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旗制度与大清命运相伴相生,诞生和没落的过程是怎样的?

如题所述

自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努尔哈赤于费阿拉建立女真国以来,到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近30年间,建州的生产力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女真各部空前统一,领地不断扩大,财富迅速集中,女真社会的一个强有力的统治阶级集团已经形成,而作为发展和保卫这个国家的武装军队也正式确立了它的组织形式。


这个军事组织形式就是八旗。八旗,是努尔哈赤创立的“以旗统军,以旗治民”的特殊军队。他以八旗制度为纽带,把女真社会的军事、政治、行政统一起来,从而使分散的女真各部联结成一个组织严密的社会机体。

女真人原有的社会组织是族和寨两种形式。“族”是满语称“穆昆”,是按血缘关系由亲族本姓组成的群体。“寨”满语为嘎山,是按地缘关系组成的社会群体。女真人原始狩猎时,不论人数多少都依族寨而行。为了便于管束,出猎以10人为一队,称牛录,由牛录额真统领,照指定方向行事。


虽然说这只是狩猎时一个临时性的组织,但为了生存的需要,却使这个古老的民族,形成了结成群体的传统。努尔哈赤对这种传统的组织形式进行了改造,变成了适应当时战争需要的一种全新的组织形式。

明万历十二年(1584年),努尔哈赤开始组织军队,每个牛录由原来的10人,增编到300人。牛录也不再是单纯的围猎组织,而是以军队的面目出现。牛录的改编,奠定了八旗的雏形。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连),当努尔哈赤在与九部联军交战时,已经开始按旗兵设伏。

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努尔哈赤确定以黄、白、红、蓝四色旗为标志,从此,产生了四旗。后来由于征服和招降的人口不断增加,只有牛录这一级的编制已不适应发展的需要,努尔哈赤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将牛录制度加以扩大和发展,实行三级管理制度。


至此,牛录成为八旗制的基层组织,五牛录为一甲喇,长官为甲喇额真,五甲喇为一固山,长官为固山额真,又称旗主,每旗由7500人组成。同时,在原有四旗基础上,增加到了八旗,即正黄旗、镶黄旗、正白旗、镶白旗、正红旗、镶红旗、正蓝旗、镶蓝旗。固山额真又称为和硕贝勒,掌管一旗之旗务。

建旗之处,努尔哈赤自领两黄旗,次子代善为两红旗贝勒,八子皇太极为正白旗贝勒,杜度为镶白旗贝勒,莽古尔泰为正蓝旗贝勒,阿敏为镶蓝旗贝勒。努尔哈赤总览大权,统辖八旗。

努尔哈赤时期,军民没有明显区别,民亦军。可以说是全民皆兵。女真人每个旗户都编入各旗之内,这就是每个满族人都有旗属的原因。开始,各旗之间时基本平等的,后来由于旗主的身份不同,正黄旗、镶黄旗、正白旗成了上三旗,而其他旗成了下五旗。上三旗是满族之中的高贵者,或者说是满族内部的统治核心与骨干。


八旗的建立使女真人变成了一个整体,在旗主的管辖下,享有获得土地、奴仆、牲畜和财产的权力,也承担着征战的义务。八旗除了时军事组织外,还具有行政组织的统摄力。

清军入关后,八旗制度变为单纯的军事组织,变成了职业军队,八旗劲旅在痛击沙俄侵略军、收复雅克萨城等反对外来侵略、保卫祖国的战争中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但满族贵族进军关内各省夺取了最高统治权后,也给八旗带来了灾难。

为了加强对全国的军事控制,清政府把八旗兵半数集中在北京,守卫京城,称为“禁旅八旗”。一半分驻在全国九十多个城市和据点,称为“驻防八旗”。

凡此种种使旗人长期脱离了生产劳动,缺乏生产技能,除了“披甲当差”、“赖饷而食”以外,大部分人无所事事,被迫成为“不仕、不农、不工、不商、不兵、不民”的人。处于这种生活困境的满族驻防旗人,到了晚清时期,有的街头卖艺,有的甚至沿街乞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6-09
历代皇家,必重用和信任老乡和亲属,,项语有江东八千子弟,刘帮有几个发小一同打拼天下,这是灵长目动物的本姓,人科动物表现的更为凸出。
清国垮台之前,八旗就有结束的趋势了,
八旗,主要是皇族的老乡范围附近,辽宁的吉林南部的,少量是忠于皇家的,比如黑龙江边民,
清末,天津小站练兵,新军就主要都是河北的了,也就是说,皇族的老乡不在是辽宁为主了,而是直隶省为主的趋势了,辽沈已经是次要地位了,
其实在湘军时候,就有消失的趋势了,只是人的惰性思维,反应迟钝,没能积极调整公物猿制度,

看问题要看根本,任何动物品种,看事情的方法都是一样的原理,,,

题主图上的黄袍马褂也是辽宁特色物产(而且还是山区特色,山里无风,阳面山坡非常热乎的),,吉黑不会发明这玩意,因为这玩意四处漏风,扛不住西北风。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