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找 江苏 历史选修4 人物 的复习资料。和精选的例题!

我是江苏昆山的,马上要高三了,但是选修4 的笔记我觉得很乱啊,背起来完全没有头绪,知识点又散乱,考题也没方向,和之前的必修方法完全不同。

想找找精选的典型例题,让我找到做这类题的门路和感觉,最好是材料题,这个只考大题,不考选择题。 谢谢!

也希望有这方面的高手指点一下学习的方法!

  1、(苏、锡、常、镇四市调查09.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孙中山说:“医术救人所济有限,其他慈善事业亦然。若夫最大权力者,无如政治。政治之势力,可为大善,亦能为大善。吾国人民之艰苦,皆不良之政治为之。若救国救人,非锄去恶劣政府不可。” ——陈少白:《兴中会革命史要》
  材料二 甲午战争前夕,孙中山上书李鸿章,提出自己富强中国,发展生产的系统主张。但是,他既没有得到答复,也没能见到李鸿章。孙中山意识到,通过上书请愿的办法来改革中国的政治是行不通的。 ——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
  (1)依据材料一、二,说明孙中山在寻求救民救国途径的过程中发生的转变。(2分)
  由行医救人到从事政治活动;由幻想改良到主张革命。
  材料三 甘地说:“我们甘地家族都虔诚地奉行‘毗湿奴’。在古遮拉特,无论是耆那教,还是毗湿奴信徒,都十分严厉地反对和排斥肉食。我从小就是在这种宗教的传统中成长起来的,而且我非常孝顺我的父母。我知道,如果他们获悉我破戒吃肉,他们就会吓坏。”——《甘地》(2)依据材料三,分析甘地戒绝肉食的原因。
  家族的宗教传统;对父母的孝顺。

  材料四 非暴力抵抗运动的原则,在古遮拉特文中,我也用过英文的“消极抵抗”这几个字来描述它。有一次我在欧洲人的一个集会上发觉“消极抵抗”这个词句的含义太狭隘了,我还发觉它被当做是弱者的武器,其特点是仇恨,最后还可以成为暴力。因此我不得不反对这些解释。……(后来)我把这个词改为“萨提亚格拉哈”(即坚持真理)。从此便成为古遮拉特文中表明这个斗争的通称。 ——《甘地自传:我体验真理的故事》
  请回答:
  (3)依据材料四,说明非暴力抵抗运动的原则前后有何不同?并说明其变化的原因。 (3分)
  不同:从“消极抵抗”到“坚持真理”。(1分)原因:消极抵抗太狭隘;容易发展为暴力。(2分)
  (4)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决定他们采取不同斗争方式的因素。(3分)
  因素:所处环境;个人经历;具体国情;时代形势。(3分,答到其中3点即可)

  2、(南通市二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他在当时新旧交替的政治激荡中,对过去是激进的,要求改革,不是保守的封建王权论者;对未来则是保守的,主张王权,不是激进的共和主义者,是一个矛盾的历史人物。 ——顾学杰《王权还是共和?保守还是激进?——试论克伦威尔的政治观》 材料二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上海《申报》评论说:“中国数十年来为主义而奋斗者, 中山先生一人而已。中国政界中之人格,不屈不变,始终如一者,中山先生一人而已。中山先生真爱国者也,于为国之外,无其他杂念,可谓纯洁之爱国者。中山先生真实行者也,不顾成败,不问毁誉,可谓勇往之实行者。……故以有名于世者,中山先生诚中国一人而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克伦威尔对英国政治民主化进程所起的积极作用,你又如何理解克伦威尔“对未来则是保守的”?(4 作用:打败王军,处死国王,推翻君主制。(2分)理解:因为他后来解散议会,担任护国公,建立军事独裁统治。(2分)

  (2)材料二认为“中国数十年来为主义而奋斗者,中山先生一人而已”,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4分) 说明:建立中国同盟会;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把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推动国共合作。(4分)(3)史学界对克伦威尔的评价分歧很大,褒贬不一,而对孙中山的评价则是一边倒的赞美之词,结合上述材料指出其原因。(2分) 原因:克伦威尔对历史作出过贡献,但是也有很大的局限性;孙中山终身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斗争,功勋卓著,品德高尚。(2分,只要言之有理都可给分)
  3、(苏中七校联考)古往今来,中华民族的政治精英们为了本国的富强和发展,使本民族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做出了重大贡献。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唐太宗
  材料二

