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现有技术条件的限制以及相关使用和训练的因素,导致核动力飞机一直没能够出现,虽然有不少国家在这些方面都做过尝试,最终也觉得现在这个环境下制造的核动力飞机过于鸡肋,所以还没有能被应用于实际作战方面的核动力飞机出现。
核动力装置在工作的时候需要满足非常多的条件,所以外设施的体积比较大,重量也不轻,只能搭载在大型设施之上。
船舶的排水量非常大,所以有较大的空间可以容纳更多的设施,所以在核动力技术成熟之后,首先会在船舶上使用,满足船舶航行的动力需求,后期又开发出了核动力潜艇,应用范围越来越广。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装置的体积正在逐渐减小,已经具备了更多的应用条件,美国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着手研究核动力飞机,不过这种飞机的体积仍然较大,能够应用的条件也很少,一旦飞机坠毁会产生很多的潜在核辐射危险,相比较来说并没有太大的使用价值,所以被迫取消了这一计划。
一旦核动力飞机出现,列装部队之后就要经常训练,而飞机训练的区域大多在本国的领空,一旦飞机发生事故,很容易对本国民众的安全造成威胁,核辐射的危害范围十分广泛,没有那个国家能容忍天空中时刻飘浮着危险的核弹头,除非能保证飞机坠毁的时候核动力装置不会爆炸,否则这种飞机在短时间内都不会被制造出来列装部队。
自冷战之后,各大拥核国家都签订了相关协议,承诺不率先使用核武器,而核动力飞机在对敌方进行打击的时候必然要穿越敌方的控制区域,一旦飞机坠毁就等于是一个核弹头之间攻击敌方,所以拨打国家都会禁止核动力飞机的出现,这是一种变相的核武器。
核动力飞机在驾驶过程中也有较大的危险,但环境十分复杂,飞机在受损之后是有机会飞回到本国机场的,但是泄漏的核动力装置会伤害到飞行员及本国的武装人员,所以对于本国人来说,核动力飞机也是一件非常危险的武器。
基于以上种种条件,核动力飞机只存在于概念之上,各大国都会进行试验性研制,但是却没有想过把它拿来作为实战应用。也许不少国家的实验室中都有核动力飞机的模型,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真的很难找到一架。
现在可以实际应用的核动力装置都是核裂变装置,不仅污染非常严重,而且非常危险。将来技术成熟之后,核聚变能够应用到现实生活当中,也许会出现以核聚变动力为能源的核动力飞机。
二战结束前夕,随着美国在日本投下原子弹的两声巨响,人类进入了核武时代,二战结束后不久,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不约而同地,将研发和生产各种核武器,作为军事发展得重点,当然在取得重大进展的同时,这其中也不乏昙花一现,堪称“脑洞大开”的核武器,本期军师和小伙伴们聊一聊“永不疲倦的铁鸟”。
我们有核潜艇和核动力航母,为什么没有核动力飞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美国在上世纪50年代花费了10.4亿美元来回答。1946年美国推出了核动力轰炸机计划,对当时世界上最大的B36远程战略轰炸机进行了改装,成为核动力飞机项目的试验载机,改名为NB-36H(N为“核”nuclear首字母),安装通电气公司研发的核反应堆,并进行试飞。
1955年,美国做了一次“热传导反应堆试验”,测试数据显示,这种发动机能使飞机在740公里/时的速度下巡航,可连续飞行4.8万公里,绕地球飞行一圈,就算现代喷气式飞机最远仅为一万多公里,因此核动力飞机被称为“永不疲倦的铁鸟”。此后这只“铁鸟”搭载反应堆进行了47次试飞。每次飞行时,都有一架满载全副武装的陆战队员的波音C-97运输机伴飞。一旦NB-36H坠毁,C-97上的士兵马上跳伞并负责封锁坠机现场。
试验期间并没有使用反应堆提供动力,但获得了关于核辐射影响的大量数据。此外,考虑到飞机一旦坠毁,核泄露将无法避免,再加上核动力飞机实用性不高,美国最终将NB-36H拆毁。
在美国研发核动力飞机期间,苏联克格勃特工们也没有闲着,得知这一情报后,1955年,苏联成立核动力飞机项目,任务分派给了图波列夫设计局与另外一家设计局。图波列夫将一架图95“熊”式轰炸机改装为核动力轰炸机,把核反应堆放在了机腹的弹仓,1956年图-95LAL横空出世。一共进行了34次试飞,核反应堆开启了几次,实验数据显示图95LAL在理论上使用一镑浓缩铀燃料能够绕地球赤道飞行80圈。不过它命运跟NB-36H一样,没使用过核动力飞行就下马了。
采用核动力的话,需要把核反应装置小型化,技术难度太大,而且万一在使用时发生事故,就可能会引发核污染,类似一个小型的切尔诺贝利事故。随着弹道导弹与航空高效涡轮发动机技术的发展,投入了巨大财力和人力的核动力飞机已经没有实在的意义,这也是当今世界各国不再研制核动力飞机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