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犯了错,家长应该怎么处理

如题所述

很多父母在孩子犯了错后,会不问青红皂白地批评孩子,不给孩子解释的时间和机会,这种做法其实是很自私的,除了发泄自己的怒气、缓解自己的情绪之外,对孩子起不到任何教育的作用。

有的父母认为,孩子犯了错就要马上教训孩子,让孩子吸取教训,这样孩子以后就不会再犯了;

有的父母还会在孩子做事之前就提醒孩子不要犯错。这种做法虽然可以提醒孩子,让孩子尽量避免出错,但是,也会令孩子做起事来缩手缩脚,变得胆小怕事,失去没有想象力和探索精神的。

孩子很喜欢帮妈妈干活

父母不要担心孩子犯错,因为孩子的成长,正是在犯错中完成的。只要父母正确地对待孩子的错误,那么孩子犯错的经历,正是他成长中的一种宝贵资源。

那么,孩子犯了错,父母应该怎样处理呢?

一、父母要先分析原因,再决定要不要批评孩子

孩子做错了事,很多时候并不是故意的。所以,父母不能不问缘由就责骂和批评孩子。如果孩子只是因为经验不足而发生错误的,父母就不应该批评孩子。

父母的正确做法是:孩子犯了错,父母要先问清楚事情的真相,再根据事情的性质来决定要不要批评孩子。如果孩子做这件事情的出发点是好的,即使他产生了失误,父母也要冷静地处理,帮助孩子分析原因,并指导孩子找到正确的处理方法。

例如上文中的盈盈,她是因为想帮妈妈的忙才会把碗打碎的。但是,盈盈妈妈不但不安慰她,反而因此而责怪她,这样,盈盈以后做事很容易会产生退缩的不良心理的。

妈妈应该先安慰受到惊吓的孩子,然后再教孩子正确的做法,使如怎么拿碗才不容易滑手;拿着碗的时候,要慢慢走等等。这样不但不会影响孩子的心理,还能让孩子学会怎样收碗。

二、父母可趁孩子犯错的时候,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

孩子做错了事情后,父母要和孩子分析出错原因,引导孩子思考出正确的做法。另外,父母还可以鼓励孩子散发思维,寻找更多的可能性。

孩子往往会有很多奇妙的想法,因此,父母千万不能因为孩子第一次做错了,而否定孩子的后面的想法。对于孩子的想法,父母要一如既往地支持他,鼓励他,这样才可以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

三、父母批评孩子的时候,要注意态度

孩子做错了事情,即使父母不批评他,他自己的内心肯定也很不安、很难过的。这时候如果父母还对他严加指责,那么,他不但不会马上改正错误,可能还会因为害怕、或者反叛而犯更多的错误。

孩子犯了错,家长肯定是要指出他的错误,并引导他改正的。但是,父母在指出孩子错误的时候,要注意自己的态度,千万不能对孩子非打即骂。

父母要尽量心平气和地指出孩子的错误,好好地和孩子一起分析出错的原因,找出解决的办法,这样孩子才会容易接受父母的批评和建议。

四、父母鼓励孩子的时候,一定要真诚

孩子犯错后,父母对孩子的鼓励一定要发自内心,不要随便地敷衍孩子。

例如父母不能在孩子出错后,敷衍地对孩子说“你其实很棒”,而是应该正视孩子犯了错的事实,告诉孩子,虽然他犯了错,但是,爸爸妈妈看到了他的努力,只要他找到出错的原因并且纠正,那么,他一定能够获得成功的。

俗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父母要明白,犯错对于孩子来说,是一种宝贵的资源。父母不要担心孩子犯错,而是要给孩子犯错的权利和空间。孩子只有不怕犯错,才会勇敢去尝试;只有勇敢去尝试,孩子才能获得进步,才会逐渐成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3-04
小孩子天性随性之至,一切都是按照他们情之所至,没有是非标准,只有他们自己的意愿,但是这些行为如果被放到大人的行为准则里面,就或多或少会有一些对错的标准了。那么,小孩子如果犯了错,我们应该如何做好亲子教育呢?大人又应该如何面对呢?
1、制止并讲清道理

