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入门书籍有哪些推荐?

《脸要穷养,身要娇养》大家觉得有道理吗?

养生保健类:《脸要穷养,身要娇养》这是一部关于女性养生的畅销书,顾名思义,对于女人的脸来说,不要有复杂的保养程序,越简单越好。而对于女人的身体,则是非常娇贵的,身体要好好保养,气色才能好,而不必花太多的时间和金钱浪费在表面的脸蛋上。

主要还是调节好女人的情绪和内分泌,自然气色就会好。书中还介绍了很多女性保养的方法和知识,爱美的女人们可以看看哟!《中医问诊大全》这本书讲的主要是人疾病的各种症状,以问答的形式进行,这本书对各种症状分析的很详尽,比如就大便带血的症状,书中就分析了先便后血和先血后便的两种情况。若大便带血,先便后血,其色黑褐如柏油者,称为远血。病位多在小肠与胃,因饮食不节或肝气犯胃,以致脾胃虚寒,或肝郁化火,迫血妄行所致。若大便带血,先血后便,其色鲜红者,称为近血。病位多在大肠或肛门,因湿热蕴结大肠,热伤血络,迫血妄行所致。通过这一个症状,《中医问诊大全》里就出现了这两种不同的分析,下面还配有中药的搭配治疗,我觉得每个中国家庭都可以准备一本看看,非常实用。《认识衰老》衰老是每个人都无法避免的话题,有许多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会导致人的衰老,比如常见的不能保证睡眠时间、缺乏体育锻炼和活动、面对电脑或电视过久等等。要认识到这些不良习惯,然后一一调整,过60岁还能充满青春活力就不是梦啦!《小美女28天养成法》这本书主要讲的是女生如何在一个月经周期之内来保养自己的健康,月经刚来几天,猪肝、肝脏对毒素的吸收率可达到80%,吃腰花、鸡肉、桂圆等暖食可以清除残余的废血。还有月经期间和月经结束后的保养方法,很久之前的一本书,但对女性很有用。

《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这本书是南怀瑾先生的理念核心,以通俗的语言解释了静坐和长生不老的关系。他认为,人需要练习静坐,要注重人的“气”,要下功夫练习静坐,调整自己的气息,在一吸一呼之间把气脉疏通,进而知息遍身,让气息打通全身的五脏六腑,达到修道的效果。南怀瑾先生说的这个方法我自己试了一段时间,只觉得原来有很多工作和生活上的压力烦恼压得自己喘不过气来,慢慢学会在工位上坐着调整自己的呼吸之后,觉得没有那么苦闷和焦虑了,心情也变得慢慢好起来。之前有慢性胃炎,后来自己刻意地练习呼吸,调整呼吸,胃炎也很少再犯了。我相信,这就是静坐修道的力量。

《只有医生知道》123这是协和医院的张羽医生写的《只有医生知道》的系列书,语言通俗易懂,主要讲的是关于妇产科的案例和常识,看完让我觉得,原来自己的妇科知识和生理知识是那么匮乏!从青春期到女性结婚生子,要经历各种情况,可能会月经不调,卵巢功能不好等等,到怀孕生子,又是一系列的问题,比如监测排卵,输卵管,还要预防宫外孕等等。可能有人生来没得过什么妇科病,但是不能确保一辈子都不得,所以了解一些妇科病和产科的基本常识很有必要。我自己也非常受益。《黄帝内经女人养颜养生经》女人会养不会老,女人要经历结婚生子,很大程度上要学会自我的保养。这本书通过《黄帝内经》的理念告诉女人们保养自己的各种方法,我觉得挺值得一读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3-11

1、《中国养生文献全书》,作者陈可冀,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汇集了我国上自春秋战国,迄中华民国时期的养生学文献300余部(篇),是在保持原作精髓的基础上,由国内100余位专家编纂(标点、校勘、删选、集注、注释)而成的;基本囊括了养生学专著、导引养生、饮食养生、药饵养生、经络脑穴养生等方面的典籍。

2、《中医养生学》,2009年8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郭海英。包括上篇、中篇、下篇三部分。分别讲述了中医养生学的基本理论、常用的养生方法和审因施养。

3、《养生之道》,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盛紫玟。《养生之道》基本概括了几千年来医药、饮食、宗教、民俗、武术、心理学等文化方面的养生理论。

扩展资料

养生学涉及诸多学科的综合科学,它包括中华中医学、康复学、营养学、美学、心理学、国学、物理学、化学、艺术、烹饪、运动学、道学等等。

以中、西医学理论为指导,用健康科学的图文、音乐、行为、活动、药械、饮食等等,通过调节个人生活习惯、生活环境及心理状态,来调理身心,达到未病先防、不适消除、已病促愈、病后复原之保健目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养生文献全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医养生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养生之道

第2个回答  2020-09-04
有道理啊。脸是表面的,不必太执着,但是身体是内在的,当内在没有养好,出了问题,不管你的脸保养的有多好,都没用。相反,你把身体保养好,脸出现问题,但是身体是健康的,所以,身体要比脸重要。
第3个回答  2019-07-05
天天各种养生类的资料杂志太多了,介绍养生的平台也是多中牛毛,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就是什么也别不吃,什么也吃一些。看具体各人身体状况来补。
第4个回答  2019-07-05
【明】张景岳的《景岳全书》是一部很好的中医书籍
清人吴澄所著《不居集》
周守中《养生频纂》
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
杨力《周易与中医》
洪绍光《养生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