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层逻辑》书评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9
      这本书的作者张羽在抖音平台累计粉丝达33万,已经播出了122集的关于职场和商业方面的内容,获得817,000个赞。因其精辟、深刻、引人深思的职场逻辑和思维方式,被抖音网友亲切地称为“职场达人大羽总”。

        我们常见的思维陷阱有:喜欢盲目的跟风,看不到潜在的危险;“农民思维”安于现状、目光短浅、固步自封;做事不是靠原则和规律全凭借的是运气;思维惯性形成的思维僵化;陷入免费的中不能自拔;选错了赛道,貌似很努力,结果却不尽人意……我们普通人和牛人的区别在于,牛人能够看到事物的底层规律,我们普通人只能浮于事物的表层。既然底层逻辑这么重要,什么是底层逻辑呢?

          底层逻辑就是从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出发,寻找解决问题和路径的思维方法,像剥洋葱一样逐层的分析问题,不断的逼近问题的本质,再从本质出发一步步的深入,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

        如何打好自己的底层逻辑?

        底层逻辑的第一步,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

          不管做什么事情,我们要问自己给自己的定位是什么,要弄懂三个问题:我是谁?我能干什么?我应该如何干?“经营之圣”--稻盛和夫在《干法》中说过4句话:不断树立高目标,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不要有感性的烦恼,严酷的锻炼自己,用大白话来说就是要对自己做好信心的定位,也要做好吃苦的准备,然后挖掘自己的潜力,逐步提升和能力。

        我们也许羡慕别人有运气或出生好,一旦遇到挫折就抱怨命运不公,觉得自己是一匹千里马,就是怀才不遇,没有遇到伯乐。

      谈论如何赚钱觉得很俗气,我不认为谈钱是俗,因为工作的基本目标就是帮我们赚钱养家糊口,因为没有钱我们就没法买房、买车、旅游……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而不是被工作所选择,这些实实在在的事情都是靠金钱支持,也是你能力和价值的体现。

        能力的提升都是自下而上,饭要一口一口的吃,力量要一点一点的积累,当不了一个优秀的员工也不可能创业成功,做不到好的价格定位,也无法找到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

      也许我们的内心可能有无数种关于工作以及未来闪闪发光的想法,对于如何做好一件事早就思考了无数遍,也想了无数个成功的场景,可是我们的思维仅仅停留在“浅思考”未落实到可行性方案,未形成书面和系统化的步骤以及措施,这样以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除了重复的欣赏别人成功的案例,其他别无所获。

          即使在自己熟悉的领域里依然没有做好准备,纵然机会降临,我们也会再错过一次,在不断错过给予打击下,消磨自己的才华变得越来越平庸,直到最后变成一个靠混日子养活自己的人。

          要为自己量身定做一个学习和工作、生活计划,先学什么后学什么,让自己能力慢慢成长。当然也要有5年-10年的规划,有很多事情是一年并不能做到的事,但是坚持的力量会给你想要的答案,做规划长远的目标以后,将眼前的每一件小事做好,厚积薄发才是实现成功的本质。

第二步,不断学习、终身成长

      首先,重视工作结果思维

        有人觉得985、211很重要,我的一个闺蜜是博士毕业、英语6级、她报了很多培训班,有机会就认真充电,是我们朋友圈中出了名的学霸,也是“考证狂魔”,许多闺蜜都羡慕想跟她一起参加几个资格证考试,多拿几个证书,但是问题来了,她在公司几年还是一名普通员工。说起理论来头头是道,可是光嘴上厉害,无法学以致用,是嘴上的高手行动的矮子,对一家公司而言,老板需要员工做出实实在在的成绩。

          例如你在完成一个项目的时候,老板看的是你工作效率对于时间的利用质量,而不是看你一周加了多少班,效果永远第一位,花费多少时间不重要。什么是执行力?在我看来能够拿出结果的能力才叫执行力,在成功人士和经营人士的思维模式中,我们从中归纳出来最有价值的底层逻辑就是时刻关注结果,把一件事情做成我们唯一的兴趣点,就是在做任何事情都是过程次要的。

        舍弃“表演努力”的人设,这样的努力更像是一种演出,根本没有深入工作之外以获得思考,像演员一样表演,努力的人工作随处可见:努力加班、朋友圈随时能见努力而又上进的人、鸡娃不能让孩子输中起跑线上……

        其次,不断学习提升自己

        这个世界优秀的人、有天赋者到处都是,优秀和天赋并不是稀有品质,但为什么起初优秀、有天赋的最终也无能有所成就,而是散发出了一段时间的光芒便默默无闻,这就是因为他满足了自己的天赋和起点,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优秀的人如果不够努力,必然竞争不过天赋一般却十分勤奋的人。

        我们都知道扎特伯格、埃隆马斯克、比尔盖茨等等都是特别优秀的人,但是勤奋使他取得卓越成就的强大推动力,有的人越来越优秀,因为他在优秀的基础上勤奋努力,不断学习,让自己的能力更强,水平更高,而不是他本身的天赋家境背景或人脉,在天赋的基础上比普通人更努力迅速拉开差距,这样以来形成一个正循环,为自己赢得了共广阔的发展空间。

          高学历毕业于名牌大学只能说明他过去是出色的起点较高,而职场看重的是现在和将来,就像电视剧里的花瓶一样,只是好看未必中用。坚持就是胜利,我们能听到这句话,但你能坚持学多久,这才是一个问题,许多人小有成就便自满自得遭遇挫折,中途放弃,这都是缺乏毅力的表现。

        很多优秀的的同学加入社会参加工作,走向一条当初梦想相反的道路,变得缺乏上进心,安于现状,大多数人是因为社会和其他人的原因是由于“自我设限”造成的,比如我们很多人都是普通人,既定的目标已经完成了,我要好好休息,其他事情与我无关。我已经很努力了,我对自己很满意,要对自己好一点吧!钱是赚不完的,但时间是自己的享受生活吧!

          你看这些全是看起来冠冕堂皇,极具有欺骗性的理由,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安于现状,得过且过,只要工作中不做出什么大的纰漏,便心满意足,久而久之即使他们很优秀,也逐渐能力退化变成平庸的工作一员。

最后,养成闭环思维

          凡事有交代,事事有回应,无论是老板还是同事交给你的事,你都能够清晰的给出能够完成的时间,不再自己能力范围的事及时汇报,让老板及时的掌控事情的变化,不随意的承诺别人,我像这才是一个人最值得学习的地方。

第三步、有效解决问题,学会提问

            马云先生说过,公司请你来是干什么的呢?是解决问题而不是制造问题,所以我们要让解决问题人高升,制造问题的人让位,抱怨的人下课。如果一个人只能发现问题,但解决不了问题,那么他本人就是一个问题。

        我们不仅要知道如何解决问题,也必须懂得如何避开解决不了的问题,这比知道如何解决问题更为重要也更为宝贵,因此,这样我们才能有效的解决问题。

          对于任何问题都要有Plan B计划,在不顺利的时候想到其他的方案,不行就要及时拿出备用方案,拥有预案思维可以让你在工作和生活中,不管遇到什么突发状况都能从容的应对。

      学会提出问题,看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只是技术性的问题,而提问问题才是革命性决定性的能力。

      通过这本书了解了底层逻辑的本质,就可以帮助我们跳出思维的陷阱和劣质勤奋的误区,让我们加速自己的成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