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有编制和没编制的区别

如题所述

一、招聘属性

编制教师招聘形式:由本省/区/市/县教育厅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组织公开招聘,

 招聘流程一般为:资格初审→笔试→面试→资格复核→体检→公示聘用

 虽然环节比较多,审查严格,但权威可靠,考察通过后签订入职合同,享受事业单位工作待遇。

合同规定最低服务期限,一般3年或5年。

 非编制老师招聘形式:一般由学校自行发布招聘通知,也有部分是教育厅和人社局组织的,需要我们识别招聘公告的真实性。

对比编制教师,整个招聘流程简洁一些,正式聘用也会签订劳动合同,类似企业雇主与员工的性质。

 员工没有最低服务期限要求,相对自由。

 二;工作稳定性        

在编教师就是爸妈口中的“铁饭碗”,是由教育局统一管理。有保障、稳定、可以调动,除非自己辞职,否则就是可以一直干着!等退休后享有相应的社保和职业年金,以及医疗保险、住房等保障。非在编教师则是由所就职学校管理,大都属于学校临聘人员。晋升机会渺茫,也无法调动。而且学校一旦不续约,就丢掉“饭碗”了。可以说编外的教师工作没保障,随时随地要准备开始找新工作。

三、 薪资待遇          

编制教师工资是由国家发放,享受事业单位工作待遇,不怕拖欠工资,享受“五险一金”、一年三个月的带薪假期,样样不差。其中工资组成是由基本工资、津补贴、职称工资等组成。职称工资可以随着职称升高而升高,工龄增加工龄工资随之增加。而非编制教师的工资就是由在职学校来定,工资高低全看个人能力和学校发展。在职称评定时因为名额问题,学校一般不会考虑编外教师,当然在晋升和工龄方面更是没什么保证。近几年虽然在改革,但实际操作中仍与在编老师存在很大差异 

四、工作强度          

编制教师工作时间朝九晚五,完成学校布置的教学工作就能按时下班。带薪假期充足,工作强度适中,这对一些喜好平稳的人来说,绝对是最好的选择。非编制教师工作内容繁杂,除了规定的教学任务,还有额外的招生指标、升学率指标等,工作强度大。在假期的时候还会被学校安排一些其他工作,这样和编制教师安心悠闲的度假一对比,就差很多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