如果孩子是明知故犯的一些坏行为,要不断的制止并且讲清道理,甚至应该予以惩罚。当孩子不好好吃饭,并且把饭菜撒的到处都是的时候,应该讲明要爱惜粮食,如果饱了可以离开餐桌,但是不可以浪费粮食,如果孩子继续,则应该立刻带他离开餐桌。
2、幽默搞定
如果孩子无礼哭闹不止,无视、转移注意力、讲道理都无济于事的情况,家长可以使用幽默的手段,如:对他说:你哭吧,我等你一会儿。然后就微笑的看着他哭,他就继续哭,家长就继续笑,直到笑不可支的浑身乱颤。孩子知道哭下去无用就会放弃。但此方式不适用于公众场合,否则孩子会太失面子。
3、冷处理
只是应对孩子任性行为的手段之一,因为某些行为孩子是无意的,如果不予理睬,不给予强化,可能就不会再出现了。所以在头三次出现坏行为时,比如说脏话、打人,家长可以假装没看到没听见。
4、惩罚手段
当上述手段均不起作用是,可以考虑取消孩子喜欢的某件事,如不许看卡通片;或者让他坐在一个固定的小椅子上反思,并且清楚的讲出自己做了什么错事,为什么,以后怎么做等等。
5、转移注意力
对于危险的行为,比如开煤气、摸插头等行为,是一定要立刻制止的,并且用严肃的表情及语言告诉孩子这是危险的,不能再做,之后用转移注意力的方式让孩子离开。
很多人在小时候都挨过家长打吧,儿童心理学家认为这不是教育犯错孩子的最好办法,体罚可能会对孩子造成心理影响。专家给出了如上5种教育孩子的建议,根据孩子犯的不同错而选择不同的教育惩罚方式会更有效。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9-19

孩子犯了错误,家长批评孩子时,为什么有些孩子就是不肯认错?其实问题出在大人身上。在批评孩子时如果能注意下面这些问题,孩子通常就容易接受你的批评了。

只谈眼前不翻旧账做错的事已经批评过了就应该“结案”了,不要老是记着孩子以前不好的地方,让孩子觉得在父母面前永无法翻身。孩子正处在学习做人的过程中,父母要原谅孩子的过错,动辄翻老账,这样很伤孩子幼稚的心,孩子是不会接受的。

不能只注意孩子的错处当我们动怒时常常会急于让孩子认错,会直接针对孩子所做的错事切入。然而,孩子其实不是从小到大都只做错事,必定还有许多可取之处。如果我们只针对眼前的错事指责他,而忽略了他的优点,就很容易让孩子觉得大人眼中只看到他不好的行为,似乎大人并不了解他整个人,孩子努力把事情做好以后,往往需要我们的赞扬。同样道理,在我们批评孩子时,也应先对孩子做得好的方面给予肯定,然后再指出做得不对的地方,要让孩子知道家长不是光把眼睛盯住他的错处。

增加身体接触在批评孩子时可以搂着他的肩膀说话,或拉着他的手讲道理给他听。我们都知道忠言逆耳,有些听不得一句重话的孩子会非常排斥所有指责他的话。所以当我们实在需要责备他时,应该用眼睛正视孩子,在说着指责他的话时,身体部分要有接触,这样就能达到恩威并用的效果。

批评过后要表达对孩子的感情依旧批评过后,父母不要一直板着脸说话或不理睬孩子,如果本来打算和孩子出去玩,也不能以孩子今天做错事为理由不带他出去。要让孩子知道,做错了事就应受到批评,但父母不会因为他做了错事就不爱他。

第3个回答  2020-12-22

孩子犯错,不要批评,不要指责,家长学会说这七句话,孩子会越来越懂事

第4个回答  2018-03-04
我个人认为,应该好好跟孩子讲道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