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学生认知的方法

如题所述

影响学生行为改变的方法



1、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


(1)强化法。强化法用来培养新的适应行为。

(2)代币奖励法。代币是一种象征性强化物,筹码、小红星、盖章的卡片、特制的塑料币等都可作为代币。

(3)行为塑造法。指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

(4)示范法

(5)惩罚法

(6)自我控制法。当事人自己运用学习原理,进行自我分析、自我监督、自我强化、自我惩罚,以改善自身行为。






2、行为演练的基本方法


(1)全身松弛训练(雅各布松首创)

全身松弛法,或称松弛训练,是通过改变肌肉紧张,减轻肌肉紧张引起的酸痛,以应对情绪上的紧张不安、焦虑和气愤。

(2)系统脱敏法(沃尔朴首创)

系统脱敏的含义是,当某些人对某事物、某环境产生敏感反应(害怕、焦虑、不安)时,我们可以在当事人身上发展起一种不相容的反应,使对本来可引起敏感反应的事物,不再发生敏感反应。

(3)肯定性训练,也叫自信训练、果敢训练

自我肯定行为表现在三个方面:

① 请求别人为自己做事

② 拒绝他人无理要求而又不伤害对方

③ 真实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情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02
目前,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得到社会和学校的重视,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多,情况越来越复杂,这也是为什么每一座学校都设置一名心理健康老师的原因。而这一部分内容在我们教师招聘的考试中也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各种治疗心理健康的方法是考试的重中之重,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种专门改善学生认知的方法——理性情绪辅导方法。

心理学家艾里斯提出了理性情绪辅导方法(合理情绪疗法,智能ABC理论)。他认为人的情绪是由人的思想决定的,合理的观念导致健康的情绪,不合理的观念导致负向的、不稳定的情绪,即人的行为的ABC理论。

A:个体遇到的主要事实、行为、事件。

B:个体对A的信念、观点。

C:事件造成的情绪结果。

艾里斯人认为,的情绪反应C是由B信念直接决定的。可是许多人只认为C结果是由于A事件决定的,认为想改变C就必须得改变A。可他认为这件事已经发生了,我们无力去改变,若要改善我们的情绪状态,必须驳斥(D)非理性信念B,改变原来的信念与观点,建立新观念并获得正向的情绪效果(E)。这就是艾里斯理性情绪治疗的ABCDE步骤。

比如说,小明今天遭到了上司的批评,他认为是因为上司瞧不起他,想排挤他,所以不高兴。那么在这句话中,事件是上司的批评,信念是认为瞧不起自己,结果是不高兴。那我们运用理性情绪疗法,应该改变得是信念,也就是B,比如说小明可以转变自己的观念,认为上司批评自己不是因为瞧不起自己,是因为自己的能力太强,想着重培养一下,接替自己的位置,这就是对不合理信念进行了驳斥,那么就会产生积极的效果,也就是E,小明可能心情就变好了,更有干劲了。

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是,这是唯一一种改变学生认知的方法,我们之前所学的一些方法,例如强化法,代币奖励法,系统脱敏法等,都是对学生的行为产生影响的方法,只有理性情绪疗法这一种是改善认知的,这是需要同学们重点记忆的。所以如果出现单选题,问以下属于改善学生认知的方法是,就选理性情绪疗法。

例题:

小丽在生活中遇到了一些困难,心理老师通过引导他梳理错误观念,形成正确认识,解决了问题,小丽所接受的这种心理辅导方式是( )。

A.精神分析法 B.来访者中心疗法

C.系统脱敏法 D.合理情绪疗法

【答案】D。解析:合理情绪疗法也称“理性情绪疗法”,是帮助求助者解决因不合理信念产生的情绪困扰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来访者中心疗法是帮助来访者认识此时此地的现状,治疗的目的是让求助者进行自我探索,了解与自我相一致的、恰当的情感,并用此情感体验来指导行动。系统脱敏法又称交互抑制法,是指当某些人对某事物、某环境产生敏感反应(害怕、焦虑、不安)时,可以在当事人身上发展起一种不相容的反应,使其对本来可引起敏感反应的事物,不再发生敏感反应。精神分析法是通过对咨询对象(患者)过去的了解,了解接受咨询者的心理内部动力以及咨询对象(患者)与治疗医生之间的关系,进行对咨询对象的精神分析。根据上述题意,题干所述属于合理情绪疗法,改变错误的认知,建立正确的认知。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2-06
新课程在继承传统优秀的课程思想的同时,吸取西方先进的课程理念以及建国以来历次基础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和融会国内最新课程研究成果,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那么,如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呢?
  
