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可是清朝的“龙兴之地”,为何到了清末这个地方反而守不住呢?

为何到了清末这个地方反而守不住呢?

闭关锁国,还有就是因为满清王朝的统治者无能。

明朝末年的时候,被满清军队占领江山,这时候最牛的两个清朝将领一个叫皇太极另一个叫多尔衮,他们两个人合力把大清给建立起来了,后来经过康熙、雍正、乾隆的统治,国家实力达到巅峰,也就是乾隆在位的时候,看着大清天下第一的样子,开始变得膨胀了,于是就进行闭关锁国,国外那些国家都是垃圾,不用管。

也正是因为闭关锁国,导致大清王朝与外界断绝来往,外国那边儿军事力量发展非的迅速,清朝这边还在那里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没有一点儿危机感,等到慈禧太后掌权的时候,洋鬼子们还有日本基本上就发展成熟了,本来慈禧太后掌权也是可以的,但是她自私不允许变法,更不允许有人侵犯她的王权。

所以光绪想要干一番大事业,也就没干成,大清王朝越来越衰弱,原本在东北就是他的发源地,但是后来因为闭关锁国,得不到有利发展,王朝统治又极具主观性,不认清客观事实,东北能守得住那才叫见鬼,想当年哥洋鬼子都打到紫禁城了,慈禧太后落荒而逃,洋鬼子们找慈禧要一个说法,慈禧就对他们说,你们要啥我都可以给你,只要不为难我就好了。

就这么一位怂包统治者,她能治理好大清嘛,她能有什么能力能把东北守住,不过经过一次又一次洗礼,中国迎来了新的生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23
东北当初靠的是八旗良将精兵,攻必克,战必胜,建都北京,平三藩,收台湾,除噶尔丹一统天下,后八旗子弟贪图享乐,丧失战斗力,统治阶级建园林,闭关锁国不思进取,官场腐败,民不聊生,太平天国之后,元气大伤,一蹶不振,一八四零年后经第一次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王朝风雨飘摇,都城难保,东北那能守住呢!
第2个回答  2019-10-24
东北在清朝的时候是非常繁华的地方,也非常受清政府的重视,然而到了清末时期,国家闭关锁国,而外国这是也看上了东北的资源,所以选择进攻东北。
第3个回答  2019-10-23
东北自古物产丰富,小学课本上写的大兴安岭我至今还记得,加上岛国物质匮乏,与我国相临,早就觊觎我大东北
第4个回答  2019-10-23
首先,清朝末年八旗子弟已经骄奢淫逸惯了,已经没有当年的骁勇善战之举了,外国侵略者武器精良训练有素,羸弱的满清自然不是他们的对手。
其次,晚清末年政治腐败,国库亏空,各地农民起义揭竿而起,列强国家自然住了东北这块肥肉,而且晚清也无力防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