  问题:
  (1)材料一表明唐太宗采取了怎样的民族政策?概述唐太宗在和谐民族关系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3分)
  民族团结政策(或开明的民族政策);(1分)设置机构管辖突厥,任用当地贵族为首领;册封少数民族首领;与吐蕃和亲。(任两点
  (2)材料二体现了康熙时期面临的哪两方面的矛盾? 解决这些矛盾体现了康熙帝在哪两个方面的功绩?(4分)
  中央政府与少数民族分裂势力的矛盾;中华民族与欧洲殖民者的矛盾。(2分)巩固统一国家,维护国家主权。(2分)
  (3)唐太宗、康熙帝处理民族关系的政策措施对今天有何借鉴意义?(2分)
  坚持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政策;依法打击民族分裂活动;坚决反对国际反华势力分裂中国领土的图谋。(任两点,2分。学生答案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4、(09厦门毕业班试题)
  材料一 贞观二年(628年)四月,尚书左丞戴胄上言日:“令丧乱之后,户口凋残,每岁纳租,未实仓廪。随时出给,才供当年,若有凶灾,将何赈恤?……-自王公以下,爰及众庶,计所垦田稼穑顷亩……各纳所在,为立义仓。若年谷不登,百姓饥馑,当所州县,随便取给。”上曰:“利人之事,深是可嘉。宜下所司,议立条制。” ——摘编自《旧唐书》
  材料二 “以历年节省之储蓄,为濒岁涣解之恩膏。朕之益蠲(蠲免税赋)屡行,而无国计不足之虑.亦特此经筹之有素也。”
  —一摘自《清圣祖实录》
  (1)材料一中,戴胄建议唐太宗采取什么措施?其依据是什么?(6
  措施:由国家设立义仓,囤积粮食,用于赈灾。(3分)依据:国家每年所征收粮食只能满足正常年份需要,无法应对荒年。(3分)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康熙年同能做到“无国计不足之虑”的原因。比较上述材料,概括唐太宗和康熙在解决社会问题的指导思想上有何相似之处。(9分)
  (2)原因:节省财政开支;社会经济发展比较迅速。(6分)相似: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3分)

  (3)思想家,创立儒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渗透到社会秩序和个人行为规范之中。教育家,奠定了中国古代的教育传统,教育思想影响深远;政治家,孔子的政治主张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且对后世中国及世界影响深远。(3分)但他主张维护西周的等级制度,具有一定的保守性。(1分)

  5、材料一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何可求,从吾所好”。“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且富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为仁(旧贵族)不富矣,为富(新地主和商人)不仁矣”。
  (1)依据材料一归纳孔子的经济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孔子上述主张产生的经济背景。(4分)
  (1)孔子不反对求富,但是认为求富应该符合奴隶制的经济秩序和道德规范。(或君子爱财,取之有道)(2分) 奴隶制经济逐渐衰落,封建经济兴起。(2分)

  材料二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下,孰敢不正?”季康子问政于孔子, “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摘自《论语•颜渊》
  (2)根据材料概括孔子的思想主张。(4分)

  (2)孔子提倡“仁”和“礼”;主张“贵贱有序”、“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4分)