  一、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
  
  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课程实施,丽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与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那些只有教学的形式表现而无实质性交往发生的教学是假教学。这里交往的前提在于师生是互动的主体,是平等的,都可以参与课程的生成;这种交往是互动的是师生间的对话、交流、沟通、协商,师生在交往中互相影响;这种交往是互补互惠的,每个人的生活体验、社会经验不同,观察社会的视角和理解的方法不同,必然会相互补充、相互启发、相互促进,从而达到生生、师生的共同发展。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积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也就是创造性的设计是一种开放的,有助于师生合作,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学习氛围。
  
  二、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学习
  
  英国著名课程论专家斯坦豪斯认为:知识的重要特点在于它构成了人们进行思维的材料,知识在教育过程中发挥作用的重要机制在于理解,而不在于认知和回忆。所以,要给学生的知识,正是这种能够成为思维材料和思维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增强思维独立性和自主性,能够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能够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学会做人的知识。只有这样,每个人才有可能得到充分到地发展。因此,在教学过程,我们要努力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的学习方式,实现学习的主动参与。就像余文森教授所说的“转变他主性、被动性的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要转变纯粹的接受性、记忆性的学习状态。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知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的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习不再成为一种外在的控制力量,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充满信心和激情的生命过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责任感,从而使学习成为终身愿望和能力。
  总之,我们只有不断吸取,不断吸收,不断更新,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境界和教学水平,才能促使学生在原来水平上得到全面发展。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12-23
1,熟练地运用双手识别物体

在家里,我们可以准备不同种类的物体,来让孩子进行触摸和感知,孩子的双手和物品的接触,会把这样的刺激传给大脑和神经,接收到不同的反应信号,孩子表现也会不一样,这就很好的锻炼了孩子的认知能力。同时,也是对孩子手部精细动作和肌肉的锻炼。在整个过程中,家长可以引导孩子主动的探索,不要把物品直接放到孩子的手上,可以让孩子自己去抓取,这样物品的硬度、温度等物理性质,可以被孩子直观地感受到。

2,颜色和形状的训练

婴幼儿对于颜色的识别,可以很高效地提升认知能力。例如:家长可以准备不同颜色的小球,每个小球的大小几乎一样,刚开始的时候,先教会孩子认识2~3种颜色,当然,孩子很可能记不住,这就需要家长长时间对孩子进行锻炼,随着次数的增加,紧接着,颜色数量也随之增加。
形状训练和颜色训练类似,原理也是一样的,我们可以准备不同形状的卡片,例如:三角形、圆形、正方形等等,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可以教孩子识别物品的形状,对孩子的观察能力也有好处。

3,记忆力练习

很多早教游戏,对孩子的记忆力有很大的帮助,家长在家里也可以陪着小朋友一起进行。例如:寻找丢失的小球;首先,家长准备3个空纸杯,然后拿一个小球,放到其中一个杯子里,然后盖上盖子,让孩子猜一猜小球去哪里了?如果孩子能很快找到,那么,我们可以增加一些难度,把杯子进行随机移动,再让孩子寻找。隔一段时间之后,我们再用其他的物品,继续来进行情景演练,这样也强化了孩子的记忆力。

4,注意力练习

你家的孩子是不是总是盯着某个地方看?有时候偶尔发呆?有的家长觉得这是孩子反应迟缓的表现,错!这恰恰是孩子注意力在集中,婴幼儿注意力是短暂的,而且不稳定,这就需要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有锻炼孩子注意力的意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0-12-10
1、划分人生阶段:每一个阶段用一个重要的事件或者时间点来界定,第一个阶段从出生开始,最后一个阶段一直持续到当下。

2、罗列重要事件:每个阶段里找出10件对学生影响重大的事件,这个数字也仅是一个结构上的要求而已。这些事件应该对他们的情感,性格,生活轨迹,人际关系有比较大的影响。

3、分析事件每一个事件。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