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表是怎么分类的啊

比如机械表分为什么什么 , 电子表分什么什么... 名牌手表

分析如下: 

机械表可分为手动机械表和自动机械表两种;电子表可分为数字式石英电子手表、指针式石英电子手表及自动石英表和光动能手表。

一、机械表

机械表又可分为手动机械表和自动机械表两种:

1、手动机械表:手上链机芯,转动表冠,机芯内弹簧将能量发放而推动手表运行。

2、自动机械表:自动上链机芯的动力是依靠机芯内的飞陀重量带动产生,当佩带手表的手臂摇摆就会带动飞陀转动,同时带动表内发条为手表上链。

二、电子表

可分为数字式石英电子手表、指针式石英电子手表及自动石英表和光动能手表
1、数字式石英电子手表:石英晶体的压电效应和两极管式液晶显示相结合的手表, 其功能完全由电子元件完成。

2、指针式石英表:石英表的能源来自氧化银扣式电池,氧化银扣式电池向集成电路提供特定电压之后,通过其中的振荡电路和石英谐振器使石英振子起振,形成振荡电路源。

3、自动石英手表:集自动机械表与石英表优点于一身。它无需电池,佩戴者可选择手动上链,也可选择自动充电。

4、光动能手表:首先通过太阳能晶片将光能转换成电能,并将电能储存在可循环使用的钛锂离子充电电池中,再由电池发出的电能通过集成电路产生脉冲信号到线圈并产生磁力驱动步进马达,由电能转换成动能,推动齿轮转动并带动指针来指示时间。

拓展资料:

从19世纪中期有人将计时挂表装上皮带,戴在手腕上使用开始,逐步改进、缩小体形、美化样式,发展成为手表。

世界上的第一只手表是于1868年由百达翡丽制造给匈牙利的Koscowicz伯爵夫人的。但这种形式的钟表,在当时并不流行。

1911年卡地亚正式将这种形式的钟表商业化,推出了著名的Santos手表。自此以后,手表便开始普及。

经历一个世纪的改进,1967年瑞士人首度将石英钟做成石英表,手表之后也由手动/自动上发条的形式,发展到用石英、电子等动力显示时间,并混合了较为简单的其他功能,例如计时、月相、量度脉搏等。

现代手表手表增加了更多复杂的功能,如:电子手帐、MP3、手机等形式。而部分手表亦同时变成了手饰的一种,重点已不在显示时间,而在于其设计、品牌、材质(如贵金属及钻石)等特征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手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1-12

1、根据标准的不同,手表可以分为许多不同的种类。在社交场合,人们一般都是依据价格来区分其种类的。按照这个标准,手表可被分为豪华表、高档表、中档表、低档表等四类。

2、按照风格分类:根据手表风格不同,手表还可以分为时尚手表,潮流手表,休闲手表,运动手表,商务手表。

扩展资料

机械表:手表机械式振动系统的计时仪器,如摆钟、摆轮钟等。其工作原理是利用了一个周期恒定的,持续振动的振动系统。把振动时的振动周期乘以振动次数,就等于所经过的时间,时间=手表振动周期×振动次数。

电子表:基本部分由电子元件构成。电子钟表的工作原理是根据“电生磁、磁生电”的物理现象设计而成。即由电能转换为磁能,再由磁能转换为机械能,带动时分针运转,达到计时目的。

晶体管摆轮表:就是以干电池为能源,用晶体管作为开关,摆轮游丝为振荡系统。

石英表:是用“石英晶体”作为振荡器,通过电子分频去控制马达运转,带动指针,走时精度很高。电子行针表。即是将电子机芯与石英机芯组合而成的,既有电子显示又有表针行走指示的手表。这类机芯如西铁城(Citizen Miyota Co.,Ltd)的T250机芯。

光波表:光动能电波表通过手表内置的电波接收器和天线,接收由发射塔发出的“标准时间”电波,获取时刻和日历等数据,自动校正手表的时间和日期。标准时间信号采用的是高精度铯原子手表的理论,十万年误差一秒。西铁城的电波手表全部采用光动能技术,利用任何可见光源作为能源驱动。只要有光就有能量,只要能接收到电波就永远不会有误差。

电子纸手表:国产电子纸手表电子纸手表是内部装配有电子纸显示屏的手表,其可以显示时间,星期,日期。 

潜水表:所谓潜水表,顾名思义指的是经过防水处理、供潜水使用的手表。一般的防水表并不能用以潜水,潜水表一定要符合严格的规定,并非防水性够强就能叫做潜水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手表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5-20

手表机芯的种类:

