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集镇的景点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2

王庙 位于西董村的正南,曾名王官寺、王官镇、梁王城,为梁王城旧址,系唐朝后五代时梁王朱温所建,距今已有数千年历史。
古梁王城有四门四寺:东门为胥寺、西门为高寺、南门为赵寺、北门为清凉寺(在沙店集村,也叫青龙寺,青龙镇,是宋朝一百单八镇之一),四门相距5公里。
王庙[1]寺院旧址座北朝南,南北约80米,东西约140米,总面积约12000㎡。在1937年以前有72会神,古寺院并列分为五部分:
▪ 玉皇阁(亦称玉皇皋)。为重檐高翘,斗拱承托的二层楼阁,楼三面环廊,南面有石柱凸棚相连。下层正中是玉皇大帝塑像,两旁为十二师塑像,上层为三清塑像。阁前有两道山门。第一山门内有四大天王塑像。院里偏东有城隍庙一座,庙后有钟楼一座,悬有大钟一口。在路西与城隍庙相对为土地庙。第二山门内有青龙、白虎塑像。在二山门院里路东有香池一座。在玉皇阁后面有奶奶庙一座。
▪ 大雄宝殿(亦称佛爷殿)是明朝万历19年(公元1591年)重修,此碑尚存。为飞檐翘角、斗拱承托的古代建筑。殿内中间有如来佛塑像,佛主头上有万仙人子。两旁为十八罗汉塑像。佛爷殿前有两道山门:第一山门内有四大金刚塑像。院里路东、路西各有喇嘛僧庙1座。第二山门内有千手千眼塑像。佛爷殿后有二层楼一座,为和尚住房。
▪ 天齐殿。是明朝万历九年(公元1581年)重修(此碑尚在)。殿中有天齐塑像(即黄飞虎像,是阴间的皇帝,为逍遥王)。殿前有一道山门,门前有哼哈二将塑像。第一山门院内路西有姑娘庙一座,路东有石碑数通。二门为普通门,院里即天齐殿前东西为两座阎王殿各五间,殿内有十殿阎君塑像,并有形像逼真,神态各异的泥塑。如:锯解恶人、油炸坏人、过金银桥,开膛挖心等塑像。阎王殿内墙壁上,四周绘画着全车杨家将,从归宋到征西。天齐殿后有娃娃殿一座,殿内有观音菩萨塑像,菩萨坐台上塑有形态逼真的泥娃娃数百个。
▪ 圣人殿(亦称大成殿、文庙,此殿尚在)(原样是出厦的,前面是木格板隔)。殿内中间有孔子塑像,两旁有颜回,曾参、子思、孟柯四个塑像。殿前有并列石碑四通,并建有碑楼。
▪ 龙王庙。王庙东临黄河,在此修建龙王庙以镇之,发生旱灾时也向龙王求雨。庙内有龙王塑像,庙前有东西配房。
另外,寺院南有大广场,有戏楼一座,戏楼前檐有“海市蜃楼”四个大字,舞台上方悬挂清朝任克溥写的“遏云”匾额。馗星楼位于戏楼西北60米。楼内有右手执笔,左手提斗的“钟馗”塑像。西有万神坑。王官庙是当时方圆百里内面积最大,塑像最多的寺庙。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日是庙会,北至德州,东至泰安,南至梁山,斑鸠店,西至馆陶等地客商云集王庙,是当时重要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心。
王庙的大部分建筑已在解放初期和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拆除。现仅存圣人殿一座,屋脊上精美的浅浮雕依然栩栩如生,清晰可见,屋顶有一部分已经损坏。1951年拆除玉皇阁,其砖与木料修建于集区公社;碑石大部分被运至牛王村西南部四新河修建水利大闸一座;东阿县赵寺村运走部分石碑;西董村某商铺的仓库墙根内还存有部分石碑;圣人殿前仅残留五通石碑。于集镇是革命老区,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王庙就是其中的重要标志。结合王庙社区开发建设,修复王庙,对于提升本地区形象,凝聚民心,增强对外吸引力等方面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西董村东部是黄河,北宋仁宗年间,因黄河常在此决口,故又增修龙王庙镇之,发生旱灾时,官民也在此求雨。庙内戏楼前檐有“海市蜃楼”四个大字,舞台上方悬挂清代朝廷命官任克溥书写的“遏云”匾额。当时王庙是聊城一带方圆近百里面积最大、塑像最多的寺院。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日,前来赶赴庙会、进香拜神的人们络绎不绝。
王庙大部分建筑已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被拆除,八十年代因南部修建沉沙池大量石碑被毁坏敲碎运至当地被用作建筑材料,现仅存圣人殿一座和石碑三十余通﹐深埋地下石碑数量未知,希望考古工作者早日发掘维护。 无名山位于连海村后绿色原野上。旧时万顷碧波中,一巨型青石突兀而立,如天外飞来。这就是民间传说中的“无名山”。  据当地老人回忆,在50年多前,“无名山”高约两米,周围二、三人合搂不过来,后来不断下陷。今天地表能看到的无名山,仅是一块重约百多公斤的青石。“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无名山虽小,但有一段动人的传说流传至今。  传清康熙年间,朝中一位大臣名任克溥,山东聊城人。任克溥有一副爱民心肠,视百姓为父母,为人清正耿直。康熙十八年(1679年),任克溥被除职回乡。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山东一带洪水泛滥,良田被水淹没,庄稼颗粒无收,老百姓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许多人背井离乡,四处逃难。然而官府无视灾民苦难,依然强征税赋,稍有怠慢,便遭酷刑毒打,一时民怨四起。睹此情景,任克溥对百姓寄予了深深地同情。  这年夏天,康熙皇帝驾舟南巡,途经聊城。任克溥闻知,遂悄悄将一块巨石安放于连海村后,并在周围百姓中传播民谣:“无名山占地千顷,牛耳洼万年不干。”民谣很快传到康熙耳中,康熙帝便召见赋闲在家的任克溥问明究竟。为救百姓于水火,任克溥便将聊城百姓遭受水害之苦、民不聊生的真情一一陈述于康熙。康熙帝立即颁诏免除了山东一带的皇粮赋税,使百姓幸免于难。  后来,人们以为是无名山给老百姓带来了吉祥,便把无名山当作神灵予以供奉,乞求祛病消灾、赐福保佑。民国期间,无名山香火鼎盛,前来供奉朝拜者络绎不绝。1960年代“文革”时期,各地破除封建迷信、拆掉寺庙佛塔,曾有人组织民工在无名山下深挖10余米,仍未见根底。据分析,无名山可能是古代的巨大山石。由于历代洪水泛滥淤积,沧海桑田,人们今天所见的,仅为地表的一小段青石而已。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