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华姐妹猴的克隆过程中,你能感受到中国科学家怎样的态度和精神?

如题所述

2018年2月8日,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克隆的猴姐妹“中中”和“华华”登上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细胞》的封面,标志着中国科学家成功突破了现有技术无法以体细胞克隆灵长类动物的世界难题。成功克隆在基因上与人类最为接近的动物,这个重大创新性成果着实令人兴奋,但与此同时,涉及克隆的道德问题在伦理学领域再次引发诸多争论。针对各界一系列的疑问甚至忧虑,太和智库特地走访了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与所长蒲慕明院士、非人灵长类研究平台孙强主任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现将相关观点整理刊发。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介绍克隆猴技术的科学价值、克隆猴技术的伦理意义、克隆猴技术与克隆人的关系及中国科学家在前沿科学领域的伦理话语权问题,旨在让公众对克隆猴技术的科学价值及伦理意义有更为全面的了解和全新的思考。

一、克隆猴技术将推动人类脑疾病的研究和治疗

自克隆羊“多利”诞生后,哺乳类动物克隆领域相继取得多项重要成果,但灵长类动物克隆研究的进程一直比较缓慢,难题主要有两个:一是灵长类动物克隆过程需要将受体卵细胞核取出,注入异体体细胞核,而灵长类动物细胞核较之其他动物更加精细,更容易受到损伤;二是灵长类动物卵细胞在重新“注核”后,更难启动细胞的重编程程序。这是灵长类动物在克隆过程中的另一大难关。据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蒲慕明院士介绍,此次克隆猴成功,正是凭借中国科研人员对细胞“去核”“注核”技术不懈完善,以及对细胞重编程的有效控制。

蒲慕明院士认为,克隆猴最重要的科学价值就在于能大大促进人类脑疾病的研究和治疗。灵长类动物有别于哺乳类动物如羊、牛等,它们的基因与人类较为接近,因而灵长类动物克隆对人类疾病治疗有直接帮助。此前,克隆猪的成功推动了异体器官移植(如将猪的心脏移植到人身上)的探索和研究,但脑疾病的机理研究和药物研发,极需要有一种模拟人类疾病的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在现代药物分析中,药物在临床实验之前都会通过动物模型检测药物的代谢和效果。虽然动物模型最常用的是小鼠,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认为小鼠和人差异较大,所以研究机构多用猕猴作为最接近人的动物模型来进行药物筛选。每年约有7—8万只猕猴被用于药物检测,这不仅费用昂贵,又在伦理上备受争议,因此现在很多医药公司选择用狗、猪等动物代替猕猴,这种方法只对某些疾病研究有效,对脑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老年性痴呆)的研究则没有太大的帮助。20多年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