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建于什么时候?

谢谢!!!

  江门行政隶属在历史上的变迁
  江门五邑的历史源远流长。2000多年来,因为历史的变更,江门五邑地区行政隶属时分时合,变化很大。

  溯自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统一岭南,设置南海、桂林、象三郡,今之江门五邑地区在当时属南海郡。

  东汉建发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始设置恩平县,后来几经变化,北宋时被废。至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割新会县德行都及阳江、新兴地复置恩平县。

  南朝宋永初元年(公元420年)立新会郡,隋朝开皇十年(公元590年)新会开始由郡名改为县名,后经多次变化,其县境最大时期包括今之新会、台山、斗门、江门和珠海、中山、顺德、开平、鹤山等部分地区。

  明代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今台山市置县,原名新宁县,录属广州府。清代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成立赤溪厅,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赤溪厅改为赤溪县。民国三年(1914年)新宁县改为台山县,1953年赤溪县并入台山县。

  清代顺治六年(1649年)割新会、恩平、新宁部分地方合置开平县。

  清代雍正九年(1731年)割新会、开平部分地方合置鹤山县。

  江门市区,在元朝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形成圩镇。16世纪末贸易市场已扩展到河边,明代万历年间有“千般如蚁集江边”的盛况。17世纪初,江门圩已初具规模,有数条小街。清康熙元年(1662年)、三年(1664年)先后颁布了两次“迁界令”,强迫沿海居民内迁,店户被毁,江门成为废圩。至清康熙八年(1669年),废除了“迁界令”,江门居民回归复业,才逐渐发展。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中英续议通商行船条例》签订,规定将江门辟为通商口岸,并在北街设立江门海关。1925年8月,江门列为省辖市,设立江门市政厅。1931年2月,江门市被撤销,改为新会县属下一镇。1951年1月,江门市又由镇升格为独立建制的县级市。

  民国以后的江门五邑地区行政隶属变动较大。民国元年(1912年)新会属广州府,此后曾属广阳绥靖处、粤海道、中区委员公署等。民国38年(1949年)台山、赤溪、开平、新会四县先后同属广东第一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第十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民国9年(1920年)后,鹤山县属中区绥靖公署、第三区行政专员公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江门五邑先后隶属粤中专区、粤西行政区、佛山专区、肇庆专区、佛山专区等。

  1983年6月,江门升格为地级市,辖台山、开平、恩平、新会、鹤山县及江门城区、郊区。同年8月增辖阳江、阳春两县�1988年2月,阳江、阳春两县分出)。1984年7月,江门市成立城区和郊区人民政府,从1992年4月开始,台山、新会、开平、鹤山、恩平先后撤县建市(县级),均由广东省直辖,省政府委托江门市代管。1994年3月,江门市对城区、郊区行政区域进行调整,以江门河为界,划分两区,城区更名为江海区(河南)、郊区则更名为蓬江区(河北)。为了有利于江门市的经济发展,近年又将新会市划入江门市的行政区,更名为新会区。

  古人云:“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包含着适应客观历史,顺应时代发展的哲理。江门人民会伴随时代发展的步伐向前迈进,把侨乡建设得更加美好的。

参考资料:http://www.j2000.cn/bbs/viewthread.php?tid=322&extra=page%3D1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11-25
江门原隶属于新会县。民国14年(1925年)8月6日,广东省政府第二十一次会议决定将江门埠设立为省辖市;11日,委任李蟠为江门市政筹备专员。江门设市后,新会的莱阳、紫坭、白沙、水南、北街同时划归江门市管辖。11月26日,江门市政府挂牌成立,机关设在舂砍街原石湾庙。市政厅设公安局,下辖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共5个警察区署。民国20年(1931年)2月,江门分设东镇、中镇、西镇、北街、河南5个镇。江门被设为广东省辖市,是江门市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是江门经济发展的历史必然,又极大地促进了当时江门的社会发展。
第2个回答  2006-11-25
1925年
第3个回答  2006-12-09
相当夸张的历史
第4个回答  2006-11-26
要了解江门的由来必须先了解新会:
新会历史悠久,三国时称平夷县,南北朝宋永初元年(420年),设新会郡,隋唐称冈州,北宋时范围最大,辖12县全境,为本地区的政治中心。后逐渐划出中山、顺德、台山、开平、鹤山等县。1925年划出江门市,1931年又收回。1983年后,实行市管县,属江门市;1992年10月撤县设市;2002年撤市设区,并入江门市。城区为会城镇,直到江门设市之前,新会一直是本地区的中心城市。
江门市区因地处西江与其支流——蓬江的会合处,江南的烟墩山和江北的蓬莱山对峙如门,故名"江门"。江门建市前为新会县属地。早在元末明初(公元1368-1388年),这里便形成墟集。十七世纪初,江门墟因商贸而兴盛,逐渐成为珠江三角洲的一个贸易中心,西江中下游一带的商品多在此地集散。1902年,江门被辟为对外通商口岸,1904年设江门北街海关,为广东八大关之一。西方近代工业与文化也随之引入和发展。1925年,江门定为省辖市。1931年撤销市建制,复归新会县辖。1949年10月23日江门解放。1951年1月江门改为省辖市。以后又先后分属过粤中行署、肇庆专区、佛山专区管辖。1983年,江门市定为省辖地级市,实行市管县新体制,下辖新会、台山、开平、恩平、鹤山和阳江、阳春7县。1988年,阳江、阳春分出另设阳江市。1992年至1994年五县先后撤县设市,由江门市代管。
2002年9月撤销县级新会市设立江门市新会区,新会区辖原县级新会市的会城镇、大泽镇、司前镇、沙堆镇、古井镇、三江镇、崖门镇、双水镇、罗坑镇、大鳌镇、睦洲镇,区人民政府驻会城镇,将原县级新会市的棠下镇、荷塘镇、杜阮镇划归江门市蓬江区管辖。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