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有伯乐还是先有良马??

如题所述

正:先有伯乐,物尽其用才能体现价值。如果让一个擅长细致工作的人去扛重物,他永远也不可能做好,让一个大力士去做细致的工作,他得多郁闷啊。如果没有伯乐去发掘,只是一味的让大力士去做细致的工作,让心灵手巧的人去抗重物,那千里马是永远也不会有的。要想成为千里马,就必须有伯乐的存在。所以先有伯乐。

反:先有千里马:千里马就是千里马,千里马的能力是日行千里,这个能力始终存在,不因外界的改变而改变。当千里马跑起来的时候,大家都能够看见,于是对其产生敬佩,认识到了这就是千里马。金子到哪里都是发光的,千里马到哪里都是千里马。在伯乐认识到千里马之前,就已经存在,是千里马的出现才造就了伯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3-13
当然是先有伯乐了,没有伯乐就算有千里马也不会有谁识得
第2个回答  2019-06-26
先有千里马,后有伯乐。因为千里马不管伯乐相或不相都存在的,而伯乐之所以被称之为伯乐,是因其相了千里马,没千里马给他相,英雄无用武之地啊。
第3个回答  2019-02-21
伯乐就是相马人,连马都没有怎么相,先有马,当然马中有千里马,但是这个词在伯乐之后才存在
第4个回答  2014-03-13
先有伯乐还是先有千里马?
有人说,那当然是一起有了,两者是个不联系的个体。只是伯乐是挖掘千里马的人,即使伯乐没有发现它,它照样是匹千里马。
说的没错。不过要知道,匹马,之所以被称为千里马——便是因为其被发觉有千里马的能力,才能被称为千里马;若它没有被发觉有千里马能力,它就仅是一匹普通的马。
于是可说,千里马是“果”不是“因”。就是由于伯乐的锐眼将一匹普通的马变为了“千里马”。引申为,在千里马之前,先有伯乐。
学习,学校,学生,又何尝不是这样子!
学习不优异,便是认为其天资或努力等自身的因素不如人,认为学不好的缘由是因为学生不是一匹“千里马”,将全部责任怪在学生身上,将全部任务强托于学生身上,完全忘己。
其实他又怎么可能理解,导致这种结果的根本原因主要还是在于自己,在于自己教育水平低下,在于自己责任心不够强烈,在于自己的眼睛不够敏锐,在于自己“策之不以其道”,在于自己不是一个伯乐……
先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