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大多艺术家在身前默默无闻,死后的作品才价值连城?

如题所述

因为大多数在艺术上能成名成家的创作者,都必然是在某一项艺术中拥有非常强大的创作能力,他们的作品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必然是前卫的,具有冲击力,自然也是不被人所接受的。

人们从出生开始就会受到周围的影响,对这个世界产生一种固有认知,比如在封建社会,人们认为女人应该端庄贤淑,应该裹小脚,因此在面对思想觉悟比较高的女性时,就会认为她们是大逆不道的存在,因此不会理解和接受她们的行为。

艺术也是一样,就拿绘画来说,如果人们认定了与实物更为相似的作品为美,那么抽象派作品刚刚问世的时候显然就不会符合他们的审美。

但是真正能吸引人的作品是必然会发光发热的,会随着时间的发展得到证明,就会重新被世人所接受。举一个大家都熟悉的例子,周杰伦华语乐坛最有影响力的天王,在刚刚成名的时候也是被大家所质疑,但是他的作品随着时间的沉淀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此外,优秀的艺术家必然在自己的领域是拥有绝对的实力的,然而这种实力并不会与生俱来,而是他们花费了非常大的精力钻研出来的。

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当一个人把自己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了某一件事上,那么他的其他方面有可能就是比较糟糕的,比如说性格与为人处世上,这些艺术家大部分都不擅长,甚至有些在其他人眼里不可理喻的毛病,不被人喜欢,连带着他们的作品也受到了牵连。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8-05
有些艺术家的审美是超前的,超越了自身所处时代的大众审美。这样的艺术家,注定不会被当时的艺术主流文化接受,只能明珠蒙尘。只有等,等到时代的审美能够追上艺术家的个人审美,这种美才会被发现。

这些活着不被认可,人死后作品反而大放异彩的艺术家,大多是自成一派的开派人物,与所处时代的主流艺术大相径庭,甚至可以说是背道而驰,是一种“反主流艺术”的艺术。

后印象主义的先驱梵高,就是最好的例子,活着时穷困潦倒,死后闻名世界。

梵高所处的19世纪中期,艺术风潮是以印象派和新印象派作品为主。梵高的作品则画风迥异,已经提前进化到后印象主义。而大众的审美眼光还停留在印象派的阶段,梵高的作品在大众眼里自然是一塌糊涂。

梵高的伟大在于,身处19世纪的梵高,已经敏锐的感知到了20世纪的审美,并创作出注定会在20世纪的大放异彩的作品。

同样,这亦是梵高生命的不幸之处。在审美道路上太过超前,终究要忍受大众审美落后带来的后遗症——不被理解。

艺术的发展,有其时代背景。而一个艺术新流派的先驱,必然是要走在时间前面的。大众审美是跟着艺术先驱前行的,走在最前面的先驱如果走的太快,甩开了身后的大众,只能独自忍受这份孤寂。

超前的艺术家,作品是留给时代欣赏的,而不是大众。只要艺术还在前进,就会有一个个“梵高”出现,这是不可避免的。
第2个回答  2019-08-05
在艺术绘画领域,常有这样一个现象,那就是某位著名的画家在世的时候穷困潦倒,可去世后他的作品却卖出了天价,有些人会说,这不难理解,物依稀为贵么,画家不在世了,作品具有不可复制性,当然更值钱了。

不过要说明的是,没有才华,蹩脚的画家不论在世还是去世后,画作都不值钱。而有才华的画家往往都不是那么为人所熟知,待他们进入暮年甚至去世,其艺术风格、成就重新收到社会的重视,人们经过认真审视发现其艺术价值后,他的作品就会价值倍增。再加上画家去世造成的其画作的不可再生性,故此往往价格疯长。

在世的画家当中,作品一般的也有很好价格的人不少,高水平的卖不动的也大有人在。这与画家的性格、素养、追求、高度有关,与书画市场的炒作、运作有关。不能以简单的书画价格,来衡量一个画家的实力水平。我敢说,前几年有些火热的画作,将来一定是废纸一张!

当然去世后 ,价值提升是因为这些艺术品成为不可再生资源!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作品画风超前。一位画家他的艺术风格与当时的绘画主流是格格不入的,那么他的作品将不被认可。比如梵高,他的画在那个时代太超前了,艺术形式,创作风格都属首创,同时代的人无法欣赏到它的美,没有市场,也就不值钱了。灵魂与市场总有几个世纪的差距,很正常,古今中外,莫过于此。
第3个回答  2019-08-05
艺术家的财富来自于其作品的价值,而其作品的价值可以分为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两部。
在评价一件艺术品的艺术价值的时候,我们更多是在说偏好,而非绝对的优劣。也正因如此,艺术家需要“流派”和“圈子”。在无法给予量化评价的情况下,艺术家们需要找到相同“流派”的艺术家互相支持,互相吹捧,以期造势。这是艺术界惯用的手段,与娱乐圈类似。或者说,艺术圈本身就是娱乐圈。

艺术品的经济价值这部分,才是重点。艺术品本身是没有任何经济价值的。我画一幅画,可能要倒贴钱才能送出去。然而别人画一幅画,有一家画廊乐意出500块钱买下,然后摆在展厅里,又恰巧有人花了700买下了,然后买主又出了点小名,死后藏品拍卖又以1000块钱拍出,这幅画就价值1000了。没有任何原因,只是因为“别人愿意花多少钱买”,这幅作品就值多少钱。最早买下的那家画廊所做的事情,就被称为“价值投资”。这全套流程下来是一个供求市场,而如果有经纪人愿意为艺术家造势,就变成了俗称的“炒作”。

欧洲的艺术品运营模式早在17世纪就已经非常成熟了。银行和投资人注资画廊,画廊寻找有潜力的艺术家,收购展览他的作品,然后推销给上流社会,最后再借助积累起来的名气将存货卖掉。这就是一个投资人创造文化艺术现象,让大众消费这个文化艺术现象,然后再牟利的过程。当下,艺术品市场依然以这个周期运作着,不过更加复杂了。

在这个供求市场里,投资人很重要,消费者的心态也很重要。梵高不是那种典型的活着的时候善于经营推广的人,同时他的作品比较前卫,就像后世认可的其他同时期伟大艺术家一样,创作的作品不算“适销对路”,所以就不好卖。对于艺术家来说,活着的时候没有打入上流社会的圈子,那么单靠手艺致富的可能性就变得极低。梵高是千千万万没做好公关营销的伟大艺术家中的一个而已。

当然,先锋艺术家并不是只能走穷困潦倒这一条路,善于营销的艺术家可以在活着的时候就功成名就,毕加索和达利大概就是这类代表了吧?总之,艺术有风险,入行需谨慎。

艺术家的财富来自于其作品的价值,而其作品的价值可以分为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两部分。

当然,先锋艺术家并不是只能走穷困潦倒这一条路,善于营销的艺术家可以在活着的时候就功成名就,毕加索和达利大概就是这类代表了吧?
第4个回答  2019-08-05
因为大多数艺术家他们的作品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必然是前卫的,具有冲击力的,自然也不是被人所接受的。但真正的能吸引的作品必然是会发光发热的,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得到证明,再后来就会被世人所接受。所以很多艺术家在生前默默无闻,死后作品价值连城。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