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示人生哲理的诗句,要说道理,两句

如题所述

哲理诗句 1、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2、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3、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焕《登鹳雀楼》) 4、 沉舟侧畔千帆过,并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6、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7、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8、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9、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等飞来峰》) 10、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11、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12、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13、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离别追答

哲理诗句 1、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2、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3、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焕《登鹳雀楼》) 4、 沉舟侧畔千帆过,并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6、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7、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8、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9、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等飞来峰》) 10、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11、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12、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13、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离别

题西林壁宋苏轼
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哲理,想要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
游山西村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哲理,遇到困难时要增强信心,往往看似无望,经过努力,就会出现新的转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02-15
1、“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固然有悲欢离合,月也有阴晴圆缺。她有被乌云遮住的时候,有亏损残缺的时候,她也有她的遗憾,自古以来世上就难有十全十美的事。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感到忧伤呢?词人毕竟是旷达的,他随即想到月亮也是无辜的。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忧伤呢?这三句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做了高度的概括。从语气上,好像是代明月回答前面的提问;从结构上,又是推开一层,从人、月对立过渡到人、月融合。为月亮开脱,实质上还是为了强调对人事的达观,同时寄托对未来的希望。因为,月有圆时,人也有相聚之时。很有哲理意味。
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认识是种人的主观心理认知,我们认识事物的时候,经常受到自我视角的局限,受到所处位置、所在环境、所拥有的心情等很多方面在影响,所以看不到事物的整体和全面,而换个角度去认识和理解,可能就会产生不同的认识感受。
第2个回答  2014-11-27
百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