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塞浦路斯希土两族的残杀

详细些哦谢谢

  1974年7月20日
  土耳其军队侵入塞浦路斯

  在塞浦路斯总统马卡里奥斯被希腊族的塞浦路斯进步党领袖、持极端观点的尼科斯-桑普斯推翻之后,地中海东部区域的局势急剧紧张起来。土耳其总理布伦特-埃塞维特宣称,希腊军队正在帮助巩固塞浦路斯的新政权。

  1974年7月20日拂晓,土耳其军队侵入塞浦路斯,造成了重大的国际危机。激战持续了两天,土耳其出动了约3万人的军队。战斗结束后,土耳其人控制了塞首都尼科西亚和海岸之间的三角地带。成千上万的居民在英国皇家空军和海军的帮助下撤离了这一地区。

  事隔仅几天,桑普森辞职,由温和派的格拉夫科斯-克莱里得斯取而代之。同时,在日内瓦开始了和平谈判。

  有关于塞浦路斯希族和土族冲突
  Posted: 2006-11-10 13:29
  2005年4月17日,塞浦路斯土耳其族控制区的共和土族党领导人塔拉特在举行的大选中,以压倒多数票胜出,当选“北塞浦路斯土耳其共和国”总统。次日,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发表声明,对大选结果表示欢迎,并呼吁塞浦路斯希、土两族能够和平解决塞浦路斯问题。而在2004年4月,塞浦路斯的希、土两族就安南提出的统一方案进行公决,结果因为希族的反对而未获通过。希望2005年塔拉特的当选能给塞浦路斯的和平带来一线曙光,塞浦路斯希族与土族之间的冲突也会早日消除。

  塞浦路斯,位于地中海东北部、扼亚、非、欧三洲海上交通要冲,是地中海第三大岛。它本应是一个平和、宁静的小岛,却在若干年的历史中饱经战争和动荡,直到今天岛上的希、土两族的矛盾仍未解决。本文将从塞浦路斯的历史谈起,逐步探究塞浦路斯希族和土族冲突的由来。

  注:历史部分省略,主要谈的是希腊和土耳其在塞岛问题中的作用和影响。

  1960年8月,塞浦路斯宣布独立并成立塞浦路斯共和国,希、土两族组成联合政府。塞浦路斯宪法规定,总统由希族人担任、副总统由土族人担任,总统、副总统均享有否决权,希、土两族在军队中的人数比例为6:4等。塞浦路斯虽然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但希、土两族矛盾并未化解。

  1963年底,希、土两族因制宪问题发生严重的流血冲突。冲突中,希腊和土耳其两国分别支持塞岛的希族和土族。1974年7月,希腊军人政权在塞浦路斯策动政变,推翻马卡里奥斯政权。随后,土耳其以保护岛上土族居民为由,以“保证国”身份出兵塞岛。塞浦路斯的希、土两族联合政府解体。北方希族人南迁,南部土族人北移。从此,希族人聚居南方,拥有全国领土的62%,土族人控制北方,拥有全国领土的38%,双方在岛屿中部由东向西划出一条狭窄的无人地带,被称为“绿线”,由希、土两族和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分段设卡,塞岛从此南北分裂。“绿线”东起法马古斯塔,西至莫尔富,横贯全岛,并穿越首都尼科西亚,全长200多公里,地域面积约占全岛总面积的3%,由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控制。

  1975年2月,土族宣布建立“塞浦路斯土族邦”。1983年又宣布成立“北塞浦路斯土耳其共和国”。由此塞浦路斯形成南部是得到国际社会承认的塞浦路斯共和国,北部是只得到土耳其一国承认的“北塞浦路斯土耳其共和国”。从那时以来,土耳其在塞岛北部一直驻扎着一支约3.5万人的军队。塞浦路斯和希腊于1993年签署一项共同防务协议,希腊将在塞浦路斯遭受土耳其进攻时向塞提供海陆空军事支援。

  为结束塞浦路斯的分裂状态,近30年来,联合国和国际社会不断斡旋,促使希、土两族领导人谈判。1964年至今,联合国安理会在塞派驻维和部队,任务是在两族之间的缓冲区内协助维持安定并恢复正常秩序。自1968年以来,联合国秘书长及其特别代表在两族间进行了一系列调解工作,两族领导人也多次举行直接或间接会谈,但终因双方在一些关键问题上立场差距甚远或严重对立,而未能取得实质性突破。目前两族的主要分歧涉及领土调整。

