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公交车上路试跑,你敢乘坐吗?

近日,济南首辆无人驾驶公交车首次公开测试,车辆可自主完成减速避让、紧急刹车、自动按站停靠等功能,面对这样的无人驾驶公交车,你敢乘坐吗?

不敢,我特别惜命,胆子也特别小,还没有安全感。

其实我对无人汽车一直抱有怀疑,在我的浅显的理解中,无人汽车和正常人驾驶的汽车,本质区别是两个。

1、我们是通过眼睛来观察路况,无人汽车是通过感应系统来检测路况。眼睛能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除非瞎了,一般不会出现误差,感应器就不一样了。

2、我们是通过人脑来针对路况,采取相应的行动,而无人汽车是通过程序来识别什么时候应该停车,什么时候减速,什么时候加速。大脑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停工和罢工的,程序就不一定了。

我对于感应和程序的安全性和不确定性,真的没办法信任,感觉可变因素太多了。

感应这件事很多因素都有可能对它产生影响,存在潜在的威胁,阳光、空气、湿度、雾霾、磁场、电磁波等等,太多的元素能让感应系统产生“幻觉”,错误的收集数据,传递给程序,从而产生错误的指令。

比如,本来前面有个高30cm的柱子,是高于车底盘的,但是因为车的感应系统,没能正确的估计它的高度,这个信息发送给控制程序,控制程序觉着可以开过去,结果哐当一下。这个时候你在汽车里,岂不是只能眼睁睁看着车和柱子亲密接触吗?

再来说说程序,程序系统相当于我们开车的人,感应系统手机路面状况,系统对路况做出评估反馈数据,再到程序内进行处理,最后再由程序发送指令。

程序系统在整个环节中实在是太重要了,那么问题来了,在我的认知里面,程序是可更改的,只要有更尖端的技术。

虽说我们小市民的车不会无缘无故的被改程序。但是公交车呢,为了报复社会,为了造成人们的恐慌。

更改程序的黑客,和那些抢司机方向盘的乘客,本质上是一样的。

何况司机和抢方向盘的乘客还能斗争一下,乘客还能上去帮忙,程序更改了,我们一点反击的余地都没有。

虽说知道无人汽车这个产品已经酝酿了好多年,经过无数的碰撞测试,安全性能方面都有一定保障,但是还是不能完全放心。

我不仅不敢坐,我在路上看到无人汽车,我也会很恐慌,我怕无人汽车看不到我撞上我。

如果是我的话还是觉着方向盘把握在自己的手中才是最安全,年纪越大越惜命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1-23

我先讲一个故事,等你看完这个故事以后,你再想想你是否敢坐。

假如在某一天深夜里,你一个人在公交站台上等车。这个时候来了一辆无人公交车,车到站后,只打开了前面的门给你进。

深夜里,空无一人的车厢,播放着午夜新闻。

等车子到达下一个站点后,前面没有人上车,但是公交车却打开了后门。这个时候,公交车的语音播放了这么一句话,车辆到站,要下车的乘客请注意,请从后门下车。

不知道,这个时候,你听到这样的话,会不会感觉到背后有人在看着你。

希望你在深夜看这个故事的时候,不会被吓哭。

当然了,要是在清明节或者是中元节,听到这样的话,估计效果会更好。

开个玩笑,不要太在意。

其实,无人公交车,我觉得很有发展前景。

现在有很多公司都在研制无人汽车,所以出现无人公交车,一点也不意外。

只不过,技术还没成熟。还不能投放到市场。

虽然说有一部分无人驾驶的汽车已经开始上路了,但是到底安全不安全,这个还真的是说不准的。

毕竟,无人驾驶的汽车,也出现过一些交通事故。

所以,就算这种无人公交车技术成熟了,可以上路了。

但是我觉得,肯定会出现很多匪夷所思的问题。

例如,无人驾驶的公交车,我不买车票,可以吗?

假如我不买票,公交车会不会有人把我踢出去啊?

如果不会的话,那么有什么东西,可以制约不买票的人吗?

如果没有,那无人公交车,算不算是一种免费公交车呢?

假如乘客有三急,直接到车后面别人看不到的地方解决,那么什么时候才有人清理这辆公交车呢?

说了这么多问题,其实我就是想了解下,对于没有素质的用户,公交车公司,是否有想到什么对策。

毕竟,就算有司机在场,都还有人会逃票。那么现在没有人了,逃票的人,会不会更多。别到时候投放到市场,被人毁得不像样了。

要知道,大人的话,还会比较自律。换做是小孩子,想憋也没办法憋,到时候整个车厢充满了童年的味道,不知道其他乘客有什么感觉。

其实,像共享单车,共享雨伞,共享其他什么什么的烂鬼东西,都是逃不过某些老百姓的摧残。

没有了监管,真的很可怕。也别说什么依靠自觉,我怕大家到时候会自觉地破坏公交车。

到时候把车厢搞得乌烟瘴气的,相信没人会喜欢想坐这样的车。

所以,我觉得,你要研发,肯定没问题。

但是,想要投放到市场的话,还需谨慎。

第2个回答  2019-01-23

新鲜事物总要有人来尝试,不是有句话说的好吗敢吃螃蟹的都是勇士,螃蟹吃过了,换个新鲜的无人驾驶公交坐坐有何不敢。

无人驾驶公交车虽然是没有驾驶,但是它身上长满了无数的传感器,这些传感器像眼睛一样,有长在车头上专门识别交通信号灯的可以360度无盲区的信号接收器。有专门检测距离的传感器,有专门雨雪天专用的,有夜间专用的传感器。通过这些传感器的工作,公交车可以遇到障碍物绕行,遇到车辆超车进行自动减速,自动进站停靠,紧急刹车,人开的公交车可以做到的,无人驾驶公交车一样能做到,甚至比人做的更好。

