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语文阅读教学的碎片化

如题所述

虽然我兼教语文多年,但我不是地道的语文老师,我的职称也评的是数学,所以听语文课的时候不是太多。昨天的语文课给了我一个强烈的感觉,那就是——我们的语文教学被碎片化了。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也不知道是从何时起,我们的语文老师对于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开始讳莫如深,给人的感觉,不但不能够上课再讲这些东西,简直是谁再提起他们都是一种耻辱——至少证明你是老土!——这实在是匪亦所思的事情。
我们市演讲协会的秘书长曾经给我说过一个观点:一篇好的演讲稿一定要处理好三个在哪里——主题在哪里,观众在哪里,我在哪里。我觉得对于一篇文章的解读也必须处理好三个问题——写了什么,为了什么,写得怎样。“写什么”是内容的问题,谈到内容就不可能不谈到这篇文章分几个部分,就不可能不说段落大意;“为什么”就是文章的主旨,也就是主题思想或者说是中心思想;而“写得怎样”就是写作特点,其实也就是这篇文章做得特别好、特别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如果一个人读了一篇文章或者一本书,连它写了什么,要表达个什么样的意愿,写得好不好这几个问题都没有解决,你能说你学懂或者读懂了什么?
我们反对按部就班、千篇一律地教段落大意、主题思想和写作特点,更反对在中心思想的教学中生硬地贴上一些政治的标签,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可以完全不要这些东西。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说出来的是语,写出来的是文,合而言之,就是语文。”可见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之一,就是要教会学生说话和写文章,那么,如何围绕中心,有选择有计划地组织材料就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事情,而课本中一篇篇范文里做得最好的地方,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和借鉴呢?
在具体的教学中,把段落的划分看着是一成不变的铁律,在归纳主题思想时求全责备或者追求高大上,在写作特点的总结中偏重于不可学和学不了的带有沉重个性色彩的章法技法,这都是不正确的。但作者用什么样的材料来表现什么样的主题,如何安排和组织材料;作者是要歌颂什么、赞美什么或者鞭挞什么,说谁好或者说谁不好,赞成或者反对什么;作者与众不同的地方在哪里,哪些地方可以在今后的写作中加 以学习和借鉴——在我看来,只有把这些问题思考清楚了,这篇文章才算真正读懂了,否则,纵使你解决了成百上千个问题,但你没有解决最根本性的问题,学生还是没有多少真正的收获,这也就是所谓“分尸”式的语文教学。
那种随便逮着一个词句,抓住一个段落,揪出一个修辞就进行没完没了的质疑和解析的做法,完全是“断章取义”——连“望文生义”都说不上,不但滑稽、生硬,而且极有可能错误百出,因为他连全文都不曾真正读懂。抓住并且搞清楚了写什么(包括怎么写),为什么,写得如何这三个问题,其他的任何问题的解决,即使不能说都可以迎刃而解,至少都会有了方向。
“九九归一”,“万物有道”。 “窥一斑”未必能知“全豹”,观“一叶”未必真知秋至,语文教学需要学会从大处着眼,然后才能在小处着手,否则,课文就会被你肢解了,碎片化了的语文教学,难免会有“满地找牙”的时候!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