  材料三吾将以教主尊孔子。……而教主不足以尽孔子。教主感化力所及,限于其信徒……举中国人,虽未尝读孔子之书者,而皆在孔子范围中也……吾将以教育家尊孔子。……而教育家不足以尽孔子。教育家之主义及方法,只能适用于一时代、一社会,而孔子之教育,则措四海而皆准,俟百世而不惑也……吾将以政治家尊孔子。……而政治家不足以尽孔子。食政治家之赐者,不过一国……不过百年,而孔子之因时的政治,可以善当时之中国,可以善2000年迄今之中国。 ——摘自梁启超《世界伟人》
  材料四 孔子之道,远传于四域之外,东经朝鲜,波及日本。南则风靡于安南(即越南)……孔子之道,又流行于欧美。英、法、德、美、意、奥之学者,热心研究孔子者,岁炽日烈……就全世界观之,《论语》之价值,已与《新约全书》竞胜。 ——摘自[日]岛献吉朗《诸子百家》
  (3)依据材料三、四,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孔子的认识。(4分)
  6、西方先哲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重视教育,并留下一段令人敬佩、发人思悟的师生关系佳话。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阿卡德米学园,亚里士多德博览群书,表现出惊人的求知欲,在各个学科,都显示出超凡的才华。柏拉图曾经说过,一般学生构成学园的躯体,而亚里士多德则代表学园的头脑。……当亚里士多德遭到同学的攻击时,柏拉图总是出面解围,说:“亚里士多德这头小驹,需要的是缰绳,而不是囚笼。” 《中外人物评说材料二、最好先讨论普遍的善,看看争论到底在哪里。尽管这种讨论有点使人为难,因为理念的学说是我们尊敬的人提出来的。不过作为一个哲学家,较好地选择应该是维护真理而牺牲个人的友情,二者都是我们所珍爱的,但人的责任却要我们更尊重真理。 ——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
  请回答:
  (1)材料一表明,柏拉图对亚里士多德的基本态度是什么?
  (2)据材料二,概括亚里士多德对恩师的态度,并列举相关史实加以说明。你从中得到怎样的启示?(3)和柏拉图一样,亚里士多德也很重视教育。他在教育方面有什么成就?
  (1)柏拉图看重亚里士多德;了解他的特点,给予保护和宽容,同时进行正确引导。
  (2)态度:亚里士多德对恩师尊敬但不盲从,敢于追求真理。(或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说明:认为恩师柏拉图理念的最大弱点,在于不承认现实世界的真实性;肯定世界是真实存在,而且是人类认识的来源,认识产生于对外界事物的感觉。启示:既要把老师当良师益友,又要独立思考,善于创新。(3)创立吕克昂学园;其教学方式被称为“逍遥学派”。

  7、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有无数杰出人物以其思想和行动影响着历史发展的进程。下面是编辑中的“中外杰出人物评说”资料卡片。请参照范例,补充相关内容。

  事 项
  情 景
  提 示 时代背景 主要贡献 局限性
  唐太宗 隋末唐初封建社会盛期 贞观之治促进民族团结和发展开放的对外政策 晚年骄奢
  康熙 清初封建社会后期 巩固国家统一,维护国家主权 文字狱闭关锁国
  克伦威尔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赢得内战胜利建立共和国,巩固革命成果 远征爱尔兰和苏格兰,就任护国公,实行军事独裁
  拿破仑 法国大革命 稳定秩序,颁布法典,反对外来干涉 恢复君主制,实行资产阶级军事独裁统治,后期发动侵略战争

  8、(08 江苏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长时期以来,军政和绝大部分公民把意大利战争和埃及战争的英雄人物第一执政当作偶像来崇拜,都齐声祝愿他能有一个同他的名望和同法国的伟大相符的称号。……大家感到他有一个国家最高元首的称号是顺理成章的,因为他实际上已扮演了这样的角色。……要说是皇帝篡夺了金銮宝座,那么我们可以说,他身边的同谋比善于导演喜悲剧的所有暴君都多,因为四分之三的法国人都参与了他的阴谋。 ——[法]康斯坦《回忆拿破仑》材料二、欧洲则普遍认为,由人民自己治理国家,最终只会导致无政府主义和天下大乱。但不管怎样,华盛顿并没有顺应当时的潮流为世上多添一项王冠。然而世界却将因多了一位总统,而使王冠从此暗淡无光甚至难以戴稳。——陈森《华盛顿——美国开国元勋》
  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概括促成拿破仑称帝的因素。
  (2)材料二表明华盛顿拒绝称王,其个人原因何在?但有人认为,华盛顿实际上具备称王的条件,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3)如何理解材料二中的“世界却将因多了一位总统,而使王冠从此暗淡无光甚至难以戴稳”?(4)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特定历史时期影响政治体制选择的因素。
  8、(1)拿破仑的对外战争为他赢得了崇高的威望;法国大部分人对拿破仑的支持。
  (2)华盛顿有着强烈的共和思想(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华盛顿不贪恋权力;华盛顿通过领导美国独立战争而赢得个人威望,大陆军中的一些军官要求华盛顿当国王。(3)美国建立了共和制政体(民主制度),冲击了欧洲乃至世界的君主制度。(4)个人品质、具体国情、时代形势、历史传统等。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李时珍24岁正式随父行医,一面学医,一面研究医药书。他发现历代的医药书中,有不少缺点和错误,决心重新整理补充,编写一部比较完善的药物书。……他深入民间向农民、渔民、樵夫、猎人请教;他先后到过湖北武当山、江西庐山、江苏茅山以及安徽、河南等地采集药物标本,品尝草药,辨别药性。经过27年的艰苦劳动,终于在他61岁时写成了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材料二 在1951年世界和平理事会维也纳会议上,中国明代的李时珍,作为唯一的医药学家,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的首批名单之中,受到全世界人民的景仰。俄罗斯人民对这位科学家十分尊敬,李时珍的大理石雕像至今被镶嵌在莫斯科大学礼堂的长廊上。本世纪最有权威的科学史家和著名汉学家英国的李约瑟,在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中也高度评价了李时珍的成就。他说:“明代的伟大科学成就就是李时珍那部攀登到本草著作顶峰的《本草纲目》……”

