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华读预科班是怎样的体验?

如题所述

是一个很好的感觉,提前进入大学生活。

一段来自清华微博的预科班的学生报道:

2015年8月,和新大一的五字班同学(注:清华大学2015级新生)一起进入清华园的,还有一群“高三生”,他们也拉着行李箱,开启了自己的“准大学时代”。

他们是生命科学学院第二届预科班的学生。

“他们和本科新生最大的差别就是他们在入学前基本就互相认识了。”预科班的辅导员,生命科学学院研二的鲁冰在回忆起他们刚入学时的情形说到,“完全不需要破冰这样的环节。”

鲁冰辅导员提起他们第一次自我介绍时的情形:他们之间没有一般大一新生之间的陌生与腼腆,当一个人上去自我介绍的时候,其他人会在台下起哄,为他“补充说明”,这和普通新生自我介绍时“一人在说,大家一言不发地听”的情形完全不一样。

“带他们很顺手”鲁冰说,因为彼此之间很熟悉因而在新班级的感情建设方面很顺利。

除了同学间彼此熟知以外,他们和辅导员的关系也格外亲近,“我们都亲切地称呼他为‘冰姐’”金戈在提到辅导员时笑着说。

鲁冰自己也是通过生物竞赛进入生命科学学院学习的保送生,加之参与了前期招生工作,他不仅和同学很早便熟络起来,而且也更了解竞赛保送生的特点,因而可以说他是最适合担任预科班辅导员的人。

预科班学生之间的感情在正式成为本科生之前的一个学期里得到了巩固。

“建立了深深的‘浪’的友谊”,王紫说他们在预科班期间的课业压力不大,有很多自主安排的时间,基本上每周都会组织一次集体活动,或是去野餐,或是去爬香山,或是去真人CS,丰富的班级活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她保送后不能和高中同学一起并肩学习的遗憾。

金戈也说预科班时期的那次去香山的真人CS游戏是他印象最深刻的事情,“这样大型的集体活动甚至是高中都很少有”他如是说。

虽然现在已经大一的他们分散在不同的班级,但当时建立起的情谊依旧。王紫说道由于大一课业的繁忙,预科班的同学很难在聚在一起玩,但是每次遇到预科班的好朋友时,她还是会很激动地“冲过去紧紧拥抱”。  

其他:

预科,一般是指设置在高中和大学之间的,为期一年左右的学习过程。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从高中阶段的学习顺利过渡到高等教育,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方式。2015年3月20日,30名来自全国的高三学生一起踏入清华园,开始了他们的“准大学生活”。

他们就是清华大学生命学院招收的第一届预科班学生。

这30名同学大多是在全国生物竞赛中获得优异名次,被保送到清华生命学院的应届高三毕业生。预科班的辅导员、生命学院研究生二年级的鲁冰在回忆他们刚入学时的情形说。

“他们和本科新生最大的差别,就是他们在参加全国竞赛时打过不少交道,因此在入学前基本就互相认识了,完全不需要‘破冰’这样的环节。”其实鲁冰自己也曾是竞赛优胜者并免试保送进入清华学习的,相似的经历也让他和同学们很快熟识起来。

以上内容参考:清华大学-官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