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知道谥(shì)号是怎么来的。
最早,周公旦、姜太公等人去世下葬之前,朝廷需要对他们生前的事迹做一番描述,于是周王朝就开始制定谥法。
所以,谥号其实就是一个人一生的写照,只不过是用了超浓缩的几个字。这些字被确定下来,然后规定什么行为可以用哪个字,这就是谥法了。
别看只有几个字。每个字在周王朝就已经确定了他的含义。后世的帝王将相,有时为了祖宗的这几个字,可以拼死拼活。
最厉害的当然是谥号里有“神”字的,因为周天子规定,只有“民不能名”的才能称“神”。历史上还没有谁的谥号有这个字。
至于历史上有“神”字的两个皇帝宋神宗与明神宗,那是庙号而非谥号。
周天子对谥号里的字做了详细解释,我们摘录部分“厉害”的看看:
经天纬地、道德博闻、勤学好问、慈惠爱民、赐民爵位等都可以称“文”;刚强直礼、威强敌德、克定祸乱等可称为“武”;安民立政称为“成”;辟土服远称为日“桓”。
“夏四月,权薨,时年七十一,谥曰大皇帝。”
东吴孙权死后,定庙号为“太祖”,这个好歹是符合规矩,但是在定谥号的时候,东吴的大臣们则打破礼法,来了一个“大皇帝”。
则天法尧曰大。
这个谥号堪称中国古代唯一一人。
三国时期的创业帝王中,孙权创下了几个记录,
一是寿命最长,活了71岁。二是主政时间最长,执掌东吴政权长达52年之久,也是开国皇帝中去世最晚的。
现在这个谥号也是独一无二的。
孙权是否配得上这个谥号,我们不去分析,但是这无疑带有极弄的奉承溢美色彩。
这在后世评定谥号的时候是常事。
后世还有与“大皇帝”媲美的谥号:天皇大帝。
如唐高宗:
是夕,皇帝崩于贞观殿,年五十六,谥曰天皇大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