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发展处于什么什么什么三期叠加的阶段

如题所述

我国经济发展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阶段。

1、增长速度换挡期

增长速度进入换挡期,是由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改革开放30多年来年均近10%的持续高增长,把中国经济带到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随着国民经济总量等基数增大,支撑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源、自然资源以及制度安排和经济政策等要素正在发生变化。

从劳动力、资本、技术进步等生产要素结构分析,从一、二、三次产业结构分析,可看到,国家经济增长速度下降是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现象,是一个发生在实体经济层面上的自然过程。

2、结构调整阵痛期

结构调整面临阵痛期,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动选择。2011年以来很多地方持续出现的雾霾天气,让人们认识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刻不容缓。而当前金融与经济数据的不同步现象,其主要根源也在于结构性问题。

经济增速的放缓,以及国际金融危机的长期化、各国应对危机加快结构调整的积极成效,增强了用市场机制倒逼经济结构调整的紧迫感。结构调整不是免费午餐。

为了化解过剩产能,优化产业结构,一些行业难免受到较大冲击,有些企业甚至会退出市场,这些不得不付出的代价就是结构调整中的“阵痛”。

3、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

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是化解多年来积累的深层次矛盾的必经阶段。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国家经济遭受巨大冲击。为扭转增速下滑过快造成的不利影响,政府及时采取拉动内需和产业振兴等一揽子刺激政策,推动经济增长迅速企稳回升。

从2008年底到整个2009年和2011年初,刺激政策产生了好的效果,经济增速最高时达到了11.9%,中国经济率先走出危机阴影,也对世界经济起到了“压舱石”的作用。这是非常时期的非常政策所产生的红利。

从2011年二季度开始,经济增速逐级回落,可以理解为进入了前期刺激政策的消化期。在这个阶段,虽然刺激政策逐步退出,但政策的累积效应和溢出效应还在发挥作用,对经济结构继续产生深远影响,也使当期宏观政策的选择受到掣肘,调控余地大为缩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