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的“而”表顺承和表修饰表转折表并列,是什么意思,不懂。 能举个例子吗?详细一点好吗。

如题所述

“而”在文言文中是一个非常常见的连词,它可以表示多种关系。你提到的关系主要是顺承、修饰、转折和并列。下面我将为你详细解释一下这些关系,并且附有例子。
1. 表顺承:在这种关系中,“而”连接的两个句子有时间的先后关系。也就是说,第一个句子中的动作或事件发生在第二个句子中的动作或事件之前。例如:
例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出自《论语》)(学习并且按时复习,不是很愉快吗?)
解释:“学”和“时习之”是顺承关系,因为首先要学习,然后才能按时复习。
2. 表修饰:在这种关系中,“而”连接的两个句子中,第一个句子描述或限制第二个句子的方式、程度或条件。例如:
例句:“其言娓娓,其貌尊严,而一至于不可挽以迁。”(出自《史记·魏公子列传》)
解释:“娓娓”和“尊严”是用来修饰“言”和“貌”的,表明说话的样子和尊荣的外表。
3. 表转折:在这种关系中,“而”连接的两个句子意义相反或相对。例如:
例句:“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出自《庄子·养生主》)
解释:“生也有涯”和“知也无涯”是转折关系,因为生的有限和知的无限形成了对比。
4. 表并列:在这种关系中,“而”连接的两个句子是平等的关系,它们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想法。例如:
例句:“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出自《六国论》)
解释:“诸侯之地有限”和“暴秦之欲无厌”是并列关系,它们共同描述了诸侯国的土地有限,而暴秦的欲望却没有止境的情况。
希望这些解释和例子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文言文中的“而”。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欢迎随时提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1-30
你把他带到具体语境里看一下,翻译出来是“但是”的意思的,就是表示转折(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如果“而”连接两个名词或形容词的,也就是相同词性,就是表示并列(而人民少禽兽多)。如果“而”之前的词用来修饰后面的词语,就表示修饰(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表承接,就是“而”可以解释为“接着”,像:余方心动欲还,而大水发于水上。
第2个回答  2019-11-25
1、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例如: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2、表示偏正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例如:
一丝而累,以至于寸。
招而往暮而归
3、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例如:
人而无信,不知其也。
4、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例如: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5、表示承递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例如: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通“如”:好像,如同。例如:
军惊而坏都舍。
7、通“尔”,你,你的,例如:
若欲死而父。
8、等同于罢了。例如:
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9、等同于才,方才。例如:
赖肤觉之助,而后见为体。
10、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相当于“何况”。例如: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