驾驶座上车前两侧装有两个激光雷达探头,车挡风玻璃上还有个高清摄像头,看看这是多少的高科技,人只有一双眼睛,还可能会疲劳驾驶,而无人驾驶的公交车又有多少双眼睛盯着着它的运行。

有这些高科技保驾护航,有什么不敢坐的?只是我不在济南,待无人驾驶公交在全国普及的时候非尝试下不可。

第3个回答  2019-01-23

借我几个狗胆,我也不敢坐。

-1-

假设,有一天晚上你拦住了一辆公交车,上去的时候看见驾驶位上没有司机,但是车子自己在动,你什么感想?你会不会当场吓尿?

如果换成是我,我可能会当场吓尿,这到底是机器自己在运转,还是有鬼?

如果一车都是人的话,还勉强能接受,如果车上就你一个人……你会不会直接跳过吓尿的环节,直接吓死?

太惊悚了!

-2-

如果有人想要报复社会,上车以后去抢方向盘,把车开去撞人或者开下桥,那这一车的人岂不是都要为他陪葬?

试想想,之前不就发生过同样的悲剧吗?谁能保证这种情况不会再出现呢?

就算不是有人要报复社会,万一谁家的熊孩子看着方向盘自己在动,觉得好玩,跑过去扭着玩呢?

天啊!怎么一想,总感觉上了这车,命就不在自己手上了!

-3-

人有自己的思维,能控制自己的行动;但是机器不行,机器的所有行为都是按照设定好的程序来走的。谁也不能保证这机器会不会出现BUG,会不会突然失控,对吧?

无人驾驶公交车如果路上突然出现故障,冲向人群了怎么办?谁来控制?怎么控制?那么大的车,一撞……怕是

再者,如果是开到偏僻的地方突然故障不动了,又没有信号可以报警,那车上的乘客该如何自救?

-4-

无人驾驶公交车目前只有减速避让、紧急刹车、自动按站停靠等一些比较基础的功能,那路上没电了或者没油了怎么办?公交车会不会自己去加油?或者自己去充电呢?

本来做公交车就是为了省钱,可别坐到一半不动了,还要打车……

如果停的地方能打车,那还勉强能接受,万一停的地方不好打车,那一车的人还得往回走去找车,大半天的时间都浪费在这里了。

我认为,这种事情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所以我宁愿做有人驾驶的公交车,稳妥一些。

虽然国内已经有许多地方在测试无人驾驶公交车,但是我认为,无人驾驶公交车不会被普及。因为公交车的路线不像动车的路线那么单一,并且,路上行人、行车是很不确定的因素,而机器又没有思考的能力,很容易出现事故。

另外,我国是人口大国,如果一直出现什么无人驾驶的东西,那得有多少人失业?失业的人该何去何从?

第4个回答  2019-01-23

这个可不敢轻易回答“敢”,毕竟“生命诚可贵”。其实这个命题如果是放在几十年前,那回答是“不敢”也是无可厚非的,毕竟那个时候人们最关心的只是谁家有小汽车这样的话题;又或者将这个问题抛到几十年以后,答案自然也是毋庸置疑,势必收到一群赞同的声音,那个时候的科技水平,可能已经超出了如今我们的想象。但是放在现在,我依然要说“不敢”。

“不敢”之一,是关于根本的技术,是否已经成熟。无人驾驶的概念提出虽然已经有了好几年的光阴,但在最初这只是一个畅想,我们确实要敢于接受新的事物,也要相信当今的科技力量,但是这毕竟是一个新鲜的事物,是我们听说过却没有实践过的,是我们见过却也没有感受过的。所以在我们真正去体验的时候,到底会发生什么,能发生什么,谁也不敢保证。

那就有人说了,车上不都配有安全员吗?但这只是针对于这次试驾,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意外发生,所以安排了“安全员”的位置,那这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无人驾驶本身就存在着的一些未知呢?连创造者也不敢保证的为之。这是新事物被研发初期不可避免的因素,也是一项新的技术不够成熟的印证。

或者“新”是件好事,但任何事物都是一把双刃剑。它却是会带来新的体验感,新鲜、好奇,但和生命对等的时候,这些东西就已经无足轻重了。就像我所学的专业是我们学校的一个新专业,我们是第一届学生,也是所谓的“小白鼠”。有人说,新专业好啊,院系学校足够重视,发展上不用愁。但它的另一个弊端是,因为它是新的专业,不仅是对于学生,也是对于老师,他们需要一个时间的跨度来慢慢摸索,慢慢总结,才能在各种成功或失败的数据中得到一条最佳方案。在这条最佳方案出现之前,我们都只是试验品,结果未知,未来未知。

“不敢”之二,是珍惜生命,不是怂。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生命无价,爱无价,我们的存在,我们活着,是父母存在的意义的一部分,是对父母爱的一种回馈。如果是为了某种体验感而舍弃生命,我不会。这不仅是对生命的亵渎,也是对父母的不敬。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