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名相胡维庸兢兢业业,为什么晚年没能善终?

如题所述

您好题主,这里纠正 一下:是胡惟庸--胡惟庸案又称胡党之狱,简称胡狱,为明初四大案之一。除掉胡惟庸后,朱元璋罢左右丞相,废中书省,其事由六部分理,后设殿阁大学士供皇帝作为顾问,朱元璋结束了中国的丞相制度。

宰相的权力威胁到了皇权。权力不断扩大,胡惟庸擅自决定官员人等的生杀升降,先阅内外诸司奏章,对己不利者,辄匿不上报。胡惟庸被杀之后,朱元璋遂罢丞相,革中书省,并严格规定嗣君不得再立丞相。由此流传了上千年的丞相制消失在了历史上。丞相废除后,其事由六部分理,由此皇权得到了加强。 

明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人建立的封建王朝,这个朝代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更是成为了人们敬佩的人物。朱元璋出身低微,能够做到开国皇帝,凭借的是机遇和自己的本事。朱元璋出生在元末时期,这时候天下大乱,没有了太平盛世。

元末时期就是百姓吃不饱穿不暖,于是就出现了很多农民起义。在这些起义军中,此时的朱元璋还想不到,自己以后竟然能够成为开国皇帝。小时候的朱元璋为了生存下去,给地主刘德家放牛,后来因为偷吃了小牛犊,结果被地主给赶走了。

无奈之下,朱元璋选择了做乞丐,为的就是能够生存下去。在做乞丐的时候,朱元璋是吃百家饭长大的,乡里乡亲的几乎都会给朱元璋一口吃的,后来朱元璋选择到了寺庙。也就是在这里,朱元璋遇到了他一生的转机,他加入了起义军。

在汤和、徐达等人的建议之下,朱元璋加入了郭子兴的起义军。在这里朱元璋建功立业,不仅如此,他还娶了郭子兴的义女马氏,也就是明朝的马皇后。朱元璋在建立明朝的过程中,肯定是离不开汤和、常遇春、李善长、胡惟庸等人的。

这其中有一个人是必不可少的,他虽然不是武将,而是谋士,可他为朱元璋征战天下建立了赫赫功劳。从龙凤元年开始,胡惟庸就追随朱元璋了,这时候的朱元璋还是跟随小明王韩林儿。到了之后,胡惟庸开始为朱元璋出谋划策,曾为了朱元璋集团重要的一员谋士。明朝建立之后,胡惟庸仍然为朱元璋出谋划策,此时的他为朱元璋出谋划策。

洪武三年,胡惟庸被任命为中书省参知政事。就相当于是一位副宰相,存在的目的就是消弱相权,加强皇权。此时的胡惟庸可以说是权倾朝野了,他的势力不断加大。随着权力的不断加大,胡惟庸的欲望越来越强,同时变得嚣张跋扈。

胡惟庸帮助朱元璋铲除了杨宪之后,就深得朱元璋信任了。同时朱元璋很欣赏他的才干。那么深得信任的胡惟庸为什么在晚年时期被朱元璋杀了呢?同时朱元璋发动洪武四大案,胡惟庸案就是其中之一,这导致了上万人受到牵连。

胡惟庸之所以被朱元璋杀死,起因就是1379年,占城国来进贡,胡惟庸等人不报告朱元璋。由此朱元璋大怒,可是身为中书省的当家人胡惟庸没有直接的承担责任,反而是将责任推到了礼部,礼部大臣又归咎于中书,这个推卸责任的人正是汪广洋。

不过胡惟庸是受到了牵连,结果朱元璋将汪广洋赐死了。本以为杀了汪广洋,这事就过去了,可是次年,汪广洋的陪葬陈氏为知县之女,按照明朝的规定,“被没入官的妇女,只给功臣家。”文臣是没有资格接受官家之女。朱元璋彻查此事。

于是胡惟庸倒霉了。胡惟庸深知自己倒霉了,可他没有坐以待毙,反而是选择了“谋反”。可是在实施过程中,胡惟庸失败了,之后涂节便将祸变上报,告发胡惟庸,加上当时的御史中丞商皓,也告发了惟庸的阴谋。由此朱元璋大怒。

这些人都要倒霉了。由此胡惟庸案爆发了,受到牵连的人有李善长、南雄侯赵庸、荥阳侯郑遇春、永嘉侯朱亮祖等等,这些人都被处死。涉及到的官员达到了三万人之多。那么胡惟庸为什么会被杀呢?原因有两个,第一就是胡惟庸的权力太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02
本来胡维庸好好辅佐朱元璋没什么事,但是他有了权力之后开始跋扈专行,甚至不把朱元璋的命令当回事,朱元璋身为帝王当然容不下了。
第2个回答  2020-10-02
一、胡惟庸在身居高位后开始不断发展自己的势力并且对不服从自己的人进行铲除,这让他晚年成为朱元璋重点清楚的对象。
二、胡惟庸过高的权力和势力让朱元璋看到了自己江山岌岌可危的风险,他担心自己辛苦打下的江山被人篡夺,于是便决定杀掉胡惟庸。
第3个回答  2020-10-02
首先胡惟庸虽然能力很强,但是慢慢的起了谋反之心,这是史料上记载的,这在任何时代都是不能够赦免的罪行,再就是朱元璋本身也是想铲除功臣来稳定自己的大明江山,自然的可以利用这些事来进行铲除,这是当时的局势加上自己的罪行导致的。
第4个回答  2020-10-02
因为后期的胡维庸自恃功高,根本不把朱元璋说的话当回事,三番五次的违背朱元璋的命令,还勾结他人意图谋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