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小心被猫抓伤出血了,需要打针么?

如题所述

这种被猫抓伤的情况仍然属于危险暴露,需要及时注射狂犬疫苗。要注意局部碘伏消毒,防止出现感染。注意饮食要清淡,不能吃辛辣的食物。

通常来说,被猫抓伤是不会有问题的,因为猫爪上不会带有狂犬病毒,这类病毒所需的环境要求较高,在外界很难存活。狂犬病毒通常存在动物的体液中,例如血液、唾液中。如果你被带有病毒的猫抓伤了,并且猫本身也受伤了,它的血液正好流到了你的伤口了,这样你就可能被传染上了。

所以,被猫抓伤后应该立即到医院去注射狂疫病疫苗,人被猫狗之类的动物抓伤咬伤,无论是否出血,只要皮肤粘膜有破损,都应注射狂犬病疫苗,否则是有可能感染狂犬病的。打针费用在280~500左右。

1、就地及时(最好是在咬伤后几分钟内)对伤口进行清洗消毒,对较深的伤口,用注射器伸人伤口深部进行灌注清洗,做到全面彻底。再用75%乙醇消毒,继而用浓碘酊涂擦。局部伤口处理愈早愈好,即使延迟1~2天甚至3~4天也不应忽视局部处理,此时如果伤口已结痂,也应将结痂去掉后按上法处理。

2、伤口不宜包扎、缝口,开放性伤口应尽可能暴露。如果伤口必须包扎缝合(如侵入大血管),则应保证伤口已彻底清洗消毒并已按上述方法使用抗狂犬病血清。

3、必要时使用抗生素或精制破伤风抗毒素。

4、严重咬伤者伤口周围及底部需注射抗狂犬病血清,或使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5、该疫苗的预防效果以中和抗体水平和保护率为主要指标。初次免疫,中和抗体在接种疫苗开始7~10天出现,5针免疫后均能达到保护水平(要求≧0.5IU/ml)。抗体维持时间至少半年。全程接种半年以后再次咬伤者应重新进行全程免疫。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6-20

为了安全起见还是要打狂犬疫苗的,如果近期内已经打过了就可以放心了,不用补打疫苗。如果伤口不深就可以用清水冲洗,之后擦拭碘酒或酒精。

如果伤口比较大或伤口比较深,您最好还是先做好消毒工作,然后尽快去医院看一下,因为伤口太大或太深都不利于恢复,这时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去医院听从医生的建议。

1、如果是家养的猫咪,不经常出门,您又给猫咪定期打过疫苗,那么当您被猫抓伤出血后就就不用打针,因为家猫不经常接触外面的世界,所以也就不会有狂犬病毒,大家完全可以放心。

2、如果是被小野猫或是非家养猫咪抓伤出血,那么就一定要打针,因为我们无法保证这类猫咪的身体内是否有狂犬病或其他疾病,所以要是被这类猫咪抓伤后就一定要去医院打针。

为了防止抓伤可以,不要惩罚猫咪,许多猫咪并非是有意抓伤主人,有时候猫咪只是正常防卫行为,惩罚猫只会增强它以后的攻击性。

每周修剪一次猫爪,可以降低抓伤人的风险,尽量使用专业猫咪指甲剪。逗流浪猫玩得时候

不管是大猫还是小猫,动作尽量不要太粗鲁,不然它们可能会抓挠、啃咬你。

第2个回答  2020-03-14

第3个回答  2019-12-10

被猫抓伤出血是需要打狂犬病疫苗的【视频:被犬猫咬伤怎么办】,任何可疑接触狂犬病毒,如被动物,包括貌似健康的动物咬伤、抓伤,即使很轻的抓伤,皮肤粘膜被动物舔过,都必须接种狂犬病疫苗。具体的处理流程可以参考以下步骤:

1.紧急处理。被抓后首先要马上用流动的水冲洗被抓的地方,如果有肥皂水更好, 用碱性的肥皂水冲洗伤处,连续冲数分钟,再用酒精或者碘伏进行消毒【视频:犬猫咬伤后如何快速处理伤口】。

2.接种疫苗。在被抓后24小时内及时前往医院注射狂犬疫苗【视频:狂犬疫苗注射相关事项】。

3.观察。如果有条件的话,观察咬你的猫,如果10天内,这个猫还没有因狂犬病发病死亡,你就可以终止狂犬病预苗注射,可以判定你根本没有被传染上狂犬病【视频:十日观察法】。如果是被流浪猫或者野猫咬伤,无法检测猫的死活,还是老老实实把疫苗接种完。

~~扩展阅读:

1.视频:人得狂犬病后的表现

2.视频:家养猫是否需要接种狂犬疫苗?

第4个回答  2019-06-19

被猫抓伤出血后最好打针。

我们第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的猫,是不是一个正规的,就是打过疫苗的猫,如果说进行正规的一些场所进来的一些猫,打过疫苗了,正常免疫的猫,我们被抓伤以后,看深浅程度。

如果深的话,我们要让血先流一会,当然打疫苗,最好是打狂犬疫苗,因为狂犬疫苗,能够预防,狂犬病死亡率是百分之百,一旦发病就没有治疗的可能,所以说最好打一些免疫球蛋白和疫苗。

也可以先用浓度为20%的肥皂水冲洗伤口15-20分钟,完成冲洗后在伤口处挤压出部分血液,但注意不要用嘴吸,然后用酒精、碘酒等医用消毒药品将伤口消毒,再去疾控中心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狂犬疫苗注射。

疫苗接种期间,注意防止剧烈的体育运动,不要喝浓茶咖啡,不要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不要饮酒,过量饮酒,饮浓茶或咖啡,食用刺激性食物和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可能会影响疫苗免疫应答,也可能引起疫苗注射反应,在此期间,还应尽量避免使用皮质醇类激素,免疫抑制剂和抗疟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