1、自动机械机芯:目前大部分的机械表都是自动机芯的,毕竟自动机芯只要佩戴者每天带出来晃悠几圈就可以上发条,省事多了,原理就是利用手晃动产生的动能,带动机芯里的摆陀摆动,摆动产生的动力则来驱动发条,由于结构比较精密复杂,因此手表的厚度会比一般的手动上发条的手表厚一些。

2、手动机械机芯:手动机械机芯的厚度较一般自动上链的表薄一些,相对的整只手表的重量就较轻,需要手动上发条,但过度上紧发条会导致手表损坏,因此通常建议一天只需上满一次发条,定期旋转表把,为机芯提供动力。

3、石英机芯:世界上第一只石英表诞生于1967年,很多人觉得稳定的石英机芯的出现,会使机械表退出历史的舞台,但毫无疑问拥有独特魅力的机械表与石英表依然分庭抗礼,石英表的走时由电池能源驱动,允许的误差范围为±15秒/月,哪怕是廉价的石英机芯也能保持相当高的稳定性。

4、自动石英:是一种装备自动发电系统的机芯。无需电池的精确石英时计,用手转动中央转轴或利用手臂的摆动而带动表内的摆跎转动,而转动时微型发电器产生的电能传送到储电及供电功能的电容,电容稳定地输出电能而推动微型电路石英计时装置。

5、光动能机芯:光动能机芯有点类似于光合作用的植物,通过太阳能晶片将光能转换成电能,再将电能储存在钛锂离子充电电池中,通过集成电路产生脉冲信号到线圈并产生磁力驱动步进马达,由电能转换成动能,推动齿轮转动并带动指针来指示时间。

第3个回答  2019-04-30

手表一般是分为石英表与机械表

机械表

发条是为手表提供能量的零件,圈绕在条盒内。利用条轴上的铣方槽上紧发条。条轴的方槽是由上条机构驱动。手表在无复上条情况下,即能走时36到50小时左右。由于发条经受明显的应力,时常会导致断裂,因此,当前,采用合金材料,使机械表发条几乎不断裂。发条储存一定的能量,以均匀小量地分配给振荡器。为此,提供的能量通过轮列组,由轮列组以相同比例缩减传输力的同时增加圈数。该轮列组包括4只轮和4只齿轮,后3只轮是铆压在前3只齿轮上。在该示意图上,斜线表示动件之间的啮合,而横线则表示动件铆接在相同轴上。第一只轮是圆周铣齿的条盒轮。最后一只轮是擒纵机构齿轮,擒纵轮铆压在该齿轮上。擒纵轮属于分配机构及计数器。 条盒轮转一圈约6小时,在此段时间内,擒纵齿轮和擒纵轮转约3600圈。这数字代表第一只轮和最后一只轮之间的旋转频率比。该比例始终在此数值范围内。一般都设法使齿轮和分轮在手表的中心,并每小时转一圈。

机械表做得比较好的瑞士和德国,其中德国的TUTIMAR手表机芯是不错的

石英表

石英晶体每秒的振动次数高达32768次,我们可以设计简易的电路来计算它振动的次数,当它数到32768次时,电路会传出讯息,让秒针往前走一秒。

因为石英的振动相当规律,即使是便宜的石英表,一天之内的误差率也不会超过1秒。

石英表也可叫做“石英振动式电子表”,因为它是利用石英片的“发振现象”。

当石英接受到外部的加力电压,就会有变形及伸缩的性质,相反,若压缩石英,便会使石英两端产生电力;这样的性质在很多结晶体上也可见到,称为“压电效应”。

石英表就是利用周期性持续“发振”的水晶,为我们带来准确的时间。

首先,将石英表内的石英片上加电,石英便会以32768赫兹的频率,正确地振动;然后必须将此频率化成1Hz(电流一秒间的一次变化)的信号电流周波数。

再增加些信号的幅度(由于因振动而产生的电流甚弱),跟着些信号电流再发动转子齿轮,表上的秒针便会随之发动。

之后分针,时针的跳动则关乎于机械结构上的原理,如:秒针跳动60下,分针便会跳一下。

所有石英表都装有一粒电池。它为一块集成电路和一个石英谐振器提供能量,每秒振动32768次。还有比这更快的。集成电路是表的“大脑”。它控制着石英谐振器的振动,并起着分频器的作用。32768次振动被对半分割15次,以达到每秒产生一次脉冲。 有了一秒这个时间的“原材料”,就能驱动钟表。

石英晶体的应用使得手表可以大量生产,不但生产速度比以前快很多,价格也随之下降。每年约可制造5亿只手表,供应全球使用。

第4个回答  2020-04-05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