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不嫌家贫,子不嫌母丑是不是道德绑架?

如题所述

犬不嫌家贫,子不嫌母丑是不是道德绑架?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的意思是:儿子不嫌弃自己的母亲丑,家里的狗不嫌弃家里穷。
清·朱皤《万年觞》五:“老汉是刘伯温家一个老苍头……前面已是黄杨岭了,我且急急赶回家去,咳!正是:‘子不嫌母丑,狗不厌家贫。”
后人就流传为"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成了一句俗语。一般是用来教育人不要忘本的。以现实主义来说,一个人从娘胎里出来,到最后走向坟墓,其一生会经历无数的风霜雪雨、人间沧桑。但无论是发达富贵,还是疾病贫穷,都不会忘了生之养之的父母。
扩展资料
意思相近的古话:
1、“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这句话意思是:家里面有了孙子以后,母亲进进出出都没有穿过一件好衣裳。出自杜甫《石壕吏》。
2、“养儿方知育儿难”
“俗语”一词,始见于中国西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附褚少孙补写的《西门豹治邺》一文:“民人俗语日:‘即不为河伯娶妇,水来漂没,溺其人民’云。”这里的“俗语”一词,是指民间流传的说法。
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简练而形象化,大多数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反映人民生活经验和愿望。
从狭义来看,俗语是具有自己特点的语类之一,不同于谚语、歇后语,但一些俗语介乎几者之间。俗语来源很广,既来自人民群众的口头创作,也和诗文名句、格言警语、历史典故等有关联。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09
是!那又怎样?道德绑架的多了去了,你能不在乎么?。。。。。。
第2个回答  2020-09-09
这个不是,这是做人的底线
第3个回答  2020-09-09
全不嫌家贫 子不嫌母丑 是属于道德的绑架
相似回答