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越来越懒,未来没出息,是因为没做对哪几件事?

如题所述

罗曼·罗兰说:“懒惰是很奇怪的东西,它让你以为那是安逸,是休息,是福气;但实际上它所给你的是无聊,是倦怠,是消沉。”











有一句话这样说,成长往往是“反人性的”,它需要我们去克服人性中的好逸恶劳、贪婪、自私等。

从这个意义上说,养孩子,父母需要从小狠狠地“使用”他,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而不是事事包办代替,这样只会阻碍孩子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一个孩子,再聪明再有天赋,听从于懒惰,是很难有大出息的,同理,一个孩子笨不可怕,可怕的是他懒惰。

其实,任何人都有懒的时刻,包括孩子,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小办法,在孩子养成懒散的习惯之前,让孩子变得勤快一点。

从做家务开始

家务是锻炼孩子特别好的方式。

别看它琐碎,却能实实在在地锻炼孩子各个方面的能力,如动手实践的能力、独立性、责任感,最重要的是,它能帮助孩子未来更好更独立地生活。

曾国藩所说:“子侄除读书外,教之扫屋、抹桌凳、收粪、锄草,是极好之事,切不可以为有损架子而不为也。”

做的是家务,过的却是生活。

一个孩子,连最简单的家务也不会,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是值得父母忧心的。

懒惰的人在家庭中的表现,往往就是对家务活的排斥,想要破除孩子的懒惰,不妨先从家务开始。

房间乱了,让他按照自己的想法整理;孩子想扫地,不要担心他做不来;孩子端个碗,不要怕被摔碎;洗袜子也别怕他弄得一地是水,做得不好没关系,这是养成习惯的开始。

千万别因为一开始难,就替孩子把事情都做了。











父母“懒”一点,孩子可能就勤快点

有个朋友跟我讲过一件好玩的事情:

孩子总是跟他念叨要吃石榴,于是他下班前买了几个带回家给孩子。

孩子接过来一看:“啊,不是剥好的呀!”

“对啊,你自己剥下嘛!”

“那我不吃了。”

朋友苦笑不得:“不吃拉倒!” 到了晚上,还是忍不住给孩子剥到碗里,递到他面前。

他对我说:“现在的孩子怎么懒成这个样子!”

其实,不是孩子懒,是父母一直给予过度的帮助,孩子最开始只是习惯了依赖,随着时间推移就变成了懒散。

法国心理学家玛丽兹•瓦央说:

不爱收拾家务说明人们还没有摆脱儿时对别人的依赖,料想肯定有人跟在后面替自己收拾,替自己解决问题。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很简单,那就是父母要“懒”一点。只要是孩子能力所及的事情,放手让孩子去做,他可能就勤快一点了。

很多小孩子都是喜欢主动做事的,比如你跟孩子示个弱,孩子一听,可能马上一本正经地帮起忙,父母要懂得去给孩子这样的机会。

要知道,你做得的越多,孩子能做的就越少。











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

有的孩子磨蹭拖延,看似是偷懒,其实是缺乏时间观念,做事不连续。

特别是六岁以下的孩子,对于时间基本是没有什么概念,父母这个时候就需要引导孩子认识和管理时间。

不妨给孩子时间期限,超出时间期限,适当设定一些可行的后果。

比如学习的时间固定下来,事先与孩子商量好做作业时间和时长,就不怕孩子拖延;作息时间也可以固定下来形成习惯。

在这样一种环境的熏陶下,有利于孩子加强时间观念,帮助孩子形成自己的做事节奏。

如果你的孩子,出现了一些懒散迹象,请不要随意给贴上“懒”的标签。

懒是贬义词,是消极的,父母说得多了,就会潜移默化地改变孩子对自己的认知,他会觉得自己真的就是这样的人,最后会更加难以改变恶习。

父母尽量控制情绪,克制主动去帮助孩子的冲动,同时对孩子的勤奋行为加以鼓励,孩子肯定能成长地更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19
首先作为父母没有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同时也没有以身作则,而且也没有培养孩子独立的能力在平时的生活中经常帮着孩子做事情,太过宠爱溺爱孩子,导致孩子越来越懒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第2个回答  2021-01-19
过度打击,有些家长有个观念,觉得孩子会飘,于是就使劲打击,殊不知已经把孩子的自信心打击的丝毫不剩,对未来失去信心。
第3个回答  2021-01-10
父母承包了孩子所有的事务;不给孩子安排任务;孩子缺少自觉性;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