  材料三

  牛顿在进行光学实验 爱因斯坦的诺贝尔获奖证书
  材料四 一位法国物理学家曾经这样评价爱因斯坦:“在我们这一时代的物理学家中,爱因斯坦将位于最前列。他现在是、将来也还是人类宇宙中最有光辉的巨星之一。按照我的看法,他也许比牛顿更伟大,因为他对于科学的贡献,更加深入地进入了人类思想基本要领的结构中。”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李时珍为什么要写《本草纲目》?又是怎样写成《本草纲目》的?2′(2)结合所学知识,你是如何理解李约瑟对李时珍的评价的?你认为李时珍成功撰写《本草纲目》的原因有哪些?3′(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牛顿的科学研究方法与李时珍是否相同,结果怎样?3′
  (4)材料四中为什么说爱因斯坦比牛顿更伟大?2′
  9、(1)原因:历代药物学著作中存在不少缺陷,为了纠正以往医药书籍中的错误,为医生治病用药提供可靠的依据与指导。
  经过:李时珍刻苦钻研,经过27年的努力完成此巨著。
  (2)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中国古代医药学、植物学的宝贵遗产,它首创的按药物自然属性逐级分类的纲目体系的分类思想是现代生物分类学的重要源泉之一。
  原因:家学渊源,勤奋钻研,实地考察,持之以恒。
  (3)不同。牛顿进行科学实验和数学演算,成为经典物理学理论体系的建立者;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只是解决了应用的问题。(4)狭义相对论的创立,改变了牛顿力学的时空观,揭露了物质和能量的相对性,为原子能的利用奠定了基础,是近代物理学领域的一次伟大革命。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茂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生产,因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为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
  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甚至只要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但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肤浅地研究的。—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请回答:
  (1)材料中所提及的马克思一生中的两个重大发现分别是什么?这两个重大发现分别是在哪两部著作中予以系统论述的?(6分)
  (1)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德意志意识形态》、《资本论》
  (2)马克思对人类历史最大的贡献是什么?(2分)
  马克思主义
  (3)我们今天应该向马克思学习些什么?(2分)
  我们应该学习马克思的刻苦学习、勤于思考、善于钻研、勇于探索的精神。学习他的远大理想和抱负,学习他为全人类的幸福而努力奋斗的高尚品格。(言之有理即可)

  11.(泰州市07~08下期末联考)(12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同答下列相关问题:
  材料一 “……前面我们已经看到,工人革命的第一步是使无产阶级转化成统治阶级,争得民主。……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

  图一 图二
  材料三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两者都是经济手段。” ——邓小平南方谈话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共产党宣言》指出无产阶级的历史任务是什么?(2分)
  (2)阅读材料二,图一中的人物是如何去完成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的?图二中的人物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有何突出贡献?(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邓小平讲话的基本思想并指出其影响。(3分)在发展经济的问题上,图一中的人物和邓小平对马、恩的主张有何类似的发展与突破?(1分)
  (4)请指出上述人物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一致性。(2分)

  11、参考答案:
  (1)任务:(无产阶级革命)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社会主义革命)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公有制;发展生产力(经济)。(2分)
  (2)列宁:领导十月革命取得了胜利,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巩固苏维埃政权;实行新经济政策,经济恢复,巩固了工农联盟。(2分)
  毛泽东:进行三大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2分)
  (3)“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社会主义也可以使用市场经济体制)(2分)影响: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奠定基础。(1分)(在无产阶级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机制来发展经济。(1分)
  (4)社会主义本质: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2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