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宪会议的俄国立宪会议

如题所述

十月革命起义“未流一滴血”就取得了胜利。而苏联革命军事委员会任命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政委别雷舍夫(А. В. Бельщев)事后报告说:军舰“在彼得保罗要塞打出信号弹之后发射了几发空弹,准备视情况决定是否需要打实弹。结果无需如此,因为冬宫很快就投降了”。
当时苏维埃代表大会通过的决议明确宣布:“工人和农民的临时政府在立宪会议召开之前掌握国家政权”。他们继续指责临时政府终于宣布的立宪会议选举日期是靠不住的,宣称只有苏维埃才能保证立宪会议选举如期举行。打下冬宫、夺取政权后的次日召开的第二次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大会上,列宁不仅重申,临时政府不愿召开立宪会议是它被推翻的理由之一,而且强调即将召开的立宪会议才是唯一有权决定国际问题的机关。他并且信誓旦旦地保证,即使布尔什维克在选举中失败,他们也将服从“人民群众”的选择。
在布尔什维克掌权的条件下,选举按期于11月12至15日进行,25日大致的得票结果是:布尔什维克获得23.9%的选票,在703个席位中,只获得163席,远远低于社会革命党所获40%的选票32。到了1918年年初立宪会议召开前,最终结果揭晓:在总共707个席位中,布尔什维克得到175席,占24.7%,只略高于最初结果;即使加上与布尔什维克结盟的左派社会革命党,列宁方面也只占有30%的议席,而主要的民粹派政党社会革命党,即使不算它的左派,仅其主流派就占有370席,已经明显过半。
列宁的人民委员会政府又在立宪会议预定开会日(11月28日)前,以到达的代表太少为由宣布推迟会期。当天一些立宪民主党人举行示威抗议这个决定,要求“一切权力归立宪会议”,结果遭到严厉镇压。立宪民主党事实上被取缔,其当选代表或被杀被捕,或逃亡。直到一个多月后,立宪会议才在排除了立宪民主党人的情况下于1918年1月5日召开。会前列宁政府便宣布在彼得格勒实施戒严,并调集忠于布尔什维克的军队进入首都。开会当天,布尔什维克代表建议立宪会议按人民委员会的要求,把权力交给苏维埃并自行宣布解散,多数立宪会议代表拒绝了这个蛮横无理的要求。布尔什维克与左派社会革命党代表遂先后退出会议。其余多数代表在暴力的威胁下一直坚持到次日凌晨4时,终被布尔什维克调来的军队驱散。当天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即宣布解散立宪会议。
两个首都发生抗议解散立宪会议的工人游行示威,参加者可能多达数万人。布尔什维克军人向和平的游行队伍开枪射击,“彼得格勒和莫斯科的街道上洒满了工人的鲜血”。在彼得格勒,示威工人是“举着俄国社会民主党的红旗走向塔夫利达宫(按:立宪会议所在地)”的,而杀手们不仅未经警告就从埋伏的暗处开枪,而且还“从工人们手中夺过革命的红旗,用脚践踏它们,把它们投入篝火中”。俄国最大的行业工会“全俄铁总”宣布政治罢工,以抗议立宪会议被驱散,许多工会纷纷支持。罢工被镇压后,全俄铁总和其他非布尔什维克控制的工会被取缔,从此俄国工会逐渐“官方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