  1998年8月,土族领导人建议在塞浦路斯建立由“两个主权国家”组成的邦联,作为永久解决塞岛问题的途径。但这一建议遭到希族方面的拒绝。2002年11月,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又提出了塞浦路斯建立由“希族州”和“土族州”平等组成的“共同国家”政府的建议,希望以此解决28年前遗留下的问题。两年后,2004年4月24日,塞浦路斯希腊族和土耳其族就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塞岛统一方案同时举行了全民公决。两族的表决结果截然相反:土族以64.91%的高支持率通过了该方案,而希族却以75.83%的压倒多数予以否决。根据规定,希、土两族中只要有一方反对,安南方案就无效。希、土两族对安南的最后方案存在很大争议,特别是希族对该方案强烈不满,认为它仅仅满足了土族的要求,但没有满足希族的起码要求。可见,尽管联合国多次出面斡旋,塞岛的和平之路却依旧崎岖坎坷。

  塞岛的民族问题是一个典型的跨界民族问题。塞岛上的希腊族和土耳其族均是海上跨界民族,换言之,塞岛上的希族是跨希腊和塞浦路斯两国的希腊族的跨界体,土族则是跨土耳其和塞浦路斯两国的土耳其族的跨界体,而且两个跨界民族的主体均在塞岛之外。因此,解决塞岛矛盾,实质是解决两个跨界民族之间的矛盾。

  塞岛问题是涉及到三国四方的问题,包括土耳其、希腊、塞岛的希腊族和土耳其族。事实上,希腊和土耳其两国各自支持塞岛的希腊族和土耳其族,希土两族的冲突,也随着希土两国的关系改变而改变。由希族控制塞浦路斯政府与希腊关系密切。由于历史原因,希族一直保持着希腊人的语言、文化传统、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塞浦路斯政府也一直把同希腊的关系放在外交政策的首位。在经济方面,希腊每年向塞政府提供2000万美元的财政援助。在军事上,希腊在塞浦路斯希族控制区驻扎万余人的部队。同样作为保证国的希腊和土耳其,希腊坚决支持塞浦路斯希族塞统一问题的立场,而土耳其则支持土族代表登克塔什关于解决塞岛问题的主张。土耳其是国际上唯一承认“北塞浦路斯共和国”的国家。在北部土族地区驻守军队3.5万人,并且每年提供给土族一半的财政费用。1996年,土耳其总统曾称,塞岛问题是土耳其的民族问题,“北塞共和国”一定要与土耳其合并,才能找到解决塞岛问题的办法。不言而喻,土耳其就是塞土族的坚强的后盾。因此塞岛问题和希土两国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

  希腊和土耳其之间的关系一直牵制着塞岛的和平统一进程。而在众多矛盾中,最突出的就是两国在对塞浦路斯政府加入欧盟的态度决然不同。塞浦路斯历来认为自己是欧洲的一部分,欧盟也是塞浦路斯政府的最大贸易伙伴,因此塞政府非常重视发展同欧盟的关系。1987年10月,塞政府同欧盟签署海关协议,成为第一个与欧盟签订关税同盟的非欧盟成员国。1990年,欧盟驻塞大使到任。同年,塞政府正式申请加入欧盟。但是,塞浦路斯土族和土耳其坚决反对此行动,他们认为在塞岛问题解决之前,塞浦路斯不能加入欧盟,而是塞政府必须在土耳其成为欧盟成员国后才能加入欧盟。“入盟”,在希腊和塞浦路斯希族看来,是解决塞岛问题的“催化剂”。他们拒绝将塞岛的统一问题的解决作为“入盟”的前提条件。塞岛的矛盾也随着塞政府入盟步骤的加快而激化。希腊是土耳其迈进欧盟大门的重大障碍。因此说,塞岛问题是希土两国矛盾的延伸,这两个国家的矛盾不能改善,那么塞岛的统一问题也就是遥遥无期了。

  时至今日,联合国的参与,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塞岛的和平进程。联合国根据英美等西方国家的意见,提出了解决塞岛问题的新建议,强调撇开领土、难民和联邦宪法等重大问题,把突破重点放在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上,建立信任措施。在联合国主持斡旋下,今后的塞浦路斯的民族问题能否成功的得到解决,除了要取决于希土两国以及其他相关国家的真诚合作外,最重要的还是希、土两族之间能否以诚恳的态度面对矛盾和分歧,在妥协中谋发展,在发展中寻求解决问题的良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