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因残疾年迈而劳动能力弱情况怎么写

如题所述

我是xx学校xxxx院系xx班的xx同学,我来自xxx市xx县xx镇xxx村。那里交通阻塞,经济落后。我此刻十分需要领导、学校、国家帮忙我,帮我和我的家庭渡过难关,让我能有幸和其他的同学一齐顺利完成学业。

我家有四口人:爸爸,妈妈,弟弟和我。我的爸爸妈妈都是农民靠种田为生,基本没有经济来源。爸爸已年过50体力渐衰,偶尔重病;妈妈已生病卧床14年,每一天都要打针吃药,每过一段时光要做一次手术,每年需要大笔治疗费用,14年来为了供我上学,妈妈一向没去医院好好治疗过。


去年她已病入膏肓到医院看时医生说需要做手术,妈妈为了省点钱一向拖到今年五月份才做了手术;弟弟今年17岁,去年正上初三但因支付不起学费而辍学在家。此刻我家已经负债累累了,已经像信用社借款2万元,其他借款3万元。


2007年经过多年的努力,带着全家人的梦想,我最后考上了大学。但是高昂的学费却让我们一家更强烈地感受到了生活的不易。我思考到家里的实际状况,我原打算放下继续求学这条道路,早日参加工作来减轻父亲的负担,贴补家用。但是父亲透过自身的经历,深切体会到了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只有教育才能改变命运,只有教育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家里的生活状况。


所以为了让我将来能有更多的机会,在教育质量口碑良好,学风严谨的学校中理解更好的教育,全家人经过仔细筛选,多方考证,最终在高考志愿书上坚定地写下了xxxxxxxxx这几个沉甸甸的字。但这一年8400的巨额学费是我家2年不吃不喝也攒不出来的。而我的父母情愿为了我的前途,我们家的未来背负超过4万的债务。多亏了我的父母、亲戚,朋友,我得到了和别的孩子一样的机会,来到了美丽神圣的大学,坐在这明亮宽敞的教室里,理解更好的教育。


大学两年以来,我深知着上学的机会来之不易。我省吃简用,化压力为动力,化爱为能量,无时无刻不再努力着,各门功课均到达优良水平,用心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热心帮忙同学,大一是透过了普通话二级,英语B级考试,计算机省一级,大二时参加了计算机二级的考试,我期望透过我的努力,能让我的家人宽慰,用良好的成绩来回报帮忙过我的亲人和朋友,来回报国家和社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8
你如果想申请补助救济金的话,你需要提供相关的材料,能够证明你的家庭成员确实因为残疾年迈而丧失了劳动能力。首先你要有残疾证,因为残疾证是能够证明身体有残疾的,要提供出来才能够证明没有劳动能力,然后还要看你的残疾证是几级,是有相关规定的,达到多少级给多少的钱,所以说残疾证你一定要先办下来。只有这样才能够证明残疾年迈而劳动能力弱的情况。
家庭因残疾年迈而劳动能力弱情况怎么写
这位知友,填写今天经济状况表格,必须认真并据实填写,要实话实说,不能弄虚作假,数字真实可靠,因为有关部门要检查落实的。残疾年迈而劳动能力弱,可以填写无劳动能力或丧失劳动能力即可。
填写今天经济状况表格,必须认真并据实填写,要实话实说,不能弄虚作假,数字真实可靠,因为有关部门要检查落实的。残疾年迈而劳动能力弱,可以填写无劳动能力或丧失劳动能力即可。
基本上就是这样的大致内容,按照上面的表格提示进行填写即可。
第2个回答  2019-09-12
家庭因残疾年迈而劳动能力弱情况怎么写
这位知友,填写今天经济状况表格,必须认真并据实填写,要实话实说,不能弄虚作假,数字真实可靠,因为有关部门要检查落实的。残疾年迈而劳动能力弱,可以填写无劳动能力或丧失劳动能力即可。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9-18
家庭因残疾年迈而劳动能力弱情况怎么写?家庭因残疾年迈而劳动能力弱情况怎么写
这位知友,填写今天经济状况表格,必须认真并据实填写,要实话实说,不能弄虚作假,数字真实可靠,因为有关部门要检查落实的。残疾年迈而劳动能力弱,可以填写无劳动能力或丧失劳动能力即可。
第4个回答  2020-09-18
二级残疾属于重度残疾,有生活补贴和护理补贴(残疾人“两项”补贴),但各省市残疾人补贴的力度和范围不同,领取残疾人“两项”补贴的办证时间节点也有要求(本人所在的省市,领取残疾人两项补贴的办证时间节点是上一年度的9月30日之前办证的残疾人可以领取补贴)建议去找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也可以直接找残联部门咨询一下(乡镇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如果不了解相关政策,一般打电话咨询残联部门,这样可以少跑路)。

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认定的三个因素是户籍、家庭收入、家庭财产。户籍是指必须在户籍所在地申请,家庭收入是指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以家庭共同生活成员为准),家庭财产是指如果家庭成员中有汽车,大型机械车辆等,不能申请城乡低保。生活困难残疾人给予家庭造成一定经济负担压力,可以单独申请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建议可以去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咨询相关具体政策或者直接去当地民政部门。(乡镇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如果不了解相关政策,一般打电话咨询民政部门,这样可以少跑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