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历史不忍细读呢?

如题所述

读历史读什么呢?读前人的得失,这些都是极佳的生活经验,怎么将历史为我们生活所用,我觉得这才是最重要的。

些人喜欢去探寻历史的真相,热衷于这些事情,这倒也不是不可取,如果你是历史爱好者,或者历史的研究者,我觉得这倒是可取的,但如果普通人,在这里面花大量的时间,似乎有些不足取。

每一个历史的答案都已经被历史学家呈现,作为普通人,我们接受就可以了,没必要去追究背后之事,不忍细读之,接下来我以《出师表》和《陈情表》为例回答这个问题。

有一句谚语:读出师表不哭者其人不忠,读陈情表不哭者其人不孝!

意思是读完《出师表》后不哭的人是不忠诚的,读完《陈情表》后不哭的人是不孝顺的。

出师表

我们对《出师表》的定位就是忠诚,如果你真的去细读,你会发现这里面的问题很大。

文中提到的费祎、董允,郭攸之都是诸葛亮提拔的,将军向宠是向朗的侄子,向朗和马谡关系很好,马谡是诸葛亮的知已。

这样一说你是不是觉得诸葛亮这是不是怕出去之后被架空,提前做好权力安排呢?

再比如宫中府中俱为一体,这句话是不是一个当臣子该说的话呢?

再看写《出师表》是什么时候,诸葛亮平定南中,基本上搞定另一个辅政大臣李严,自己在蜀汉的威望达到了高点,同时终于有了亲生儿子诸葛瞻,后继有人了。

这不是老臣,这正是春风得意之时。他不用老将,让马谡当前锋,《三国志》里记载这么一句话:时有宿将魏延、吴壹等,论者皆言以为宜令为先锋,而亮违众拔谡,统大众在前。

什么用意不用说地球人都知道了。

如果你了解了这些,你再去读《出师表》还能读书忠心吗?

这些背景不去了解,你只联系诸葛亮病死五丈原的情景,自然就可以读出忠诚了。所以这些东西到底了解好还是不了解好呢?

知常容的建议是没有必要去了解,《出师表》存在的价值就是让人感其忠,如果你了解了这些,那不是冲淡了忠吗?反而不美了。所以不忍细读,留下一个好印象不好吗?

陈情表

李密在《陈情表》中说了一句话很感人,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我想每一个做儿女的如果有这样的念头,那必定是孝顺的孩子。

司马炎看了很感动,所以嘉奖他孝敬长辈的诚心,赏赐奴婢二人,并指令所在郡县,发给他赡养祖母的费用。

李密为人也没有问题,刚正。

那你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如果李密出仕会有什么后果?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被人非议的原因是什么?

张华举荐陈寿当长广太守,陈寿说母亲老了,不能远离,不就官。

以母忧去职。母遗言令葬洛阳,寿遵其志。又坐不以母归葬,竟被贬议

所以当时“孝”是社会要求,这个和宋后的忠孝先尽忠后尽孝是不一样的,魏晋时间将孝摆在忠之前。陈寿听了母亲的遗言安葬在洛都,但是其他人认为没有将母亲安葬在其家乡是不孝。

李密选择出山当官,他肯定会被人贬义,作为李密来说不当官比当官更有利,这样可以维持好评。

再比如守孝的评价标准也很高的。

王戎守孝时间内虽然饮酒食肉,但面容憔悴,身体虚弱,连起身都要扶拐杖。

和峤在守孝其间虽然寝苫食粥,但哀毁不过礼,气色不衰。

当时的刘毅称之为“和峤生孝,王戎死孝。”

高下怎么样,不用说就知道了。

这就是魏晋时期对名士的道德要求。

当你了解了这些之时,你再读《陈情表》是不是对李密是不是真的为了孝顺而产生怀疑呢?是真的孝,还是迫于当时的社会舆论压力呢?

所以当你知道这些背景之后,你再读《陈情表》是不是感觉有些怪异了呢?

结语:

历史的答案怎么说,我们照取可以了,没有必要去细读,细究,因为我们不是去研究历史,而是择其善而从之,择不善而改之。《出师表》让我们感受什么是忠诚,《陈情表》让我们感受什么是孝顺。这就是其中的善,我们择之即可。

这也就是为什么历史不忍细读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