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菱学诗时,为什么细心教给她的人不是薛宝钗而是林黛玉?

如题所述

 香菱学诗,是红楼梦里的一个著名公案,出在第四十八回,充分显出香菱的一个“呆”字。
呆,是曹雪芹经常使用的形容词,意思广泛。

香菱学诗的过程大概是这样的:这一次因薛蟠外出经商,宝钗便把她带进了大观园给自己做伴.环境的变化激发了香菱学这一次因薛蟠外出经商,宝钗便把她带进了大观园给自己做伴.环境的变化激发了香菱学写诗的愿望,宝钗她“得陇望蜀”,劝她“且缓一缓”,可她急切得很,于是去找黛玉。

香菱学诗,大致可分三个步骤.首先是拜黛玉为师,并在黛玉指导下细细品味王维诗.其次是一边读杜甫诗,一边尝试作诗.其三是经历了两次失败,终于成功.劝她“且缓一缓”,可她急切得很,于是去找黛玉。香菱作的第一首诗比较幼稚,用语直露,把前人咏月习用的词藻堆砌起来,凑泊成篇.最大的问题是,全诗没有表达真情实感,了无新意.诗中所用“月桂”“玉镜”“冰盘”等,词藻陈腐,所以黛玉说“被他缚住了”,即不能从前人的套子中跳出来。

第二首诗就有所进步了,能用“花香”“轻霜”等比喻,又用“人迹”“隔帘”等情景烘托,渐渐放开了手脚.但“玉盘”“玉栏”等词语仍有陈旧的气息,而且全诗在咏月色而不是月亮本身,有些跑题,所以黛玉说“这一首过于穿凿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8-11
香菱学诗是《红楼梦》中的一个插曲,联系香菱的一生遭际来看,这个插曲的描写是作者颇具匠心的安排。香菱学诗,大致可分三个步骤。首先是拜黛玉为师,并在黛玉指导下细细品味王维诗;其次是一边读杜甫诗,一边尝试作诗;其三是经历了两次失败,终于成功。香菱作的第一首诗比较幼稚,用语直露,把前人咏月习用的辞藻堆砌起来,凑泊成篇。我们不禁惊叹于林黛玉的深厚学识和教育艺术,也深深地为香菱的虚心好学、刻苦勤勉所感动。
香菱要学诗,不拜身边的宝钗为师,却去找黛玉,这也是合乎小说情理的一笔。宝钗博学多才,诗也写得不错,但她并不看重这个,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而且,宝钗生性沉稳,不喜欢太麻烦的琐事,所以香菱是不便向她学诗的。黛玉虽然生性孤僻,喜散不喜聚,却也有热情大度的一面。她指导香菱不厌其烦,循循善诱,而且言简意赅,所以香菱才能很快悟入门径,获得成功。黛玉的这种表现,是她性格中另一侧面的反映。从某种角度说,黛玉比宝钗其实更容易相处,也更同情弱者。
第2个回答  2019-08-11
关于这个问题,估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我个人的想法是这是薛宝钗和林黛玉的性格及家庭情况决定的。关于性格,薛宝钗是对所有下人(香菱虽然是小妾,但本质上还是下人)都好,但是对所有下人都保持距离。而林黛玉是基本上看不起所有人,但是喜欢卖弄,所以有人求教,当然喜出望外尽心教导。关于家庭,薛宝钗家里事多,没时间。林黛玉就自己,时间大把,无聊的很。
第3个回答  2019-08-09
这是因为林黛玉性格比较单纯直爽,不会瞧不起丫鬟爱学诗的兴趣,是真心诚意帮助姐妹的,也能倾囊相授,而薛宝钗只是表面会拉拢人心,实际上自私冷漠无情甚至是做什么事情只考虑有无利益可图,一个丫鬟的死活都会被她利用,这样虚伪的人那会有真心帮助别人呢!
第4个回答  2019-08-10
薛宝钗是个有心机的人,对她没有裨益的事不会去做,林黛玉是个随性的人,对待别人会更真心,性格不同罢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