入,往往放在银行个人户头上,由此引发的钱财纠纷也在所难免。但是在农村,这部分宗教场所又确实有存在的必要性。这一点可以开题另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