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党鼓书历史渊源

如题所述

上党鼓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乾隆初年,那时已有师徒间的民间演出班社。道光年间,艺人史金星在说唱表演中融入了地方小调、道士的“化缘调”和民间叫卖调,丰富了鼓子词的唱腔。咸丰初年,路永泉继承并发展了这一传统,创作了中篇和长篇连本书,引入地方戏和地方戏曲元素,使得唱腔音乐更为丰富优美。盲艺人苗喜来在此基础上,创新出“悲板”和“抢板”等唱腔,进一步提升了艺术表现力。


民国初期,第五代传人段明和在“鼓子词”上精益求精,丰富了唱腔板式,使之更加稳定和规范。抗日战争时期,上党鼓书艺人以艺为武器,自发组成爱国宣传队,用音乐宣传抗日救国。上党鼓书的特点在于其独特的襄垣方言和以唱为主的表演形式。它通常由多人合作,鼓师负责击乐,说唱者根据角色和情节灵活变换表演方式,如单人自弹自唱、两人对唱或齐唱,形式多样,声乐技巧丰富,涵盖了独唱、对唱、轮唱、领唱、伴唱、齐唱及抢唱和帮腔等。


舞台动作方面,上党鼓书以坐唱为主,但也包括站唱和走唱,表演手法灵活多样,展现了其深厚的表演艺术底蕴。与其他鼓书形式相比,上党鼓书的演唱方式和表演形式无疑更为丰富多样,体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地域特色。




扩展资料

上党鼓书,山西曲种。起源于山西襄垣,流行于上党地区。又称鼓儿词、襄垣调。相传清代乾隆初年襄垣的盲艺人成立了“三皇会”,借以传授鼓书和算卦,使鼓儿词代代相传,并在曲调上不断有所丰富和改革。早期唱腔只有慢板、快板两种。道光年间,盲艺人史金星吸收了当地的民歌、小调和道士的化缘调;咸丰年间盲艺人路永泉又吸收了当地的宫调(即上党梆子)、落子、秧歌等戏曲唱腔。以后的苗喜来、段明和等两代艺人又在板式和曲调方面加以发展,遂使上党鼓书基本定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